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陈禾答父母必知的早期教育(二)

新浪育儿
“中国家庭最关心的育儿问题咨询服务活动”(详情:http://baby.sina.com.cn/z/babytopic/ 以下简称“育儿问题咨询服务活动”)第一期早教问题大调查结束,从调查结果中很容易发现家长对“早教到底要教什么?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存在诸多疑问,也反应出年轻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急于求成,过度焦虑,这些情绪难免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如何避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着急、过度焦虑?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就“父母必知的早期教育”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19个月男宝,玩什么东西,如果玩不好,就会发脾气,扔东西。比如用玩具钥匙来玩具车,钥匙放不进锁孔,就会发脾气,蹬腿,摔东西。怎么舒缓这种情绪?我给他示范,然后故意也做不好,要慢慢来,但是他不接受,我弄不好他也会发脾气。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禾:和小宝宝玩要用点儿技巧。知道宝宝的弱点,那么就“抢占先机”。例如你这个用钥匙开动的玩具,第一次给他的时候就要像变魔术一样,拿着他的手来一同转动,让他发现新奇有趣,多几次成功的经验后才让他自己做。不过,建议不给2岁以下的宝宝玩这类玩具,他的能力还不行,别让他屡次失败而失去自信。
2.@用户:老师您好,我女儿4岁,在幼儿园总是和固定的两个好朋友玩,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很少,其他同学上下学时和她打招呼,她也是没什么反应。上兴趣班也是课上和小朋友做互动的时候不主动,总是在一边看着,但能看出她心里是还是十分高兴的。我非常的困惑和着急。这些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吗?感谢您赐教!
陈禾:这是“参与力”的问题,也可说是动手能力。是不是你管太多,没给她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孩子只有在游戏与活动中和他人接触,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多创造一些和玩伴同玩的机会,她有了成功的体验,就敢于参与。自信必须让她在体验中建立,不能教。
3.@用户:陈老师你好,我女儿今年5岁了,明年要上小学,您觉得上名校好还是就近上一般点的学校好?还有您建议上学前班吗?幼儿园让我们今年不上大班直接去学前班,可我不太赞成这样。我是想不上学前班在就近读书,然后找个好老师。小学减负到底有没有实施呢?
陈禾:问题太多,我这里只能回答2个:①看来你和你选择的这家幼儿园都不懂得幼儿园的作用。孩子需要在幼儿园中学习受规则及交际能力,也提高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既然没接受小班及中班的学习,那就掌握机会,好好读一年大班。②先不去关小学减负不减负的问题,好好为入学能力作准备,例如阅读及写字。
4.@用户:孩子两岁七个月,坚持亲子阅读一年多了,以前好点,这三、四个月越来越不愿看书了,看见书就跑,他一直是那种专注力特别差的孩子,新书好一点,但我不可能天天买新书,该怎么办呢
陈禾:我看问题是你“不懂孩子”。2岁左右的宝宝的阅读就只是玩,好玩就多玩会儿,不想玩就不玩。你能够选适合的绘本,和他一同阅读,你讲或他讲,玩得高兴,他就会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不在多,在于你懂得如何陪他一同读。
5.@用户:陈老师好,女孩21个月,姥姥姥爷父母看护,除看护人外,对自己的玩具物品看的紧,不让别人动,否则大叫,我多平静对她说:和小朋友换着玩,玩一下就给回你,但大多行不通,有时必须换个玩具给她才能交出,如有人没经她同意拿走,会大哭直到拿回东西,请问我要怎么引导她共享玩具,谢谢
陈禾:2岁左右的孩子这样很正常,所以不必针对的这种“不准动我的东西”给予干预。在孩子逐渐建立物权意识之后,他就自然而然会乐意在游戏时和玩伴分享或交换玩具。
6.@用户:接上还有宝宝15个月最近喜欢打人该怎么引导?
