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儿童心理专家明桥大二答有效的亲子沟通

新浪育儿
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是否有常常令你抓狂的时刻?比如当他反复不听劝说,一再打破规则的时候;比如当他一再无视你的苦口婆心,不断挑战你忍耐底线的时候……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和孩子有效沟通,才能让他懂得遵守规则呢?其实,教养孩子,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是有讲究的。儿童心理专家明桥大二[微博]就“有效的亲子沟通”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有效的亲子沟通
1.@用户:请问3岁的宝宝可以吃冬虫草吗?奶奶总是背着我给孩子吃,一周吃一两次。怎么和奶奶说才能让她明白呢。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总是方法不能一致。
明桥大二:老人觉得是好东西,总想给孩子吃,这也是一片好意。建议你让你的先生去与奶奶沟通,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2.@用户:已有宝宝:年龄1岁6个月,性别:小帅哥. 我家宝宝最近胃口都不好,感觉除了主食不爱吃,那些水果包子啥的他就来者不拒,有时候一天都没吃几口饭,不知道敢怎么办好?他们说孩子不吃饭缺锌?
明桥大二:你好。每个人都有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孩子也一样。孩子只是遇到他不喜欢吃的东西时才没胃口。1,多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东西;2,在做饭时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请他帮帮手,孩子有了参与感就会愿意吃了;3,不必拘泥于孩子挑食或者量少,更多地注重餐桌上的全家和乐融融的气氛。
3.@用户:我孩子15个月,离近了不与人对视,只会说爸爸、妈妈、拿来等很少的话,应该怎么办?
明桥大二:语言的表达能力因个体的不同会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孩子,这会给孩子形成更大的压力。1,多与孩子说话,与孩子交流日常的生活的经历;2,耐心听孩子说话,适时地用恰当的语言词汇帮助孩子表达他的心情或愿望;3,多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4.@用户:(接上)最近我要出趟远门,大概要3天左右不方便带上孩子,如果出门势必要断奶,想问问您孩子半夜要奶的行为是还没有做好断奶的准备吗(11个月时候断奶的影响吗)?如果我出门强行断奶对孩子会造成什么伤害?怎么做才更合适?谢谢!
明桥大二:母乳对于婴幼儿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生理的营养补给,一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强行断奶,系不得已而为之。出差回来后如果孩子已经适应断奶,那自然不错,如果依然对母乳有要求,则可满足孩子的愿望。只要妈妈细心呵护,接受孩子的撒娇,相信不会给孩子留下什么伤害的。
5.@用户:孩子5岁了,碰到自己不擅长的,就很逃避,连试都不愿意试。该怎么建立他勇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呢?
明桥大二:要让孩子有信心,首先要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自我肯定感。而自我肯定感来源于父母对自己的无条件的接纳与爱,无论孩子做得好与不好、乖与不乖,都是爸爸妈妈喜爱的孩子。孩子有了这种自觉,他就无惧于任何难题与挑战了。所以无条件接纳他、爱他,鼓励和表扬孩子的任何些微进步,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用户: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女儿两周零五个月了老是叫肚子疼,去医院作了个b超检查也没什么事,但是他还是说肚子疼是怎么回事呢
明桥大二:孩子是不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呢?家庭或周围的环境出现巨大的变故、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学业或交友的压力,这些都可能会让孩子尤其是心理敏感的孩子出现身心疾病。建议你细心观察孩子,找出孩子心理压力的原因。
7.@用户:我大女儿四岁,最大的问题是吃饭。不管怎么催促,使尽各种办法,就是吃的好慢好慢!一顿饭在催促下吃一个小时,而且是没有多少的。不催促她可以发呆到三个小时依然吃不完,一直含着饭菜,就是不咀嚼不吞咽。吃饭太慢成了我最最头痛的问题!也经常弄的吃饭不愉快。
明桥大二:家长总会担心孩子不好好吃饭会营养不够,因此总是追着孩子喂饭。实际上,今天的孩子少吃一顿是不会饿的,更不会缺乏营养,因为每日三餐之外还有零食和水果等。建议你饭后等十分钟,时间一到就撤掉饭菜,同时戒掉饭后的零食和水果。孩子第一两次还会无所谓,但是当她感到饿了以后,下次吃饭就会认真了。
8.@用户: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刚2岁的宝宝,应该玩些什么游戏啊,男宝,平时不怎么爱动,有时陪他玩,他也不喜欢我与他互动的游戏,就爱看绘本。
明桥大二:运动身体的各种游戏都可以。藏猫猫、钻山洞、踢皮球等等都可以。建议孩子的爸爸多带孩子去接触自然、逛逛公园,这也很好。
9.@用户:专家您好,我家孩子读小学了,做事情很磨蹭,一定要大人一对一盯着才好好做事,如果去批评他就开始哭,也能认识自己的错误,但就是改不了坏毛病,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及引导他呢?
