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 懂得分担

新浪育儿
生活中,每个人能够分享的东西有很多。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分享好吃的零食。长大了会发现,我们可以和朋友分享我们开心的事情,或者难过的情绪。我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爱、友好,等等,但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前提:我们在心里认同“分享”这个词语,我们认为这个过程是美好的,是值得的。
妈妈想让你们学会分享,同时明白这个词语背后所包含的所有东西。
轩轩,在还没有皓皓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精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生活也围着你一个人转,好吃的好玩的都塞给你,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你。所以,你可能也就习惯了一个人享受所有的玩具,一个人霸占电视机,一个人吃好玩好。
当皓皓想玩你的玩具时,你每次都板着脸说“不可以”;当皓皓想吃你手里的零食,你每次都急急忙忙把剩下的零食都塞进嘴里,或者举得高高的。这样是不对的,妈妈希望你能学会分享,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弟弟和其他小朋友。
每次皓皓玩了你的玩具,或者你问他“要不要吃冰激凌”的时候,他都会开心地手舞足蹈,然后他说“谢谢哥哥”,等到下次他有一个新玩具或者买了好吃的,他心里会这样想:上次哥哥把好玩的好吃的都给了我,我这次一定也要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他。轩轩你看,分享是一件双向的事,分享的人与被分享的人同样快乐。
是的,分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皓皓想玩你的玩具,问你可不可以的时候,妈妈希望你的回答“可以”比“不可以”多。当皓皓请教你这个玩具怎么玩的时候,妈妈希望你可以试着手把手地教他,而不是一把抢过去自己捣鼓。妈妈希望你在与弟弟或者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从而更自愿地去分享。
有时候,弟弟黏着你,跟你抢玩具抢好吃的,只是希望有个人能够陪着他一起玩。
当然,妈妈不会强迫你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分享给皓皓,分享是一种基于心甘情愿,由心而发的举动。
皓皓,每次有人跟我说你和哥哥长得真像的时候,我都在心里默默感叹:是啊,都一样爱吃。这一点,你和哥哥真的如出一辙。但,就像我跟哥哥说的一样,爱吃没有关系,可是你们不能独占,该分享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分享。
小的时候,你和哥哥在一起,你们一起玩玩具,一起吃饭。我本以为,你已经明白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分享的。但后来,妈妈慢慢发现,你关于“分享”的意识,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强。
记得我们刚到上海新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准备邀请邻居和朋友一起,举办一个新家Party。前一天晚上,妈妈和哥哥带着你,一起做了很多非常好吃的饼干,准备送给邻居家的小朋友。可是当我们给出饼干的时候,你却不乐意了。
妈妈突然意识到,原来3 岁的你还不懂得分享。
我反省,这其中我也有不对,我一直以为你和哥哥玩,已经学会了分享,但显然不是这样,你愿意把玩具给哥哥玩,更多的是希望哥哥陪你一起玩吧。
你不愿意把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尤其是当你知道这些东西给出去之后就再也拿不回来的时候,你就更加不乐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视的东西,你小心翼翼地把它藏起来,甚至不愿意示人,这没有关系,但你不愿意把饼干分给小朋友吃,这是自私。饼干吃完了,可以再做,你想吃多少妈妈都可以做给你吃,况且当时我们是想小朋友一起分享我们搬了新家的喜悦,一起开开心心,不是吗?
妈妈给你举一个例子吧。如果哥哥手里有一块特别大特别好吃的面包,他分给你一半,你是不是特别开心呢?同样,你把亲手做的饼干送给小朋友,他们也会特别开心的。
分享是一件让两个人都开心的事情,甚至可以让很多人都觉得开心。那天,我们准备了那么多非常好吃的饼干,但是皓皓以你的食量,是根本吃不完的,如果我们把饼干分给其他的小伙伴,他们会很开心,以后他们有好吃的同样也会想起你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选择分享,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内心产生的愉悦。这些要比我们送出去什么或者别人送给我们什么,比这些东西重要得多。
妈妈希望你们能学会分享,除了分享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还能分享心里的一些感受。更多时候,你们学会了分享,就会更懂得如何去分担,人生不仅仅只有开心的部分,也有难过的部分,我们不能只看到彩虹而躲避了风雨。
真正懂得分享的时候,你们就更能明白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这两个字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因此获得什么。
有很多东西都不能用物质来衡量,这其中还有许多意义,比如感情、快乐,还有许多只能用心感受,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体会。
这些东西都是无价的。因为无价,所以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标准去定义,我想让你们从分享中学到的,就是这种无价的东西。
本文摘自《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作者冉莹颖 由北京天麦文化授权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