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陈禾答宝宝早教的相关问题

新浪育儿
许多父母以为尽一切可能地爱孩子、尽可能地呵护和保护他(她),这样孩子就不会有问题。可是科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动和沟通。这些认知和技巧,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吗?做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该如何了解他(她)们的特质,判断他(她)们的行为,贴近他(她)们的心理,并还能教会他(她)们理解你……这听起来,难吗?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就宝宝早教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1岁零4个月 女宝 陈爷爷感谢您一直为我们这些新手妈妈解疑,现在看书,分不清书里和现实,看到书里吃的要吃,玩的要玩,小马要骑,我应该告诉她这是书本里的是假的,还是应该配合她呢?害怕因为自己错误回应让她不理解,我该怎么做呢
陈禾:1岁4月宝宝的认知能力还很有限,因此这时候阅读主要是借看图说图的过程来引导他扩展认知领域,并学习多一些词汇,提高说话能力。学到什么就想体验一下,这是对的,不能说书中的都是“假的”
2.@用户:陈老您好,家有2岁7个月儿子,平常我们限制他看电视和玩手机。昨天我父亲告诉我他朋友家孙子比我儿子小2个多月,看儿童节目可以唱里面的歌,表演节目,学里面的人物,批评我们限制太多,应看点儿童节目。不知2岁7个月儿童是否真的需要?如若需要请您推荐一下什么儿童节目比较好。谢谢!
陈禾:其实不是限制,而是哪些更重要的,就要优先从事。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有必须优先发展的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或游戏去获得。看电视看似可以学到什么,其实很苍白。目前的儿童节目都不是为幼儿播出的,没有“比较好的”可以推荐。
3.@用户:陈老师好,我是一名学幼教的大专生,一直想学习一个早教类的证书,不知道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和哪些机构的证书会国家承认。谢谢
陈禾:幼师证是当然必须持有的,其他就看你的需要,例如育婴师、婴幼儿成长指导师、儿童情商指导师、家庭教育师等,都是职业认证的国家统一考试的项目,种类繁多,有些互相重叠,只是作为上岗的资格证明,培训课也只是为了应试,想提高专业能力,还得自己多加努力。
4.@用户:家有女宝3岁3个月,一直是我全职在家带的,几乎是寸步不离,年后我准备上班了,现在只要一跟她提上班的事,她就抱着我大哭,特别伤心的那种,我该怎样让她接受并适应呢?因为11月份的生日现还没上幼儿园,是让爷爷奶奶带半年等到9月正常上幼儿园呢,还是3月提前插小班好呢?
陈禾:如果3月有机会上小班,那很好呀!不过无论如何,这时候多培养她的独立性,例如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玩游戏的积极性。如果3月上幼儿园,你最好延后一个月才上班,这样可在她初步适应幼儿园生活后,你白天上班,正好互相配合。
5.@用户:陈老师你好,我宝宝现在2岁2个月。以前比较注重语言方面,他问什么我都会回答。以至于很喜欢问问题。但最近我发现我问他问题他总是不知道回答。比如随便撕一个动物让他认,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沉默不语)。但是实物或图片就会说。是不是我或家人平常总是太主动,导致他没有想象力?
陈禾:“一问一答”的模式完全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做得再多,虽然不能说孩子会越来越笨,但认知上没有多大进境是必然的。孩子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观察和动手体验中进行,以前他的问,你没有引导他去进行认知,建立经验,可以说是白费功夫;现在你得问,则会让他厌弃学习,失去自信。
7.@用户:老师您好!我家男宝1岁8个月,每天都会进行绘本阅读 有个苦恼问题是:平时生活中都是重庆话的语言环境 读绘本时我是用普通话读一遍 然后再用方言说一遍 宝宝正在学说话阶段 会造成他语言混淆吗?
陈禾:不该让方言成为学习的障碍,生活上可以方言,但阅读和任何学习活动一定要坚持用普通话,普通话的听、说与读的能力上去了,入学后才不至于跟不上学习进度。
8.@用户:陈老师好,男宝快3岁,语言表达能力挺好,但最近发现他总喜欢嘴里胡呜拉,问他话也不好好回答,故意说的大家都听不懂,自言自语也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不强迫他好好说,不明白他为什么喜欢这样?还有喜欢看绘本,都是我讲,让他给我讲,他就不讲(他都记住了,小点的时候他也讲)也不怎么提问题?
陈禾:这里反映一些妈妈经常忽略的问题:表现得太积极,给孩子造成压力,结果孩子便变得消极了。他的胡言乱语表达了自己想说的需求,但没有机会练习说。例如阅读绘本,你先说,他就没有说的勇气了。在读图说图时你听他说,和他共欢乐,有时候加点什么,他就能够适应。说,是需要多练习的。
9.@用户孩子最近总是你说宝宝吃饭吗?他说妈妈我就不吃,你出去玩吗?我就不出去。类似的这种他总是这样说。我说这个蛋羹你别吃,他马上就自己过来,妈妈我全吃它,自己就开始吃,这是有点叛逆吗?
陈禾:在自主意识敏感期,孩子总是用各种方式来探索求知并体验自己的能力,反着来是其中一种探索方式,你别为了使他配合故意反着来,那会造成是非混淆,破坏了他探索求知的需求。建议你用“征询”的方式,不直接要他干什么,而是问他要不要干这个,或先干这个还是先干那个,让他自己做决定。
10.@用户:你好,我家男宝2岁半,我妈妈是幼儿园工作对比很多孩子总觉得自家孩子像小小孩似的,感觉心智发育比一般孩子晚,平时是我一人带孩子,对于这种情况是我教养方面的缺失还是孩子自身发育的问题呢?
陈禾:你要尝试去发现孩子的特点。1-3岁是孩子心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但只有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发展他的各种能力才能日有进境。不必和别人比较,有的孩子节奏感较慢,并不表示他将来一定不如别人。有个衡量标准:,健康快乐能玩会玩的孩子,经常保持正面情绪,就是心智成长良好的表现。
11.@用户:男孩子两周半,任何玩具都不懂得珍惜。ipad也是扔在地上踩。电视,ipad都一直看,不给他看就哭。之前限定时间,也跟他说时间到了。还是哭。昨晚一直看ipad。我说你要睡觉吗?回答要看ipad。我说你要ipad就没有妈妈。我去睡觉,你看。后来他爸拿掉他的ipad。他哭着说要看。
陈禾:大家抓狂,其实都不懂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家三口的生活中只见iPad,不见其余?如果这个iPad从此消失,日子还过不过?这才是问题所在。孩子需要有孩子的生活,除了吃喝拉撒睡,更多的时间都该有游戏与活动,这里说的游戏与活动是动手,由动手引发动脑,iPad破坏了孩子该有的生活。
12.@用户:陈老师您好!我孩子3岁 我们最近发现孩子不能接受负面影响 。比如带她看话剧《海的女儿》 其中有海巫婆角色的出现 巫婆表演的那些行为 孩子看了就一直 哭闹说不想看。 我们很担心 怕她对负面的东西没法接受 心里有问题。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带
陈禾:这是很正常的。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不幸的事件无法接受。如果你经常在和他共读绘本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引导他评论故事情节、褒贬人物,让他扩大思想领域,有自己的主见,巩固了自己的人生观念,他就能够接受各种人世变故。这也就是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必须好好去做,不能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