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陈禾答父母必知的早期教育(一)

新浪育儿
“中国家庭最关心的育儿问题咨询服务活动”(详情:http://baby.sina.com.cn/z/babytopic/ 以下简称“育儿问题咨询服务活动”)第一期早教问题大调查结束,从调查结果中很容易发现家长对“早教到底要教什么?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存在诸多疑问,也反应出年轻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急于求成,过度焦虑,这些情绪难免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如何避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着急、过度焦虑?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就“父母必知的早期教育”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6岁刚上一年级,坐不住是不是情有可原?规则性的东西教了孩子,但是不是应该也有个过渡.老师特别着急,怕孩子不能改变不能接受,我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孩子这里应该如何说如何做孩子才能更适应.
陈禾:适应来自发现学习的乐趣,乐趣来自每天都会发现自己学会一两样东西,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培养及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要急于求成,要看到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让他感受到自己有进步,有成就感。
2.@用户:陈老师您好,我儿子今年8.31日整6岁.上小学一年级.开学两星期老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说孩子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玩笔玩水杯玩手指头也不听讲;二是,孩子一下课就往教室外面跑,不能在教室里老实待着.学校什么情况我就不说了,其实从孩子幼儿园到上学的这个过渡阶段我觉得得有一段时间改变.
陈禾:看来你过去一年没有在陪伴孩子共读上下功夫。喜欢阅读的孩子,精神集中,自然坐得住。现在你应该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下功夫:少些批评教训,让孩子感觉你的和蔼可亲,这样他才会和你合作。那么,接下来的努力就要放在对功课产生兴趣上,引导他去发现每门功课都很有趣味,这就要考验你的智慧了。
3.@用户:宝宝快一周岁,稍不满意就大哭,脾气大,注意力无法集中,看见A要立刻把A递给她,否则就哭,但A玩不到1分钟又要B。特别好动,只要是醒着,就无法在一个地方安静待超过5分钟。但由于还不会说话,跟她说话、讲道理,或者偶尔发火,她都不当一回事。该如何纠正她的坏脾气?
陈禾:缺乏创意或引发想像力的玩具,孩子玩不下去;反过来,缺乏想象力的孩子,对玩具很难产生兴趣。你孩子的情况恐怕这两者兼而有之。建议你参考我在《妈妈宝宝》发表的“创意游戏与活动”实验报告系列,做得好,孩子的脾气和专注力两大问题都能够解决。
4.@用户:补充提问,孩子现在刚满6岁。另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她经常咬手指,现在基本成习惯动作,看电视或看书时投入时也会不自觉的咬手指,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谢谢!
陈禾:承受着压力,自己无法开解,便会有咬手指甲之类的动作。以后成为习惯,即使在想问题的时候也会有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你孩子是怎样养成这种习惯的?我不了解,无法评说。怎么改善?有学习兴趣,活动多,经常有事可做,就渐渐会放弃这种习惯。
5.@用户:孩子从2岁开始就一直让着人,最近感觉过了,如在小区里排队玩滑梯,排到她,突然来了小朋友挤在她前面上去了,她往后退,又来了几个小朋友,她又一直往后让。或者她正在玩一个运动器材(小区里公共健身的),来了小朋友,她就直接不玩了,让给那个小朋友。类似的事很多。谢谢
陈禾:2岁时候遇到别人争抢就退让是正常的,随着长大,渐渐有了物权概念,就会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想法,于是在和玩伴一起时便会经常发生争执。但也有例外:天性随和的孩子,宽厚待人,不喜欢和人争吵,倒不一定是懦弱。
6.@用户:孩子今年满六周岁刚入学,已经有多名老师反应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上课爱走神,找家长配合,回家后我们也偿试着和孩子谈话,但效果不理想,请问陈老师,该如何改善孩子这一情况呢?谢谢您!
陈禾:孩子还小,不适应小学的教室规则,事实上是他还不具备超过15分钟的集中注意。加上目前小学每节课的上课时间太长,如果老师采用讲课的方式,孩子就更加难于适应。你目前能够补救的就是加强和孩子共读故事书的练习,但也不能过度。给孩子太大压力是有害无益的。
7.@用户:周末两岁半的女儿在外玩耍时,被陌生小哥哥推倒,哭了一会会后,就自己说“我才不哭的呢”,妈妈跟她说“别人在玩的东西要去商量,别人不同意就等等,但是小哥哥推你,你大声说 你不能推我!”您看这样引导可以吗,如何更好?谢谢
陈禾:可以,孩子们不懂得相互对话沟通,行动上互相推搡很正常,他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渐懂得怎么做。
8.@用户:男宝2岁11个月。9月刚上幼儿园。在幼儿园有个男孩3岁2个月,每周末两个小孩一起玩。但是那个小孩非常喜欢抢玩具,他的爸妈也十分头疼,阻止或者劝说都无效。我宝被抢之后要么看着我,要么,我就用别的玩具来劝说我宝,这样下去,会不会养成弱懦的性格。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更好些?
