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孩子以后被欺负?这4招爸妈一定要看

新浪育儿
怕孩子以后被欺负,哪些事情家长从小就可以做起来?
——优妈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很多家长都开始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欺负?
我们都知道,孩子之间发生摩擦和冲突,其实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有的孩子却格外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让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01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瘦弱,力气小
爱欺负人的孩子也会挑“软柿子”来捏,他们通常会选择那些瘦弱,力气小,动作慢的孩子来欺负。
胆小,内向
胆小、内向的孩子往往会比较害怕欺负人的孩子,而且被欺负了不敢寻求帮助,这就助长了“熊孩子”的威风,专门欺负他。
家长过度保护
家长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在被欺负时不会反抗不会谈判,在没有家长保护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02
家长可以做这几件事情
爸爸需要在“打斗”中让孩子赢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爸爸会和孩子“胡闹”。玩玩游戏、踢踢球。打打架都是常见的情况,对家里的男孩子尤其如此。妈妈见到这种场景总是觉得危险,认为爸爸带孩子不靠谱,但爸爸这种与妈妈不同的“游戏”方式对孩子的勇敢、人际交往、自信心都有好处,对男孩儿更是如此。

不过爸爸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和孩子“打斗”的过程中,请务必让孩子多赢几次。爸爸,让孩子赢,能够建立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以后被欺负了才相信反抗是有用的。否则每个欺负他的孩子都会变成他无法打赢的“爸爸”。
孩子与他人争执时,请保护孩子
孩子和其他孩子有了冲突,许多父母会优先责怪自己的孩子,以此证明自己懂得教育。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被爱的感觉,觉得委屈,觉得自己无助。

当自己家孩子与别的孩子有了冲突,爸妈第一句话不是去指责自己孩子甚至打自己孩子,而是蹲下来问孩子,“孩子,能和爸爸妈妈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
保护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爱的,有价值的,是值得被保护的。这样被欺负了,孩子有充分的底气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敢于对欺负说“不”。
不惹事也不怕事
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动手是野蛮的;但不能因噎废食,使得孩子彻底失去动手的意识。并把这种规则告诉孩子,对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完全可以保护自己。告诉老师、大叫求助、逃跑、动手都是可选项。”
坚持锻炼,身体强健
欺负人的孩子也不是谁都欺负的,他们也会挑“软柿子”捏,所以要让孩子有个强健的身体,在被欺负时,有能力反抗和保护自己。
孩子对自己的自信以及勇敢的人格品质最早来源于身体、体型。同年龄段的孩子中,体型高大健壮的的确就更容易获得优势。所以父母在关注自己健康,定期跑步、游泳时不妨带上孩子一起。把孩子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家长不可能为孩子保驾护航一辈子,所以,在孩子被欺负时,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教会孩子处理这样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变得更强,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优秀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