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可以独自阅读了吗? | 从共读到自读的过渡

新浪育儿

儿童时期要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学习基础。一般而言,在幼儿期,我们把书当做普通的玩具提供给孩子,让他们撕咬、抓握、翻翻、读读,进行感官刺激,父母也可以与之共读,让孩子习惯自己的语音中透出的母语之美。
然后是大量的亲子共读图画书,将美好的情感、曼妙的文字加以具化,让孩子喜欢上图文所传达的内容之美。到了学龄期,他们将要学会独自阅读、学会怎样阅读、学会享受阅读,逐渐建立阅读的自信和习惯,为将来从阅读中学会如何学习打下基础。
桥梁书就是承担这样功能的一类童书。从形式上是从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衔接童书,从方式上是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能够独自阅读。
什么是桥梁书
和图画书对应的“picture book”不同,国际上并没有和“桥梁书”这一中文词对应的说法,我们所说的桥梁书在国外普遍被称为“Easy Reader”或“Beginning Readers”。
我把这类书的特点概括为:
字大:便于阅读,保护视力,也便于识别;

它的字体通常是 18 号字或者更大的字号
与一般的图画书相比,
桥梁书的语句通常比较短
每页上的文字行数不多
书中的留白都是设计师的特别设计
书中段落和文字的间距较大
基本上每页都会有文字

词熟:使用各年龄段常用词,让孩子有阅读安全感,同时可以逐步累积词汇量;
句短:一般会在5-10个词:容易阅读,便于理解;

行少:每页的行数大概为12-20行之间。根据级别和图的比例,会下探到个位数,或者超过20行;

很受一二年级小学生喜爱的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桥梁书
《加油恩灿》与《海底两万里》的比较
图半:桥梁书中图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是文字的补充,是帮助孩子理解文字的工具。从大部分是图画到一半左右,有时略少于一半。


很多人非常喜爱昆汀·布莱克的插图。
为罗尔德达尔的文字增色不少
[图画书的对比图]特殊的例子“卡梅拉”---卡梅拉是桥梁书哦,所以我们给3、4岁孩子读起来觉得好长啊

桥梁书的发展
放眼全球,“桥梁书”问世于60年前。
大概在1957年,哈珀柯林斯出版了I can read 系列书,其中经典的童书有《青蛙与蟾蜍》、《Little Bear》等。同年,兰登书屋开始出版“Beginner Books”系列,其中最有名的是苏斯博士的书。

刚卸任的第一夫人米切尔喜爱苏斯博士
苏斯博士的《戴高帽子的猫》问世,这是第一本 为开始学习自主阅读的儿童准备的桥梁书。这里有个故事——这个名扬四海后来还被拍成卖座影片的故事源于苏斯与出版商兰登书屋的一次打赌。
苏斯博士发誓说要给孩子们写一本不超过 250 个英文单词的书,没有人相信。但是苏斯博士做到了,实际上《带高帽子的猫》只有 236 个字。这本书成为了第一本适合学龄儿童阅读的桥梁书。

《戴高帽的猫》成了很多儿童的阅读必选
也是在1957年,在兰登书屋为桥梁书设定字数标准后不久,哈珀柯林斯出版了“I can read(我能阅读)”系列经典桥梁书的第一本《小熊》,这个系列共出版了五本,插画家比作家更加名头在外,他就是莫里斯·桑达克。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的桥梁书,比如 1970 年出版的曾获得凯迪克银奖的《青蛙和蟾蜍——好朋友》,这本书是洛贝尔的《青蛙和蟾蜍》四册系列桥梁书中的第一本。这系列1972年出版的《青蛙和蟾蜍是好伙伴》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事实上,这两个书奖评委会很少给桥梁书颁奖。这个荣誉足以证明洛贝尔的《青蛙与蟾蜍》系列桥梁书的优秀品质。

此后,DIAL(现属于企鹅童书)和Macmillan等出版了“Easy to Read”、“Ready to Read”等系列童书。1984年,兰登书屋开始出版“Step into Reading”系列,形式上用适合儿童阅读的平装本,内容上开始支持不同分级阅读水平。


从这些系列的名称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这些书的目的是要孩子“能够自己读书”,这也是区别是否是桥梁书的重要依据。
一般而言,欧美国家在图画书Picture Book之后,跟着的是Easy Reader或Beginning Reader(姑且译之为“易读书”或“起步书”)和Chapter Book(章节书),在章节书中又有较为入门级别的初级章节书。桥梁书可以说是初级章节书和易读书的统称。

“桥梁书”一词看起来也是引进词汇,但这个类型的童书的出版,国内并未缺席,相反为了幼小衔接和拼音学习,国内出版了不少相似品种,比如很多适合小学生的拼音读物、美绘版、大字版等等,只不过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罢了。
文 / 李一慢 著名阅读推广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庭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