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亲子教育专家高寿岩答宝宝入园做哪些准备(二)

新浪育儿
人们常把宝宝入园比喻成“第二次断奶”。第一天上幼儿园,宝宝看着妈妈转身离开,听着小伙伴们的哭声,闻不到妈妈的熟悉味道,坐在小椅子上,用小手擦去颗颗泪珠…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宝宝怕生、哭闹、焦虑…妈妈心神不宁、心不在焉…入园准备不足,常会引起孩子严重的入园焦虑,家长往往亦如此。亲子教育专家高寿岩就“宝宝入园做哪些准备”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再过一个月宝宝就要进入幼儿园了,我现在不是担心宝宝,是自己总在想宝宝能适应这一天的生活吗?要不要中午把她接回家来。自己总想宝宝在园呆的时间太长了,这样孩子可以适应吗?
高寿岩: #入园#可以考虑先让宝宝适应半天,吃完午饭后接回来,等宝宝适应后再在幼儿园午睡。
2.@用户:关注了解很久并已经报名的一家蒙特梭利幼儿园因政府拆迁问题搬到新址,离家正常开车要40分钟,如果坐校车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吧。家人都要求就近重新选择,我纠结中。如果坚持送较远的幼儿园,我和孩子需要做的心理准备和其他准备是什么。多谢高老师!
高寿岩: #入园#如果坚持送较远的幼儿园,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另外,路上的时间较长,如何让宝宝渡过这段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家长需要多方面权衡。
3.@用户:老师您好,我家小孩已经三岁了,女孩,上了一年的幼儿园,可是我这小孩,有点胆小,内向,急燥,动不动就哭,在幼儿园不吃饭,在家里呢,她奶奶每天喂她,有时候还不肯吃。而且在上园期间经常感冒,所以断断续续的,这该怎么办才好!
高寿岩: #入园#其实,家长已经意识到宝宝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一定要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不要再喂饭。对于胆小和内向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宝宝的社会交往经验来解决。
4.@用户:男孩刚满2岁,考虑1年后他满3岁时送他上幼儿园。为能够帮助他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请教在这一年中,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比如我现在能想到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规则意识方面...还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呢?
高寿岩: #入园#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宝宝的入园适应也非常重要。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材料可以使用,建议可以用竹兜早教套装的入园准备百宝箱,可以很好地帮助宝宝和家长做好入园准备。
5.@用户:老师您好,因为我宝宝是5月份生日,今年9月份想让他先去私立幼儿园提早适应下幼儿园生活,请问有这个必要吗?等明年九月到年龄了再转去公立幼儿园。
高寿岩: #入园#如果是提前适应下,通常没有这个必要。只要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不管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宝宝都可以很好地适应。除非是家里没有人带孩子,需要送幼儿园,可以做这种转园的安排。
6.@用户:怎样选择幼儿园?不知道什么样的幼儿园适合自己宝宝
高寿岩: #入园#选择幼儿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的硬件条件,比如玩具是否丰富、操场的条件是不是能够让宝宝充分活动;幼儿园的教师的经验水平,老师待人接物的态度是否和善;幼儿园是否有合理的营养膳食食谱;一般是就近入园的。还有,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等。
7.@用户:请问宝宝二岁半入园一个月,其他小朋友都坐着听讲,就他到处跑,完全不听老师话,这里捣蛋一下那里捣蛋一下,不能跟小朋友友好相处,老师跟我提了很多次,我该怎么办,很焦虑,怕他没有秩序感,幼儿园以后不收他。
高寿岩: #入园#不知道宝宝在家里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在家里需要给宝宝创设相对专注的环境,能够自己玩一会儿,看一会儿书,另外大人跟宝宝说话的时候要求他专注地听,建立一些简单的规则让他遵守。学会用语言跟别人和小朋友交往。不知道宝宝在家里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在家里需要给宝宝创设相对专注的环境,能够自己玩一会儿,看一会儿书,另外大人跟宝宝说话的时候要求他专注地听,建立一些简单的规则让他遵守。学会用语言跟别人和小朋友交往。
8.@用户:您好,我想请问,孩子下学期读幼儿园,我是想他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就不去,有些朋友说必须让他去,养成规则意识,但我就想刚开始,孩子本来就有分离焦虑症,再强迫他对心理不好,请问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高寿岩: #入园#你的朋友说得对,必须每天坚持去,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养成习惯后,他会适应了。断断续续地送幼儿园,会加重他的分离焦虑。
9.@用户:请问如果在一个幼儿园呆了一个月再转入另一个幼儿园,是不是会比就在一个幼儿园呆着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不适?
