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视力不如老人:别再让这件事伤害孩子了

新浪育儿
如今,孩子玩手机越来越低龄化、高频率,令人担忧不已。
——优妈

来源:凯叔讲故事

难以相信,一个11岁的孩子,视力竟然糟糕到如同60岁的老人,而罪魁祸首,居然是过度使用手机!
11岁的小辛,最近突然眼睛刺痛、灼伤,无法睁开。
送医就诊后,得知睑板腺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干眼症。令人痛心的是,已经不能彻底恢复。
小辛妈妈说,最近才发现,小辛每天关进房间写作业,实际上却花大量时间玩手机。晚上关灯后,还躲在被窝里玩。

这让我想到春节期间,好友带儿子希希到我们家玩,才9岁多的孩子,已经是典型的‘低头族’。
去公园,希希也完全不像小孩子开心玩耍,反而跟大人似的,让妹妹在游乐场玩,自己则在凳子上玩手机。
好友很无奈,说没有办法,他就觉得手机好玩,别的什么也不感兴趣。
如今,孩子玩手机越来越低龄化、高频率,令人担忧不已。
很多父母把手机当作电子保姆给孩子,却不知手机使用过度,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最近,浙江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征求意见稿,提出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儿童近视率纳入学校考核!
据调查,我国学生群体的总体近视率高达88.5%,并以每年8%的速度高速增长。由于高度近视导致眼盲症的比例,比前5年飙升了11倍。

孩子正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电子产品上的高能蓝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引起一系列连锁损害。
这种损害程度对6-19岁的孩子达80%-90%,对6岁以下儿童更是接近100%。
除了影响孩子的视力,过度使用手机,还有以下几点危害:
颈椎腰椎严重变形
前段时间,看到几个新闻:
4岁男孩小磊,有段时间总爱歪脖子,一直喊疼。
妈妈带去医院检查,小磊的颈椎居然已经退化得像50岁的老人!
10岁的女孩,颈椎‘折’了;
7岁的男孩,脖子严重到已完全动弹不得……
而罪魁祸首,正是长期低头玩手机!

都市频道的一档节目中,医生指出:
如今10-14岁的青少年,因为玩手机,腰间盘突出的发病率超过老年人。尤其是寒暑假,前来看病的人更是大增。
一旦不留意,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辐射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人民网做过一项调查: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你最担心哪几点?
30%的家长选择了‘辐射影响健康’。
这绝非杞人忧天。
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大脑颅骨小、脑壳薄,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英国华威大学博士杰勒德·凯都警告: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更可怕的是,每天使用手机超过7个小时的9-10岁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
真是细思极恐!
孩子的竞争力被削弱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儿童健康行为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Dimitri Christakis 指出:
1岁时每天看3小时电子屏幕的儿童,在7岁时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比一般儿童高30%。
2010年,《儿科学》发表了一项针对1323名中学生进行的跟踪研究。
13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令人深思: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有更多的注意力问题。这也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效率会更低。

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研究:
使用手机娱乐时间较少,满足户外时间较多,睡眠时间充足的孩子,在认知能力测试中拿到的结果要比其他孩子要高。
注意力问题、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成瘾等因素,都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大大削弱孩子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看似小巧的手机,对孩子的健康伤害巨大,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少年说》中的小学生叶子健,在天台上说的一席话,令许多人落泪:
小时候,我以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我每次抬起头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
爸爸妈妈想我安静下来,不给他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他委屈地喊到: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们。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
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记者采访一个三年级的男孩: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手机?
没想到,男孩突然开始抽泣,哭着说:‘我也不想看手机,可是他们大人天天看,随时看。我不玩手机,就觉得孤单、无聊。’

多少父母以为自己在爱着孩子,可是孩子却感受不到。
又有多少父母,以为给孩子手机是满足孩子、爱孩子的表现,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渴望的,从来不是手机。

《通往幸福的教育》中有一句话:
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尊重与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负起责任,帮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让孩子有健康的生活。
这一切,需要从父母做起。

前两个月,5岁的女儿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吵着要玩ipad。
我意识到,是因为这段时间,我自己就天天看手机。
痛定思痛后,我开始调整。
将不重要的微信群和APP进行了大清理,不再忍不住就打开闲逛。
和女儿在一起时,我会把手机设为静音,放在抽屉里,不再随时从兜里掏出看。

需要手机处理的工作,我就利用女儿睡觉的时间,集中高效处理;
如果哪天有特殊事情需要使用手机,我会告诉她:‘妈妈爱你,但是现在妈妈有件紧急事情需要处理,处理完就陪你。’
父母的每个举动,都会照进孩子内心,反射到孩子身上。
前两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再也没有ipad瘾了!’
那一刻,我差点落泪。
如今的她,好几天都想不起用ipad,不管玩什么又觉得乐趣多多。

知乎一位男孩,感谢父亲给了他金色的美好童年。
父亲喜欢阅读、踢球、画画、游泳、弹琴、采集标本,也带着他一起看书一起学一起玩。
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长大后的他爱好广泛。
在同学们都痴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聊天时,他却觉得手机外的世界更精彩。
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心自然不会被手机俘虏。
当然,手机等电子产品并非洪水猛兽,也不可能让孩子完全不使用。

孙俪曾说过:‘让手机成为生活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她在手机中下载了故事和儿歌APP,允许两个孩子每天看10分钟左右,听故事、学儿歌,孩子们不知不觉会了好多。
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规定使用时间,把关观看内容,才不会让手机成为刺伤孩子的匕首。
孩子离不开的,从来不是手机,而是父母的关心。

《家庭教育百日谈》节目中,赵纪华老师说:
孩子行为的背后有家长的影子。
为人父母者,请放下手机。
告诉孩子,我在听你说,我在关注你,我会陪你做。
父母做好榜样,花时间陪伴孩子,花心思引导孩子,孩子又怎么会沉迷手机呢?
每个被父母珍视的孩子,都会有丰富多彩的童年,明亮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