明桥大二:家长适度的督促、帮助孩子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切忌成为孩子学习上的依赖。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也许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受到批评,错误不断,但是孩子会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渐学会自己去面对各种难题和挑战。
10.@用户:老师您好!女儿十三个月多点,主观性特别强,特别不喜欢身上有些累赘,包括比如走路偶尔扶着她,我知道这个可能是优点,但也造成了如果有些事不顺她了,她就特别焦躁,最极端时会自己地上耍赖,或者用自己头撞地,或者还会打人(极端情况不多)。这种焦躁如何破?
明桥大二:你好!孩子刚一岁多一点,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表达自我主张了,这是孩子自立性的表现。但是孩子表现得焦躁易怒,可能家长要反省一下,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简单粗暴了一点?遇到问题时是不是表现得容易急躁生气?还有一点是,要适时的教给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11.@用户:你好,暑假了侄女来家里住几天,独处惯的女儿,到处为难侄女,争风吃醋,一直说妈妈喜欢侄女,不喜欢我了!很多都是侄女让着她,可她还是得理不饶人,每次都是大骂收场,两头都是哭哭啼啼,头痛头痛,请问我该怎么处理啊!
明桥大二:我觉得首先你要满足女儿的情感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最受妈妈喜爱的,有了这个安全感之后,孩子才会平等地去对待新来的小朋友。一般来讲,我们总会优先客人,要求孩子礼让客人,如果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不够,年龄小还不知道谦让和妥协,那么争争吵吵就很正常了。
12.@用户:您好,我闺女两岁8个月。从两岁半开始,看到陌生人就低头,不敢抬头看,有时候我会把她抱起来说这是叔叔(阿姨,奶奶),她也还是低头不敢看也不说话,如果我说跟叔叔拜拜,她就抬头大声跟叔叔拜拜。您看这是因为不自信吗,怎么做能让她见到陌生人不这么害怕呢?谢谢!
明桥大二: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个羞涩期(认生期),以前好好的,突然会变得认生了,害羞了。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性格比较敏感的孩子身上,是一种正常现象。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不要勉强孩子去叫人。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度过了这个认生期之后,就又恢复正常了。
13.@用户:7岁的小男生,稍批评一下,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批评,马上就哭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办?
明桥大二: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自然不乐意。今后要注意批评方式。不过稍批评孩子,孩子就大哭起来,这值得注意。说明孩子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受到批评而变得一无是处,没有价值。是不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管教过严、要求过高了?适度放开手,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减减压吧。
14.@用户:孩子不满百天父亲便离开,8个月时正式离婚。再没来看过孩子。在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时,遇到一个很疼爱她的继父,看上去和普通父女没有什么差别。但孩子的记忆中到3岁左右为止,自己是没有爸爸的。现在的爸爸以前有点时间教他为叔叔。这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吗?
明桥大二:离婚和再婚对孩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毕竟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孩子会敏锐地感知到这些改变。我觉得不要介意告诉孩子生父或继父。如果生父从来没有履行父亲的职责,而继父却给与了孩子父爱,相信孩子即便称继父为“叔叔”,在内心里还是会把他视作为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