陈禾:不必针对他的“打人”大做文章,在宝宝会玩、能玩,天天都有可以动手的游戏,而且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他就不会再打人了。
7.@用户:很想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无奈我们大人没有这类细胞,买了多种画笔布置了涂鸦墙,可惜儿子好像不太感兴趣,尤其是入园这两周,一次也没画了,连爱听的故事CD也没空听了,每天就是摆扑克广场,把扑克按照花型和大小拍四列,请问该如何更高效地度过在家的短暂时光呢?
陈禾:学习多样化的,有创意的游戏。例如画画,你可以参考我在《妈妈宝宝》杂志撰写的《玩转颜色》的试验报告,有许多创意活动,对你会有启发作用。
8.@用户:老师,宝宝15个月,自己会吃饭,每天喜欢让大人读绘本,做游戏。一直挺好。但是我最近发现,他一不高兴婆婆喜欢拿吃得哄。。。所以现在只要他发现有吃的不给就不乐意,还闹(其他东西不给不会这样),我该怎样改变他这个习惯呢?
陈禾:不是改变宝宝,是改变婆婆。让婆婆学习怎么和宝宝玩,放弃哄宝宝的习惯。能玩、会玩的宝宝不必哄。
9.@用户:陈老师,您好!儿子23个月,他的性格有些敏感,比如说在商场看到电视机想摸,我平静的告诉他这个不是我们的,不能摸,儿子也不哭也不闹,但是眼睛里会含着眼泪,说话也带着哭腔,很委屈的样子,我于心不忍就让他摸一下,他就会很开心了。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平时要注意什么?谢谢!
陈禾: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满足宝宝的“接触”是应该的。你也和趁着这类“接触”的机会引导他认知,这是培养观察力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10.@用户:陈老您好!男孩22个月,在不喜欢或不太熟的人跟他打招呼、逗他的时候,会打人,还有在玩的时候,会挑衅一样的打你,打完以后一脸坏笑地看你的反应。。。我每次都严肃制止,说这样不好,不可以,妈妈不喜欢,但他还是继续。。。请问孩子打人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处理?
陈禾:孩子想和你玩,但不知道如何玩,所以问题在你。学习一些有创意的游戏,每天和孩子玩一小时。要和孩子多谈话,他会玩,能用语言表达,就不会再打你。至于和陌生人招呼,别太介意,经常引导宝宝认识你认识的人,认识了,他就会接受对方。
11.@用户:陈禾先生您好。我女儿7个月,家庭原因我跟丈夫在上海工作,白天我们上班后是奶奶照顾她的,但奶奶因为身体原因要回老家西安修养一段时间,只能换外婆来照顾宝宝。这样更换监护人会不会对宝宝有心理影响?要换人已是定局,我和丈夫该如何做才能减轻对宝宝的影响?
陈禾:面对现实,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省去将来的后悔。怎么做最好的自己?①和外婆好好讨论,统一育儿思想;②无论多忙,要规划好时间,每天坚持至少和宝宝玩半小时,晚上最好妈妈亲自照顾;③不要忽略宝宝的体能锻炼和认知,从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满地爬行开始。
12.@用户:宝宝现在一岁了,这个阶段吃饭问题很头疼,经常不吃饭,菜可以吃一点,另外还有母乳供养,现在又不接受奶粉,目前宝宝的吃饭问题很难解决呀,不知道陈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呢?
陈禾:我的确没有好办法,1岁宝宝是不懂道理、不听道理的,你只有让他觉得好吃、需要吃、吃着很快乐,那他就吃。但这是空话。每个小宝宝的成长情况不同,妈妈只能自己摸索,并且和其他妈妈多交流,互相参考。
13.@用户:早教的关键是什么?早教主要都教哪些东西?
陈禾:在现代家庭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早教的概念应该重新定义:①以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亲子早教为主;②专业早教中心提供具有特色和训练目标的“专业早教”,供有需要的家庭选择;③做为学前教育的幼儿园提供扩大家庭教育范畴和衔接小学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的能力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