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范雨素是育儿嫂,给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

新浪育儿

关注

最近,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短时间内在朋友圈迅速俘获“10万+”的阅读量,4万多的点赞和转发。

文章火了,范雨素火了。

为何一篇标题平淡无奇,文字简单朴实,一万字左右的文章如如此备受关注?

范雨素又是何方神圣?

原来,范雨素不是神,也不是圣,只是一个来自襄阳的农村中年妇女,初中毕业,目前在北京做家政嫂。

而这篇文章记录了十多年来自己和家庭的切身经历。

短短近一万字,大社会,小人物,跃然纸上。

范雨素是个简单的人。

记者采访:《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您现在什么反应?

范雨素:当时我只是想写我的母亲,是带着感情写的,因为心疼我的母亲在帮助村子里移民的过程中被拽伤胳膊,一腔感情的写了一篇《母亲》。我没想到这篇文章会火,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我连打字都不熟练。而且我也没写过多少东西, 没有感情我写不出来。

是啊,文章只为母亲而写,靠苦力吃饭,不会打字,不靠写文章谋生,没有感情写不出来,这就是范雨素。

在现今互联网时代,给人以辛酸,给人以痛点,产生心灵共鸣的东西往往可以一夜成名,占领头条。

头条背后便是大家的侃侃而谈,或是茶余饭后,或是感慨良久。

而我喜欢的是她的朴实,她的简单,还有她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我为之动容。

还有她对女儿的教育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无法忍受丈夫的酗酒和家暴,离开他之后,范雨素独自抚养着两个女儿,因为经济上无法负担,女儿都没有上学。

但她没有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她深知教育是他们这类穷苦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学到知识。

范雨素对女儿的教育

读万卷书

没钱上学,就在在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女儿买了一千多斤书,因为论斤买便宜,而且一般还很新。

还让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学会看报,看小说。

后来有记者采访,问:您在文章中提到说给孩子买了一千斤的书,您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注重的?

范雨素:其实我看见她们两个就觉得愧疚,对不起他们,给她们的条件太差了,作为一个母亲很对不起他们,如果条件好,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上重点大学,像别的家的孩子一样。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我觉得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

行万里路

生活虽然艰辛,她并不消极以待,或是怨天尤人,有时她甚至会经常带着女儿出去旅游,去看看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发现它的美,开拓视野。

身体力行

范雨素不仅在知识学习上要求女儿读万卷书,体能上行万里路。

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感染着女儿,培养女儿成为一个懂得尊敬别人、有爱心的人。

她自己会去拥抱乞丐,而她的大女儿下班会将公司里发的果汁双手奉送给流浪的老奶奶。

范雨素说:‘’给别人点尊严,别人或许对我做不到,我尽量对别人做到。我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尽量给我的孩子做好榜样。‘’

范雨素,作为母亲独自竭力承担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双重责任。

一个活在社会低层的中年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信念感染着周围的人,

一个自己口中的弱者,执着的引领着自己的孩子前行,

终于20岁的大女儿已经成了年薪9万的白领,不用像她一样靠苦力吃饭,背着农名工的头衔。

范雨素自己也看过很多书,是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原文里有写道,

‘’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其实,在现今这个快节奏,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每天奔波忙碌其中,只是漫无目的的维持着生存,鲜少有人可以做到像她那样,不说读书万卷,就只是抽出些时间,找个地方,静下心来阅读,似乎都有些无能为力,真的就无能为力吗?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读书万卷,同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生活,快乐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母婴与育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