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心理学家武志红答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

新浪育儿
武老师在新书序中说“认识自已这条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父母交流经常听到的是“通过养育小孩重新发现和认识了我自已。” 一条少人走的路,一条必经养育路,知道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了吧?问题产生有渊源,问题消弭却非易事,想要做好父母怎么办?武老师说“带着心理问题积极地生活”。心理专家武志红就“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
1.@用户:你好。宝宝五个月,睡眠一直不太好,含着奶才能睡着,睡十分钟就醒,连抱在手上睡都是,得晃着再入睡。白天放不了床,一放就哭,感觉一直都在浅睡眠中。他很敏感,一点小声音小动静都会影响到他。想帮他学习在床上自己睡觉,能睡沉一点。但稍想训练他就大哭不止。请问如何帮他改善睡眠。
武志红:问问你自己的心情,是稳定且能安静的吗?你与孩子的链接,你感觉建立了吗?若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那就要试着安抚你自己,并建议多轻抚孩子,用各种方式,和孩子更好相处。有链接还是无链接,或是关键。
2.@用户:同事让我帮忙。家里宝宝1岁大,平时都是外婆在带。爸爸隔三差五出去玩到半夜才回家,争吵也无用。爸爸还经常嫌弃外婆带小孩不好,但自己的父母却不让他们来帮忙(其父母也不愿意来带宝宝)。希望能帮她理出一些头绪,如何更好的解决家庭矛盾。
武志红:看起来,这位父亲太自恋了,自己不干活,还理直气壮的挑剔别人。这种情形下,你的同事怎么做都不易。建议她学习清晰有力地表达,驳回这个男人的挑剔,同时不要幻想这个男人能帮忙。
3.@用户:武老师,女儿四岁,在家里是话唠加淘气包,但只要出门就不和其他人说话。外人问她问题她会看着家人回答。在幼儿园跟最好的朋友对话比较多,其他小朋友不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劲儿劲儿的。非常喜欢老师却也不和她们交流和对视,只是点头或摇头,我们引导后效果也不明显,会是心理问题吗
武志红:或许是,孩子在家中的人际体验,和在外界截然不同。譬如,家里,大人与孩子无界线,替孩子做太多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完全围着孩子转,但外部世界,没有人这样对她,她无所适从。若如此,试着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在冲突环境下表达自己
4.@用户:从小我妈对我控制欲特别强,老是打压我,导致我性格也特别自卑。现在我已经有自己一个家庭了,但我发现我对宝宝特别焦虑,她一点点的哭闹我都受不了只要她一哭,无论什么要求我都尽量满足。现在宝宝脾气有时挺大的,我也开始慢慢改善了,但感觉症结在我身上,我改怎么改善?
武志红:试着学习,体会孩子哭时你的内在体验,转头去直面它。若独自做太疼太怕,找专业人士或温暖的人陪着自己去面对。你是要和孩子适当保持界线,不要过度满足孩子,特别是这份满足是为了逃避你内在的焦虑与痛。
5.@用户:武老师,“我是不被喜欢的”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很痛苦,怎么改变呢?差不多经常在我脑袋响起,严重影响我的人际关系,怎么改变呢?
武志红:觉知这个信念背后的那许多次深刻的体验。如果自己每次觉知后反而觉得自己更差,那就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6.@用户: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父母要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指出来呢?
武志红:不需要,让孩子在生命中自己悟出来更好!
7.@用户:老师,您好!因为小孩的出生,我们和长辈的育儿观念不一样,造成很多不愉快,你说不可以他们还是会在背后偷偷的干,而且会把小孩当玩物一样玩和炫耀,老公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经常骂架打架吓唬他,现在极度依恋父母,安全感极低,我很是为难。请问我该怎么办呀?
武志红:这种情形的确不易,坚定地捍卫一些底线吧,那些一般的伤害是无法避免了。但你可以给孩子这样一种感觉:相信你自己的内心相信你自己的感觉,你不必顺从任何人。孩子只要有一个人坚定地保护他的天性,天性就可以留下来。
8.@用户:家人,尤其老公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有时候会有冲突,老公对孩子经常不耐烦,会批评孩子。2岁的小孩经常会因为小事哭闹我觉得很正常,他就总给孩子贴标签,哭不对,闹不好。该怎么跟他沟通呢?老公属于小时候比较匮乏爱的,但是因为父母不怎么管,所以在自由的环境下长大。
武志红:向丈夫坚定地表达你要捍卫孩子的态度,同时告诉你,你没有敌意。若有可能,让他读一些书。男人在这种事上,有时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9.@用户:男孩3岁4个月,以前妈妈走多久,他都没反应,在爷爷奶奶家待的挺好,现在妈妈要离开他几天,他哭得撕心裂肺,说妈妈走了,爸爸上班去了,我该怎么办?听着好心酸。这是什么情况?
