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家庭教育专家鲁稚答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一)

新浪育儿
看见同龄孩子个头更高,就觉得自家宝贝营养不良;看见别的孩子报课外班,就生怕自己不报会落后;一看见孩子上网,就忍不住火大……当你对孩子的表现不如意时,当你看到别人的孩子更“优秀”时,你是否会感到沮丧、焦躁,失去耐心?针对如何克服焦虑,控制情绪,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亲子教育专家鲁稚就“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
1.@用户:孩子的学习不差,品行善良型的,但这样孩子还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或者说自信心方面不足,每天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鼓励他,告诉他自己的优点,可是孩子还是缺乏相信自己的心里。我应该怎样引导呢?
鲁稚: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坚持做就行了。有时候社会对人的评价会对孩子的自我评价产生偏差,比如好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书呆子,不如别人全面。但随着年龄增加,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加深,自信心会增强。你也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他的长处展现。
2.@用户:老师你好,我儿子六岁 ,平日写字总是不积极咋办啊
鲁稚:六岁的孩子很少有积极写字的,能完成老师的要求就已经OK,其他的如果能做到,都是意外之喜。如此想就不会焦虑了。
3.@用户:我们家孩子上二年级,现在他比较粗心,照着抄写都会出错,有时候大人不免会着急让他。请问孩子这样是否需要干预,该如何帮助孩子?谢谢
鲁稚:主要是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要着急,越着急他越紧张,越不能集中。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不打扰,将作业量减少,分段完成,保证每段的质量。出错也不要批评,平和地指出来就行了,不把作业与奖惩挂钩,让他把注意力放在作业本身上。
4.@用户:鲁老师,你好!孩子17岁了。在孩子小时候我们没有焦虑,那时候他看起来一切都是不错。焦虑,是最近的事,随着青春期到来、升学压力到来,发现小时候的放任使他没有养成管理时间规划生活能力,于是猛焦虑啊!不催促不行,太催促又担心他压力大影响心理健康。怎么办?
鲁稚:以中国的教育环境,小时候如果能看起来一切不错,那就说明他已经养成了管理时间的能力,现在你用不着为此焦虑。规划生活能力可能是新问题,但规划生活能力建立在对生活和自我的认识基础上,不解决好认识问题就起不到根本作用。而认识问题不是靠催促能解决的,对17岁的孩子来说,他不想行动,催促也无用
5.@用户: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事儿让我束手无策。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例如:总是说反话),我该如何办呢?
鲁稚:那么,你是否发现,当初令你沮丧甚至绝望的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并不那么可怕了?叛逆期也会过去的,既然你知道这是一个“期”,就不必对它太在意,总会过去的。孩子说反话,意味着他觉得“正话”失效,反话更好。你不妨接受他的反话,再用你的方式复述一遍,尽量平和幽默,也许对他会有触动。
6.@用户:你好,我孩子上大班,最近回家总是说某某小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我该如何正确引导?谢谢
鲁稚:夸赞别人衣服漂亮是正常的,如果不是抱怨自己不漂亮就没什么可担忧。你可以赞美他漂亮(不止是衣服),将注意力引到正面评价自己上。
7.@用户:你好老师我孩子今年4岁女孩,现在给她报什么兴趣班适合呢?几岁报兴趣班可行?谢谢
鲁稚:4岁孩子身体和大脑迅速发育,已能胜任基本的体力和脑力活动,可以参加课外班,但应去功利化,以游戏的方式为主,愉悦,不过量。可选择运动(非专业训练)、音乐(唱歌、跳舞、乐器)、美术(画画、手工)、语言(朗诵、戏剧表演、讲故事)等。尽量不报需长时间坐在室内,接受知识性教育的课外班。
8.@用户:儿子上小学1年级,总是报喜不报忧。比如老师对他罚站、打手心等,从不告诉家长。
鲁稚:我们大人也都喜欢报喜不报忧,除非别人愿意倾听我的烦恼,接纳我的不完美,以怜惜的心情来呵护我的伤痛,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如果你是那个大慈大悲的倾听者,我相信孩子会很乐意向你报喜也报忧。
9.@用户:孩子两岁两个月,怎样克服入园焦虑症?表现为随时背书包,午睡不脱外衣。怎样从心理学角度帮助孩子,谢谢。
鲁稚:参见前面回答。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可以允许他不脱衣服午睡,直到他愿意脱为止。孩子小,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可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也可将幼儿园里的某些事物作为妈妈的象征,比如“那个大柜子是妈妈,那个小板凳是宝宝”,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妈妈的存在,产生安全感。
10.@用户:鲁雅老师好,我家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老师投诉家长,然后回家来我也难以控制情绪,就大骂他,孩子自卑的说,你骂吧,反正我就是不如别的孩子好,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然后就爱哭。我自己也知道做妈妈这样不好,但是看到孩子被老师投诉,我情绪也难以控制,我应该怎么做好呢?
