新浪育儿

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陈禾早教疑问全解答(六十五)

新浪育儿

关注

许多父母以为尽一切可能地爱孩子、尽可能地呵护和保护他(她),这样孩子就不会有问题。可是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动和沟通。这些认知和技巧,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吗?做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该如何了解他(她)们的特质,判断他(她)们的行为,贴近他(她)们的心理,并还能教会他(她)们理解你……这听起来,难吗?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就“亲子教育”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早上好!陈老师请您再给我支支招吧!您说的才有说服力!儿子两岁一,我一直全职!关于分享,每吃水果蛋糕,老人都问分块给奶奶好不好?孩子直接说:不给!如是问了好多次,孩子偶尔分点,但更多的是不搭理奶奶!老人觉得,这关于礼貌,大方问题,得教!真的是这样吗?陈老师。我这样引导孩子:给我吃一点好不好?孩子:不好!我:我跟你是好朋友对不对?是朋友就一起分享啊!孩子:好!我:谢谢,你好大方啊!但当他得到喜欢吃的东西时,首先声明:不给爸爸,或是不给奶奶。平时切西瓜时,我有让孩子拿去分人,分完了才轮到他自己。他也乐意啊。请问孩子变化怎么这样啊?

陈禾:①习惯的培养要有方法,意识的建立需要持续性进行,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水果、蛋糕分成几份,每人一份,交给孩子去负责分配,这样可以培养他的共享意识,先有共享才谈得上分享。另外,要和奶奶说好,孩子分配食物时必须合作,不能故意要,然后又还给他说不要,这样会让孩子困惑,很难发展合作意识。②正面教养,让孩子体验到主人的荣誉感,他就会渐渐培养出自主的共享、分享意识,也学会了人际互动和交流的良好习惯。你叫他拿去分,和分成几份再让他去分是不同的,凭自己的爱恶分会养成任性的习惯,而把分配设计成一项工作,就能培养出负责和公平的意识来。

2.@用户:陈老师您好,女宝2岁4个月,去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也懂得分享,也知道一起玩,但是,别的小朋友如果抢她的东西,她就会推搡别人,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引导宝宝不和别人打架吗?

陈禾:要看情况,小闹可以,但不能打架,你陪伴着,在必要时才插手给他们一些引导,说话柔和,他们就能听懂。

3.@用户:陈老师,你好,男宝五岁半中班,暑假能不能给他报珠心算英语补习班?

陈禾:如果家中没人可以陪伴,报个兴趣班是适合的,但主要还是有得玩,别把孩子天天困在学什么,承受许多压力。如果你能带着他好好享受假期生活,多些有益的户外活动,那就比上什么班都好。

4.@用户:女儿今年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了,一直纠结要不要报名幼小衔接班,担心孩子过渡期不顺利,影响学习的兴趣。

陈禾:如果孩子现在还在大班,就不必操这个心。如果在家闲着,给选个什么班,不只是学点儿什么,而是保持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每天有一定的学习,这对适应小学的学习有利。

5.@用户:孩子马上4岁了,已上幼儿园一年了,老师向我反映孩子的社交能力欠缺,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基本是零交流,我在家问孩子她的好朋友都有谁,她也说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所以我想问陈老师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特别是和同龄人的交流能力。

陈禾:有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前没有发展出自主意识,因而入园后较难与小朋友互动交流。你在谈话中不能只是问,更重要的是抓着每一个“点”,和他讨论回应方式和做法。例如某个小朋友和你说话了,你可以怎样回应?可以和他一同玩什么?和孩子谈话可以很随意,但要深入,要具体,这样对他才会产生指导的作用。

6.@用户:您好!陈老师,男孩子1岁半,目前发现他的问题是大人走一步他跟一步,在自己家里,哪怕去倒杯水他都会以为我走了哭着跑过来就抱大腿,给他玩具玩也需要我们和他一起,自己根本玩不大会,也不喜欢看书听故事,特别依赖大人,喜欢毛绒玩具,感觉他是不是很没安全感呢?我还怎么做呢?盼回

陈禾:可以说是感统发展的问题,一般7月开始,宝宝就会“动个不停”,什么都想去动一动、拿来咬一咬,父母为了安全,总是不许,结果孩子乖乖地听话了,以后就失去了动手能力,只能粘着抚养人。只喜欢毛绒玩具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心理需要。你现在需要在活动上多些用心,发展他的关注点,放手让他“动起来”。

7.@用户:陈老师您好,我丫头33个月,带她去上早教的欢动课,类似运动课的,但是所有宝宝都坐在圆圈中和老师一起做动作然后分组游戏,但是她从开始到最后就是不参与也不坐下来,一直一个人在那里玩,但是玩的也开心,我坐在圆圈和老师一起欢动,这都不能引导她过来。您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真怕上幼儿园了问题更大。

陈禾:早期忽略五感刺激活动,3岁时大脑神经系统的优化与统合没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并且会选择去做自己熟悉的活动。要改变这种现象并不难,如果老师能针对他先做一阵一对一的训练,接下来他就会投入群体。幼儿园老师就有办法,例如先来个手指操,让孩子们“动起来”,才开始一项新的活动。

8.@用户:陈爷爷,我儿子两岁半,带他亲子游泳,妈妈孩子一起下水,教练带几个妈妈孩子做一些动作。开始怕水,我就带他水池边玩慢慢带他下水玩,他现在可以和我一起水里踢腿,玩小鸭子海豚但就是不和教练配合,不和其他人互动但他能找到自己的小游戏,我随他自己玩还是试图引导他跟上其他人呢?

