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答人际吸引力从娃娃抓起

新浪育儿

关注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为什么有的人总能轻易得到他人的支持?为什么有的人总会遇到贵人与机会?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就等于拥有无限的社会资本。这份能力在6岁前就应该开始培养,待到孩子成年之后便会逐渐显现它的意义与价值。社会心理学硕士、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老师就“人际吸引力从娃娃抓起”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人际吸引力从娃娃抓起人际吸引力从娃娃抓起

    1.@用户:我家宝宝是O型血,会不会以后外向,我希望他在人际交往上有优势,这个能培养么?

    刘勇赫:宝宝是否外向或内向,在人际交往上都能有优势,关键在于他是如何受到来自先天气质、家庭、亲人密友、学校、社交环境、接触人群等一系列的影响的。如果妈妈希望孩子能更擅长人际交往,那么首先应该接纳孩子的本性,让他在充满安全感的情况下,多去交往,在实践中成长。

    2.@用户:你好,一岁五个月女宝,有时出去玩心情好了,见到的陌生人会主动叫阿姨、爷爷、伯伯之类的,不高兴或者处于不安全感时期会没反应,和其他小朋友很少争抢,她会坐在旁边看。是不是孩子还没有进入有交际的时期

    刘勇赫:宝宝在这个年龄有她的交往期的独特的表现,比如妈妈说的”坐在旁边看“就是很典型的行为。不是孩子没有进入交际时期,而是可能妈妈内心对她的期待和要求高于她的年龄了。我觉得你家孩子的表现很好也很正常,妈妈不必焦虑和担心,顺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

    3.@用户:您好,我家孩子8岁了。观察我家孩子,他和比他年龄大的人容易交往,很能和人家聊天,但不屑于比他年龄小的孩子玩。怎么回事啊?

    刘勇赫:因为孩子平时都是跟”比他年龄大“的家人或老师一起交往的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和同龄人的交往都不多(一般在学校),更不要说是和年龄小的孩子了,由于他也不太清楚和小孩子在一起可以做什么,那就采取回避措施——不和他们玩了。

    4.@用户:我家是女孩,四周岁半了,平时看她的人际关系非常不错,也会得到人家的赞赏,但是,就是有时候正规场合让她表演什么的就不敢了。

    刘勇赫: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烈的羞涩感,只有当她有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的时候,才会胆子大、游刃有余。某些”正规场合“往往是对孩子来说是陌生人多的场所,当然也就不敢了。建议妈妈如果要带宝宝出席这样的场合,可以事先让她熟悉环境、认识一些”观众“,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孩子表现就自然了。

    5.@用户:看人家生老二好羡慕,可是我儿子说不喜欢妈妈生小弟弟。是他太独么?怎么和其他孩子那么不一样啊?

    刘勇赫:宝宝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不少孩子都说不喜欢妈妈生二宝,所以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再探究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有人跟他说过有了弟弟妈妈就不喜欢他了?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心中会很惶恐,妈妈要及时为他排解情绪,并坚定地告诉他爱他是无条件的、不会改变的。

    6.@用户:我家孩子已经快6周岁了,任何事情都要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迁就她。一不如意,就哭着跑回家说再也不和某某某玩了。

    刘勇赫:这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家中被宠爱,大家都迁就她的缘故。当她哭着回家时,妈妈要耐心陪伴她,但也要告诉她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当她渐渐知道如何与小朋友相处,交往能力也就自然提升了。有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窘境也是一种教育。同时家人也要适当不那么迁就她,让她知道地球不是围着她转的。

    7.@用户:我家孩子4周岁很内向,每次送幼儿园一直哭,会哭好久,幼儿园阿姨要哄好久,而且也不喜欢与班里的小朋友们玩,请问老师,我要怎么做?

    刘勇赫:不知道宝宝已经上幼儿园多久了?这是分离焦虑在最初期没有被很好地纾解,于是就延长了时间,也加重了后果的缘故。对孩子来说,每次去幼儿园始终处于一种“我想要回家”的焦虑中,当然就顾不上跟班中的其他孩子玩了。建议从心理建设做起,用耐心和家园合作来陪伴孩子逐步脱敏。不要急,他终会成长的。

    8.@用户:我家宝宝不像院里孩子大方,见人不会主动叫人,可是我教了她的呀。是性格问题么?

    刘勇赫:不是性格问题,人际交往经验和能力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孩子会更好的适应环境。

    9.@用户:你好,我女儿5周岁多,虽然她在幼儿园还是挺招同学和老师喜爱的,但是我发觉她有时候太爱展现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她今后的人际交往?

    刘勇赫:喜欢表现自己可能是多血质的类型。她们属于易养型宝宝,善于模仿,表现力强。建议1、多去倾听孩子,也让孩子学会倾听。2、带孩子参观大场面,或者拜访有经验的人,防止孩子骄傲,同时学会求学。3、鼓励孩子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10.@用户:请问专家,我家男孩,幼儿园,小区其他孩子玩的热闹,而我家儿子就不喜欢加入,总是一个人玩。怎么回事?看着也不孤僻啊……

    刘勇赫:这是他缺乏人际交往的心理准备与经验。建议重视亲子关系,增强亲子互动。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

    11.@用户:老师你好!我女儿6周岁多,她在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别人的玩具要去玩,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有时候还强占不让,请问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刘勇赫:物权概念很重要,但是6岁的孩子应该学会分享了。不要给孩子冠上“自私”“抠门”“霸道”的字眼,而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宝贝很愿意和这个小朋友一起玩!”“你们一起玩一定很开心!”另外,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让孩子们交换玩具,他们会明白,玩具不是最重要的,原来开心源自一起玩耍

    12.@用户:孩子2岁多,出去玩的时候,性格挺外向的,也喜欢说话。就是让她叫阿姨、叔叔或爷爷、奶奶,要总是不太愿意,喜欢的叫一声,她不喜欢的死活不爱叫。这是为什么?

    刘勇赫:刚两岁多,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做到举止礼貌,阳光大方,实际上是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在遇到陌生的人之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并热情打招呼,相信很多大人也很难做到。这件事情不必强求,陌生的人不必打招呼,特别熟的邻居,可以跟人家说“您好”!毕竟此爷爷非亲爷爷,此奶奶非亲奶奶

    13.@用户:老师,你好!我的孩子已经七岁了,但我发现她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总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为别人着想。请问如何能帮助她改善呢?

    刘勇赫:七岁孩子开始进入了第二叛逆期,多数孩子都会表现出不为他人着想,自己快乐就可以。在这个阶段,说教并不是效果最好的选择。应该开始训练孩子自己的判断力与选择力,让他的思维逐渐向理性靠拢。做一件事情,可能需要几个人的帮忙,这就势必让他去求助与求学。家长则在幕后扮演一个参谋的角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