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爱的缺失” 是孩子抑郁的重要原因
西安有位高中生是史学奇才,在2月23日抑郁症发作自杀了。
在接受咨询的心理疾病人群中,12岁-18岁的青少年占到咨询人数的半数以上。分析这些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最大的因素缘于儿时“爱的缺失”,而并非很多人以为的学习压力大!
采访专家: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 博士 张纯
1 自杀前有与环境不符的心境低落
这位史学奇才在坠楼前,在发给朋友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活着太苍白了……我不屑活着……
生前,他的心境竟是如此的低落!
这位高中生,在2014年——2015年连续出版了两本水准很高的史学专著,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西北大学还向他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如此,他的心境,为何还会那么低落?
他在半年前患上了抑郁症,而抑郁症最主要的表现,即为心境低落,而且这种低落,与所处环境不符!
为何会如此呢?
2 传递快乐的“邮递员”少了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为何?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抑郁症,是大脑中神经传导物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心理障碍。
“神经递质”,是脑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邮递员”,其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是传递快乐信息的,是让人兴奋的。
如果这些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失调了,会让其大脑,对高兴等情绪毫无反应,对负面情绪过度反应,情绪调节能力严重下降,认知功能及相关神经活动亦有所减退。
这样,对来自外部环境的负面信号反应过激,而自身又无法如正常人一样摆脱其干扰,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等症状。
3 “爱的缺失”是抑郁的诱因
“快乐递质”的功能怎么会失衡了呢?
流行的观点认为,是“生活压力事件激活了应激激素,这种激素对神经递质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涉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递质系统。”
那让这些十多岁孩子抑郁的“压力事件”是什么呢?
调查发现,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几乎都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婚姻不和”或“童年不在父母身边”这三种情况的。
心理学认为,“安全感”在童年是否被满足,将决定孩子一生关于幸福的潜意识走向,为他今后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若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成长阶段,一直是缺少爱的状态,就会没有“安全感”,而这,很可能会成为让其抑郁的最大诱因!
4 婴幼儿期呆在父母身边很重要
个案1:男生,16岁,高一
症状:半年前开始有抑郁倾向,总是闷闷不乐,平常喜欢的打球、唱歌也不去,有过自杀行为,后来在家在学校都不肯说话,几个月不上学,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原来,他初中前一直在亲戚家长大,他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别人家。现在和父母在一起,也没有体会到爱,更多的感觉是“被管束”。
此个案属“童年不在父母身边”。如此,为何会抑郁?
心理学发现,婴幼儿安全感的建立,是和“父母功能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婴儿从舒适的子宫降生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我能活下去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是伴随着这样的焦虑、惶恐和疑问度过的。这个时期婴儿的心理营养:其一,被无条件的接纳;其二,被看成最重要的,至少在出生后的一百天里。
如果不在父母身边,没有“被看成最重要的”,其安全感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若幼儿时期遭到母亲忽视或打骂的孩子,其大脑主管情绪和记忆的海马体的生长,会缓慢,体型偏小。
5 父母不和降低孩子安全感
个案2:男生,17岁,高二
症状:长达20多天不去上学,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思,曾经自杀两次均被家人发现,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他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后来父母离婚,他跟爷爷奶奶生活。
这让他自卑,消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发展到什么都无所谓,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两次自杀不成,后来选择的发泄方式,是用针扎腿,或者用刀片划胳膊。
那位史学天才在《遗书》中说:希望我的父亲能知足,珍惜我的母亲,同时改掉自己家长制的脾气……太爱出去跟别人骑自行车,其实是不够挂念妻子和家庭……
为何夫妻关系不够好,会成为孩子抑郁的诱因?
心理学认为,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对幼小的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父母之间偶尔的不快,相当于世界的局部冲突;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甚至拳脚相加,就是世界大战!
因为还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孩子经常把父母间的冲突归因于自己不好、不乖,从而产生很大的不安和负疚感!
6 爱的缺失让其“无价值感”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选择自杀,如个案1有自杀行为;个案2两次自杀,只是因为被家人发现,才没有自杀成功。
抑郁症患者为何会选择自杀?
心理学发现,真正沉浸在抑郁情绪,并自杀成功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是:无价值感。
形成这种无价值感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根在人生最早期的“心理发展基础”,人生早期被暴露在被忽视、不安全、不被爱、不被照顾的养育环境里,成年(甚至到不了成年)后,这种无价值感就会越深越强!
7 走出抑郁须靠三个支柱
缺爱,没有建立起安全感,还会让抑郁症患者无法走出抑郁,而自杀成功。
人要走出抑郁,要有三个支柱——
一是靠自己调整。
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因为快乐激素的缺乏,是很难靠自身力量走出困境的。
二靠社会支持,即亲朋好友的帮助。
但因其没有安全感,不可能敞开心扉,所以也很难通过主动寻求支持来解决。
三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史学奇才寻求了,但因其安全感的缺失,他“连我对***的爱恋都没对心理专家坦白过……”如此,让心理专家怎么发现他的病根,而对症下药地救他?本版采写:李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