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呛奶,我有妙招!

新浪育儿

刘燕,医学硕士,国际认证哺乳顾问IBCLC(L-120873),有超过10年的卫生领域工作经验,先后在Save the Children及Health Poverty Action等国际慈善机构任职,从事有循证依据的母婴健康、儿童早期发展及艾滋病项目的开发、管理、质控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社区和紧急救灾情况下母乳喂养支持培训和咨询,热衷于母乳喂养的实践和推广。
吃—呛—停—哭—继续吃
最近我有了一个甜蜜的负担——我家小宝小悦呱呱坠地啦!小悦的出生让我有机会再次实践了纯母乳喂养,每次看到他趴在我身上,小嘴吧嗒吧嗒心满意足地吃奶的模样,我体内产生的内啡肽让我整个人也跟着身心愉悦放轻松起来,有个声音在说:做妈妈真好!倘若说有什么会打扰这个和谐的画面的话,那就是小悦的呛奶,尤其在我采用传统的摇篮式哺乳姿势并且身体前倾时。
小悦被呛奶的时候,他会咳嗽并停止吃奶,接下来伴随小脸涨的通红和不满的啼哭,恢复后立马又将小嘴凑上来继续吃。有时这种“吃——呛——停——哭——继续吃”的模式会在一次15-20分钟的哺乳过程中反复几次。
为啥娃容易呛奶?

“养儿方知养儿苦”,当妈实属不易,怕娃冷,怕娃饿、怕娃在外受欺负,连喂个奶都怕娃呛到。和人工喂养相似,呛奶也会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宝宝中。呛奶最让人担心之处就在于奶液或奶块堵塞气管引起宝宝窒息,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曾经也有新闻报道过这样的真实案例。

好在我们有“学习”这个所向披靡的武器!无论我们是容易懵圈的新手妈妈还是久经沙场的二宝妈,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武装我们的大脑以及“内内”。我们先来一起扒一下呛奶的原因。
我们先从“奶阵”说起。“奶阵”又称泌乳反射或喷乳反射,是宝宝吸吮乳头,刺激乳头乳晕区的压力感受器,导致妈妈体内分泌泌乳素。

泌乳素的两个作用:
1。 刺激所有乳腺导管上皮集中分泌,所以一瞬间会产生大量乳汁, 妈妈会有涨奶的感觉。
2。 刺激乳腺导管有节律的收缩,推动乳汁由深方向乳头方向移动,从乳头喷出或滴水样流出。
——北京世纪坛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穆颖
大部分有哺乳经验的妈妈描述“奶阵”的感觉是轻微针刺,酥麻伴乳房收紧胀痛感,而有些妈妈即使发生了奶阵却对此毫无察觉。多数妈妈一次哺乳期间可能会有数次奶阵。
“吸吮-呼吸-吞咽”是宝宝吃奶的标准节奏。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呛奶多是由于妈妈的“奶阵”来临时奶水过急,或者妈妈奶水过多,宝宝来不及协调“吸吮-呼吸-吞咽”这三个节奏而引起呛咳。
呛奶常见于小月龄的宝宝,宝宝通常会被过急的乳汁呛到满脸通红,但又舍不得丢掉妈妈的乳头,所以出现“吃——呛——停——哭——继续吃”的纠结模式。
轻松几招,搞定呛奶
说到这,我们是不是又要开始拭泪了?既然“奶阵”不可挡,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拯救娃的呛奶?!
以下这些Tips可能对于缓解呛奶有效:
1) 换一个哺乳姿势

我们隆重推出“半躺式”哺乳(又称生物养育法)。你只需要找个舒适的地方,沙发或是床,用几个枕头或者调节床的倾斜度让你能舒服的斜靠着,而非平躺或坐直,哺乳时只需要让宝宝趴在你身上,与你胸贴胸,让宝宝自主含乳,此时你可以腾出双手去抚摸你的宝宝。
“半躺式”哺乳姿势之所以对呛奶有效,是因为有重力的作用可以缓解乳汁的流速,在这点上优于传统的摇篮式哺乳姿势。
我尝试用“半躺式”哺乳姿势给小悦喂奶,的确是能很好的解决呛奶的问题。“半躺式”哺乳不光能够缓解呛奶,还能纠正宝宝含乳不良引起的妈妈的乳头疼痛。
2)一次只让宝宝吃一边乳房,还要注意对另一侧乳房的护理
一次哺乳只让宝宝吃一次乳房,连续坚持几次哺乳。同时也要注意对另一次乳房护理的重要性。喂完宝宝用吸奶器或手法挤出对侧乳房的乳汁,避免过度涨奶对乳房导管造成损伤。
这个方法是基于利用乳汁合成的自分泌控制原理,让乳汁分泌趋近于平衡,减少乳汁过量分泌。

3)喂奶前挤掉少许乳汁
在一次哺乳过程中妈妈分泌的前奶和后奶对宝宝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宝宝存在因为奶阵乳汁流速过急引起的呛奶,妈妈们可以尝试在喂奶前先挤掉少许乳汁,等奶阵过后乳汁流速不那么快后再喂给宝宝。
4)按需喂养,慎用吸奶器
我遇到过不少妈妈认为每次喂奶后必须排空乳房,才能保证乳汁的足量供应,所以每次喂完奶就不停的吸吸吸挤挤挤。这样做确实能保证乳汁分泌量,但是也容易频繁让宝宝呛奶或者诱发乳腺炎。
事实上,只要是按需喂养,大多数妈妈的乳汁分泌量在开始哺乳时是富足的,宝宝一般一次只能吃完妈妈分泌乳汁的三分之二的量,到第六周的时候妈妈乳汁量趋于稳定,也就是供需平衡。人为过度刺激乳房等于给乳房多下订单,最终导致乳汁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建议妈妈们奶胀的时候,可以稍微挤掉一些乳汁,但不要排空,感觉舒服些就行了。

温馨提醒
一般宝宝出生后6-8周后,妈妈的乳汁供应量已经趋于稳定,宝宝协调“吸吮—呼吸—吞咽”节奏也更加顺利,呛奶的问题也就自行缓解。如果此时宝宝仍然频繁呛奶,妈妈们需留意是否是存在乳汁过量分泌,或者宝宝是否有胃食管反流的问题。
同时建议妈妈们留意在喂养过程中是否存在:
-
使用了奶嘴?(奶嘴使用可能会导致宝宝存在乳头混淆,妈妈亲喂时宝宝难以很好协调吸吮吞咽的频率)
-
喂养模式是否发生改变?(比如按时间喂养而非按需喂养,夜间与宝宝分离。 这些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涨奶,奶速过急)
-
过度挤奶?(过度采用手挤奶或者吸奶器挤奶可能是乳汁过量分泌的原因之一)
-
妈妈身体问题?(比如泌乳素过高,会导致乳汁过量分泌)
如果宝宝发生呛奶,妈妈需留意宝宝哭声、面色和其它表现。如果宝宝哭声洪亮,停止后又继续吃奶,说明没有窒息。如果宝宝出现哭声微弱,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则很可能出现了窒息,需立刻抢救。
关于呛奶的急救可以参考:《呛奶有窒息风险,这些急救方法得提前掌握》
http://m.drcuiyutao.com/knowlege/findbyid.htm?knId=1781
参考信息:
1。 国际母乳会,《母乳育儿全书》[M]。8版。北京:新星出版社:57-60;322
2。 http://www.biologicalnurturing.com/
3。 Karen Wambach, Jan Riordan (2015)。 Breastfeeding and Human Lactation。
Burlingt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文章来源: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授权发布,选自微信公号[乳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