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记忆力差,学习累,只因妈妈不知道这件事!

新浪育儿

看了古诗词几十遍,单词看了好几天,都记不住, 难道是孩子记忆力太低了吗?
优妈有一个小学同学,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本来,他的语文成绩很优秀。一次语文测验,因为失误,错写一个字,被老师要求罚抄10遍。
第二天,老师上课就点到他的名字,问他为什么落下一个没有抄写?他说那个本来会,是不小心笔误,下次绝对不会犯错。老师很气愤:别人都抄了,你搞什么特殊?不抄是吧,明天抄不够100遍不许来!
结果,这位同学依然一遍也没有抄,坚持自己已经记住了。老师叫来了家长,他爸爸来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他一巴掌,拉到教室外面的墙角,拿来个板凳:抄,抄不够100遍不许回家吃饭!

我清楚的记得他脸上委屈的眼泪,也许这不仅是我印象中难忘的一幕,更是他最刻骨铭心的一天。最后,他完成了100遍的任务。但是从此以后,他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其他的科目也开始下滑。
这是很多家长甚至老师教育的误区:为了强行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抄10遍,100遍。。。或者读10遍,100遍,以为这样就能强行逼孩子记住。但是他们忘了教育的目的,不是罚抄而是记住。
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在威逼之下,不但记不住,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
简单重复没用
在我看来,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简单的重复并没有多少作用,因为人脑的记忆是有规律的。
科学证明,人的大脑有一个五次记忆法则。
具体来说,就是人的短时记忆,5次重复记忆的效果和50次是一样的。也就是剩下的45次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让孩子用两种不同方式记同一首诗。
第一种方法,一天的某个固定时间,重复记忆50次;第二种,同一首诗,用10天,每天记5次。
同样都是50次的重复记忆,总耗时也差不多。但结果大相径庭,一首诗词用10天,每天记忆5次的方法,记忆更加牢固。
这在科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记忆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下图: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有规律的:不管第一次的记忆再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忘掉。
而在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
“趁热打铁”,在孩子忘掉一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复习一遍,会让孩子很快回忆起来;复习不是单次的重复,而是多次的记忆,每天记忆一次,事半功倍。
2
帮助记忆小技巧
①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②经常回忆
记忆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③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④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都可以增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