陈禾:2-3岁宝宝由于社会性发展还处在启蒙阶段,他想要玩伴,所以有个朋友之后会很珍惜。不必担心他会懦弱,只要你多带他从事更多的户外活动,接触的人多了,他渐渐就有应对的能力。经验促进成长,每个孩子都应该经过这个阶段。
9.@用户:三岁半,男孩,做什么都想别人听他指挥,想跟大一点的小孩玩,但别人不理就会失落哭闹,该如何处理?
陈禾:喜欢和大孩子玩是孩子的特点,但这么做常常会为了讨好大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主张。所以你这个“想别人听他指挥”就是反常了。这似乎是熊孩子的特点:外向、好胜、要强,本质是好的。你可以顺着他的特性,在互动中引导他运用同理心,做什么事都先想到别人的感受。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他就会改变。
10.@用户:宝宝十七个月,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时托腮或转身拒绝,给她碗匙就使劲扔!玩什么都没耐心,就爱翻箱倒柜!这种情况大人该怎么办?谢谢!
陈禾:使劲扔和翻箱倒柜不是很有耐心吗?1-2岁宝宝正在感知空间,许多行为都不是调皮捣蛋,你了解并接受他的这些需要,他就会和你合作;你和他有商有量,在没有安全问题下,尽量尊重他的想法做法,他就能够保持正面情绪,不会你说什么他就地处或抗拒。
11.@用户:儿子三岁半,上幼儿园两周了,这两天每天重复一句话,就是“我不想上幼儿园”,说“我就想一个人在家,就想没有朋友,就想没有意思,就是不想去幼儿园”该如何开导!
陈禾:这种情况不必开导,采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做就是了。”就是放轻松,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孩子说“不想上幼儿园”,你不妨笑着回答:“好,不上就不上。”时间到了你还是带着他上。你的轻松、笑声,都是心理暗示,孩子知道这些话只是说说而已,他会继续说,但还是照常上。
12.@用户:陈禾老师您好,我们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团队,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只能靠爷爷奶奶带着,教育关怀程度低,能够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孩子要么就放肆的玩,要么就早早的帮助家里干活儿,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早期教育?
陈禾:首先表达对你的敬意!留守儿童是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国家问题。单方面地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关怀和教育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国家有政策来扶持,目前可能还做得不够,主要是“义工”(或者叫志愿者)目前还没形成规模,也缺乏支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提出更有效的办法。
13.@用户:孩子4岁多在上中班,班上很多家都给孩子报了识字班,趣味数学班(都学100以内加减法了),我很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这些兴趣班,报了觉得有点超前,不报又担心其它孩子都会了,到上小学时孩子跟不上,请问陈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您!
陈禾: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在多种活动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提高的。如果你有能力陪孩子成长,能够在阅读及画画、游戏中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尝试机会,孩子在阅读中产生了认字及写字的需求,那么学起来事半功倍。我不排除专业早教班对某些家长及孩子有需要,但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
14.@用户:陈老师,你好!我家老大中班,看到人家有什么就要什么,请问怎么处理
陈禾:相信这和你们家人过去一直采取的“要什么就给什么”有关。孩子现在已经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了,要开始训练他做“选择”,方法有二:一是延迟满足,让孩子有所期待;一是要A先不给A,先给B。让他明白现在不能给他,但也尽量在满足他。当然,这里的关键在“信任”,孩子相信你,否则就没辙。
15.@用户:陈老师。最近孩子说话有点结巴!我想估计是她急的原因吧,但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引导,我平时就就给她说要慢慢说。反正效果不是很明显。女孩,3岁半。性子有点急。
陈禾:孩子在发展语言能力阶段经常出现说话有些结巴这很正常。这是由于他对新学会的词汇还不能熟练应用,说话时要一边想词汇。不去干预,也别纠正,让他慢慢说,过一个时期自然就回复正常。
16.@用户:老师您好,男宝,11个月,妈妈辞职了,每天陪他玩,散步,午睡,即使也和爷爷奶奶玩,还是特别黏妈妈,怎么培养他的独立性?感谢您的回答~
陈禾:11个月的独立性应该只限于①离开妈妈能玩一回儿,②妈妈外出时能够接受其他抚养人。第一点,要在平日玩游戏时引导他玩一些可自己玩得开心的玩具,在玩得入神时离开一回儿,让他习惯。后一点就要看妈妈平日和宝宝的情感交流,宝宝信任妈妈,其他抚养人也能够顺应宝宝的感情需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