武志红:分离焦虑,很容易流出来,就把这个当小恋人感觉到分离处理好了。理解安抚孩子的情绪,向他表达爱,并如实向他承诺自己何时会回来。分离,也是一种失控,情感沟通和具体交流,会让孩子恢复控制感。再者,即便你做得完美,孩子可能还是会哭,这很正常。
10.@用户:孩子哭的时候我看着他,我知道他要什么。可我就是不愿意给。心里想抱抱他亲亲他,但就是有股力气告诉我,我不愿意这样做。我体会了自己的感觉,觉得如果我去安慰他了,我就不是我了,我就背叛了我自己。我就会破碎,我就不知道我是谁了请问老师,我该怎么冲破自我,好好的去爱孩子。
武志红:全民情敌中一句话说的好:我,是一个流动的概念。试着体会“我”的概念在情感流动中不断变化的感觉。通常,你不愿意给,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你内在的父母不愿意给你内在的小孩,这不过是一个被决定的轮回而已,干嘛要执着于这份自恋?
11.@用户:老师,我们家有2女宝,小宝刚满一岁,大宝6岁了,两个都是自己带,有时真的好累,所以脾气经常是动不动就会爆发,特别是看到大宝把玩具散得一地时就会冲大宝发火,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就是控制不住,怎么办??
武志红:因为事情没按照你的意愿发展,你觉得大宝该懂事了,但她没做到,所以你有了自恋受损的愤怒。当然,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也的确不容易,脾气失控可以理解,但可以对孩子说:妈妈脾气大,是妈妈有问题,不是你们错了。这会保护孩子的自尊。
12.@用户:专家您好,我女儿两周岁半了,一直是我自己在家带的,所以她特别黏我,时时刻刻都要我陪她玩,甚至我自己看会儿书都不行,请问这正常吗?我马上要面临上班问题,要把女儿给外婆带了,请问我应该怎么处理?
武志红:这很正常,不过这个年龄,你可以试着守住自己的一些边界了,即你和孩子在一起,但做自己的事,孩子不高兴时,温和而坚定地和她沟通。以后若外婆带,建议让外婆过来,而不是和孩子在空间上分离。
13.@用户:1个月 女宝 产后快两个月了,自己心态特别不好,感觉是产后抑郁症,跟家里人的关系也因此弄的不好,希望家人能重视我的感觉……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产后抑郁症,怎么调节,帮帮我,谢谢您!
武志红:你很希望家人重视你的感受,但得不到,这种落差加重了你的失落。无论家人如何对待你,试着找到你自己可以开心的办法,别非把愿望帮在他们身上。如果抑郁症严重,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14.@用户:你好 我女儿现6岁了, 她聪明好动外向 , 她从小被爷爷奶奶溺爱, 从四岁半开始性格变得很古怪, 说什么要什么家人必须做到, 不做到一直哭一直闹, 怎么给她讲她都听不进去 ,她爸看不下去就打她 ,她现在有点暴力倾向,她听不进去,她也会威胁大人來达到她的目地,家人很头疼,不知怎么正确引导她?
武志红:这是孩子活在婴儿式的全能自恋中,世界必须完全按照她的意愿运转,否则她会陷入到暴怒和无助中。使用这样的原则:没有敌意的坚决。当拒绝她,她暴怒时,大人容纳她的情绪,不回以敌意,同时坚定守住自己合理的立场。并将孩子希望世界完全如自己所愿否则暴怒的心理讲出来。
15.@用户:老师,我自己带宝宝,可我觉得没有带好他,十五个月了,比较害羞,怕生人抱,我觉得自己对他还是放不开,所以照成这样,可每次他干什么我都会在后面跟着,就怕磕着碰着,怎么改善呢?
武志红:这种情形下,关键就不是你如何与孩子相处了,关键是你内在的那个怯生生的小孩,即你的童年时的体验,即你自己。通过孩子,好好认识你的内在小孩,你的内心改变了,孩子会自动好转。推荐系列图书《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和我的书《为何家会伤人》。有条件的话,建议找找心理医生去认识自己。
16.@用户:3岁 男宝 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我也是上班族,3年来宝宝主要由爷爷奶奶带。由于爸爸的缺位,我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几乎全都陪他,结果宝宝特别粘我,只要我在家就寸步不离的跟着我,周末出门上哪儿都得带着他。我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觉得很累,该怎么办?
武志红:孩子三岁前都是最粘妈妈,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源头。您已经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带了,还是觉得累,那很可能是,您在婴幼儿时没获得与妈妈的亲密感,所以孩子想亲近您,您不知如何对待,甚至想逃避,这也是累的原因。试着与孩子玩耍,用轻松的方式与孩子亲密,这会治疗您。
17.@用户:已有宝宝:年龄2岁,性别:小帅哥. 宝宝近两个多月憋着不拉便便,网上说是肛门期(弗洛伊德提出的)。想请问您,该如何处理。之前好说歹说,吼骂打屁股,以开塞露吓唬都不管用,一天憋好多次,憋到第三天如果没便就用开塞露。
武志红:自然不能用吼骂打屁股的方式。这个年龄的幼儿便秘,可能是外部环境太动荡,他很容易有失控感,所以他通过控制大便,来维护自己的控制感。也可能是内在的爱太匮乏,所以用憋住大便的方式,来形成一点拥有感。所以,解决办法是大人更好地和孩子互动,给孩子安全,温暖,有爱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