鲁稚:回忆一下你自己小时候,是否也有被老师投诉,被家长骂的情况?你当时的感受怎样?你希望当时父母怎样反应?孩子的表现和在家里受到不恰当对待有关,你尊重他,他才有自尊,才会有自律的能力。当然,你不可能一下变过来,可以与孩子聊聊你小时候,让他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你和孩子都需要彼此包容慢慢改变
11.@用户:你好,我的孩子今年四岁半上幼儿园中班了,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上学送去的时候都要哭,应该来说读了差不多两个月也适应了,但她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去学校就哭,搞的我烦死了,我也问过她为什么?可她也说不出什么来,我想请问我应该怎么样来让她喜欢上学,怎样才不会哭闹?
鲁稚:以前上过小班吗?什么情况?在排除幼师有不当行为的前提下,找到孩子不适应的原因。你千万别烦,你的急躁会传递给他,加大他的紧张感。可与他共情,允许他哭,把情绪发泄出来。你自己对幼儿园生活要抱有美好期待,对老师有信心,以此感染孩子。可帮助孩子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增加在园内的安全感。
12.@用户:一般母亲的焦虑多一点,父亲相对淡定一些,因此在教育小孩问题上有时引起夫妻矛盾,请问鲁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好建议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处理?
鲁稚:这可以理解,母亲可生育的数量有限,孩子对母亲来说更宝贵,而且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空间有限,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就更容易焦虑。认识到这一点,父亲应多体谅母亲,鼓励母亲多参与社会生活,母亲也多从父亲那里吸取力量,彼此尊重,尽量统一。
13.@用户:老师好!急!急!急求帮助,家女宝一周八个月,我一人带,有时她前一分钟还好好的,突然她就发脾气,手里不管拿什么东西都扔,而且小手还用力拍桌子,嘴里还说“切切……”请问老师这种情况属于性格古怪么?还是什么问题我没注意到?可有时她也是没有理由的,我该怎么办?很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性格有问题
鲁稚:发脾气一定是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扔东西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么小的孩子就是爱扔东西,她还没学会用更复杂的方式来表达,最好的办法就是扔,拍打。有时候她也许并不是在发脾气,只是在试验自己的力量,或者试探大人的态度,或者就仅仅是一种娱乐。你只要平静地告诉她别这么做,尽量满足她就行了。
14.@用户:朋友的孩子三岁半了,上幼儿园小班,老师就说孩子内向,公开地说,其他孩子的家长都知道了,有个孩子的奶奶在小区里碰见这孩子还说,就感觉孩子内向是个极大的缺点,这让人很不舒服。学校老师不能这么早给孩子贴上标签。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鲁稚:学校老师的做法是不妥的,首先不应该贴标签,更不应该论断孩子,将性格分出优劣。每种性格都有合理性,都应该得到尊重。你可与老师交流,同时将正确的看法告诉孩子,不让孩子受那些偏见影响。
15.@用户:亲爱的老师好,我孩子现在上三年级,从来没上补习班,成绩还不错,中上。班里很多孩子在外面上补习班,但是到了五年级我孩子会不会和上补习班的孩子有差距呢?谢谢!
鲁稚:恭喜你啊,孩子从来没上补习班,成绩还不错。你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将来你的孩子会和补习班孩子有差距,但这差距不是他被拉下,而是他拉下了别人!不过,这个结果可能不是五年级出现,而是在几年之后,甚至成年之后。人生是场马拉松,过早发力只怕坚持不到最后。
16.@用户:宝贝现在2岁8个月了,长得漂亮可爱,很喜欢拍照,但相机很普通,拍出的照片不够唯美,所以最近向一些杂志投稿经常石沉大海,看着那些封面宝宝和内页宝宝都不是我家宝贝的时候,心里无比沉重,就是孩子她爸挣钱了也不能让我感到高兴,我的心大多都放在宝贝这里,因她欢喜因她愁,怎么办
鲁稚:你的失落感可能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对宝贝的爱,希望他的美得到更多人赞赏;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投稿失败的挫折感。宝贝本身的美不会因为上不上杂志而增一分或减一分,他自己也并不理解上杂志的意义,你更多是因为自恋,如果你把宝贝当成他自己而不是你的作品,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态度了。另外,杂志用稿是非常讲究的,摄影师大多是以专业器材和态度在工作,而非仅仅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和这样强的对手竞争,失败也是光荣的。何况,你那些照片并未浪费,都是孩子成长的记录,将来会带给你和孩子无限美好的回忆。
17.@用户:儿子2岁半在外面被打没反应,过后又推小朋友,有时被咬了说没咬,碰了头家长说你看碰头了吧别弄了,他反到自己再碰,请专家支招,在此非常感谢!
鲁稚:家长作为旁观者的感受,与孩子自己的感受,可能不一样。也许我们认为他是被打了,他可能只是当成游戏,好玩儿。他打别人,咬别人,也是一样,他自己和对方可能都根本没当成回事。既然这样,那我们又何必多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