陈禾:两种考虑:一是配合教练,不只是学技术,也学习合作,加强群体意识,这对于进入幼儿园是的适应力有大有好处。一是自由玩,高兴就好,只要你能保护好她的安全,不造成任何意外就行。

9.@用户:敬爱的陈老师。儿子一岁,活泼好动,但是最近总发脾气。比如换衣服他不愿意,就气得爬走了,气得哼哼的,膝盖砸的地板咚咚的。这几天又打我,他啊啊叫我,我没听见或者没回应他就气得打我,我要是露出疼的样子,他就吓哭,我被打还要笑着他才开心。陈爷爷,他的脾气为什么这么大?怎么培养的温和一点?

陈禾:不能说是脾气大,1岁宝宝当然没有自控力,造成急躁或反应过于强烈,通常都和抚养人有关。例如经常不能准确地判断宝宝的需求,做出错误的回应或不回应,让他负面情绪逐渐高涨,就会越来越急躁。要求孩子温和不急躁,妈妈先得在陪伴的方式上用心。也许你是个慢性子,还有些疏懒,这需要改一改。

10.@用户:女宝1岁7个月。几个月以前新做了一个小棉被很柔软她非常喜欢每天睡觉都要抱着睡。但是自从开始盖这棉被,她就经常睡着以后咳嗽,经检查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过敏性咳嗽,与棉被有关,我曾试过拿开被子就不咳。但她睡觉见不到棉被就会闹。有什么好办法能慢慢戒掉这个棉被?谢谢您!

陈禾:过敏体质的孩子选用棉被需要讲究,你的宝宝看来就是过敏者。你可以尝试将棉被洗涤曝晒几次,去除了尘螨和松散的细微纤维,然后再给宝宝使用。

11.@用户:陈老师你好!我家男宝十个月整我一人带,他见了对他友好的人都会对人家笑而且强烈要求人家抱抱,有时我要抱他过来他都不要我,是不是厌烦我了?还有他跟着奶奶或姥姥时饿了渴了不知道哭闹,见了我才吱哼几声,是不是太内向?碰到危险的东西不让他碰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碰是不是叛逆?

陈禾:这很正常,为何会引起你的焦虑呀?宝宝还是认定你是妈妈的,何必担心不亲?你能做的,就是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去关爱,做最好的自己。另外,别以“叛逆”去看待小宝宝,对未知的事总是想尽办法去探索,这必须支持,同时,保证他的安全,不能玩的东西收起,不让他玩,慢慢教导,孩子是能够学习的。

12.@用户:陈老师您好!男宝3周零俩月,自今年4月底上幼儿园至今生病3次病假了3次,现在早上送幼儿园哭闹的比开始更厉害了呢?问他有啥不开心,他说老师总说“谁要不会背这个就不让谁回家了!”最烦心的是前天老师让他给小朋友们端尿盆进寝室,今又让他端尿盆倒洗手间,端完还不洗手!请问怎么办?请问陈老师,幼儿园托班里学很多英语单词啊,很多算术,儿歌,三字经好吗?幼儿园里每天都看诸如大头儿子,哆啦A梦之类的动画片怎么办?老师还经常用“你再傻哭傻闹,就不让爸爸妈妈接你回家了”之类的话恐吓孩子让他们听话……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陈禾:①立刻找园长投诉,也许园长不知道,如果不处理就据理力争。幼儿园如果不改变做法,实在是不能让孩子再待下去了,因此不必怕老师打击报复,保护孩子免受伤害是父母必须负起的责任。如果园长态度恶劣,那么再考虑把幼儿园的大号在这里曝光,让他们“出名”,如果园长采取行动改善,就应该和她合作。②正规的幼儿园不会这么干,托班更不会这么干。托班需要的是保育员,不是管教所的管教,看来这幼儿园是不能待下去了。

13.@用户:陈爷爷,您好!家有女宝刚满两周岁,日前带她上早教课时每次游戏结束环节时,老师收起玩具时就大哭。一边哭一边帮助老师收拾玩具,请问这是孩子物权敏感期的表现么?如何应对比较好?

陈禾:不能说是“敏感期”的问题,可能是你和家人的陪伴缺乏情感交流,或活动太单调,让她很难有玩得尽兴的机会,现在在老师的领导下获得了补偿,于是结束活动时就有不舍的心情,就像夏令营结束时学生和教练员相拥痛哭一样。如果你能配合早教课的活动,让她回到家里也能玩的快乐,就可以消除这种“失落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