高寿岩: #入园#这个要看宝宝的个性,外向的适应能力强的宝宝一般可以接受,但内向的宝宝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家长需要综合评估下。
10.@用户:你好,我家男宝3岁,报名今年某公办园,但是幼儿园时新建的,虽然去教室看了,闻不到什么味道,但还是很担心,请问这种情况下我9月1日能送孩子去吗,非常着急现在,谢谢
高寿岩: #入园#可以看看幼儿园的相关检测报告,如果合格,可以送宝宝去。
11.@用户:我宝一直有喝奶睡午觉的习惯…我们已提前心理建设不能用了…入园前夜问她是否需要准备…她也说不用…我好不好借此机会丶并戒掉奶瓶?
高寿岩: #入园#很好机会可以戒掉奶瓶,不过,要让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
12.@用户:我家孩子在早教课上虽然经过了一定的秩序感培养和锻炼,但我仍比较担心他入园后不能按照幼儿园规矩去做,特别是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宁。需不需要在家里提前锻炼?
高寿岩: #入园#当然需要提前锻炼,锻炼得越好,宝宝适应的就会越好。可以看看竹兜早教套装中的入园准备百宝箱,里面针对秩序的培养和分享的培养都很到位。
13.@用户:我孩子不太愿意与人分享,有时找朋友拿她的东西,她会打人,如何制止这种行为?我曾多次告诉她“轮流玩,一起分享”之类的,可是没有效果。想在上幼儿园之前在给予她些提醒。
高寿岩: #入园#告诉宝宝,如果不想给别人玩,可以说”等我玩完了给你“,用这种方法去代替打人,有可能是宝宝的语言还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宝宝可能不理解轮流的概念,家长可以做一下示范。
14.@用户:2岁的孩子入园是不是太早了;春季入园好还是秋季入园好?
高寿岩: #入园#适应能力强的孩子2岁可以入园。其实,只要宝宝能够适应,春季和秋季差别不大。但是因为春季入园的孩子相对较少,老师同时照顾的哭闹的宝宝要少,这是个优势。
15.@用户:宝宝现在2岁了,打算明年送幼儿园。都说小孩入园会经常生病,怎么提前应对这个?谢谢~
高寿岩: #入园#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环境差距越小,孩子适应就会更容易,就不容易生病。建议你看看竹兜早教套装的入园准备百宝箱,里面有详细地各种帮助宝宝进行入园适应的材料。
16.@用户:宝宝入园已经一个月,已经病了两次,现在早上送过去的时候还是嚎啕大哭。现在嗓子哑哑的,已经三四天了,每天送过去都大哭,我怕嗓子会一直好不了。怎样减少宝宝的焦虑,这是否与孩子的个性有关,其它宝宝很少像她这么哭的。
高寿岩: #入园#跟宝宝的个性和入园准备情况有关。通常,自理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交往能力强的宝宝适应会更好,家长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多给宝宝喝水,给宝宝提一些简单的要求,在家里演练一个幼儿园门口的告别仪式,会有些帮助。
17.@用户:我家儿子现在1岁半,我母亲想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就送到幼儿园宝宝班,我看书上说男孩子情商的发育比女孩慢,太早送不好!是这样的吗?
高寿岩: #入园#正常来讲,2岁半的宝宝可以很好地适应幼儿园。至于早晚的问题,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答案。外向的适应能力强的宝宝,通常容易适应。现在,你有一年的时间来做入园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宝宝会适应地很好的。你可以参考下竹兜早教套装的入园准备百宝箱。
18.@用户:我家宝宝两岁半九月上托班,比较粘我,体质差,我怕她入园后总哭闹,会经常生病,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尽快适应,不哭闹呢对
高寿岩: #入园#其实,每个宝宝都会或多或少地哭闹。体质差的宝宝可以要求老师让宝宝多喝水。增加宝宝跟其他人的相处经验,可以经常带他到幼儿园附近,让他了解在幼儿园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
19.@用户:入园前如何让孩子跟上幼儿园的时间?早送晚接的宝宝担心在幼儿园吃不好怎么办?如何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家长怎么提前做准备?
高寿岩: #入园#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去调整宝宝的作息,培养宝宝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可以多跟老师沟通。
20.@用户:如果第一天送宝宝的时候宝宝哭家长该怎么和宝宝解释该怎样做呢?
高寿岩: #入园#第一天哭是很正常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微笑着告诉宝宝,妈妈爸爸要去上班了,等下了班就来接宝宝。然后,坚定地微笑着跟宝宝告别,不要恋恋不舍,这会加重宝宝的哭闹。其实,大部分孩子会在家长离开后就停止哭闹了。
21.@用户:宝宝9月份即将上托班,女孩,性格内向,胆小,慢半拍,我害怕她在幼儿园大小便不敢喊老师帮忙,怎么办?也很想知道家长都要做哪些准备,才能让宝宝顺利入园呢。谢谢
高寿岩: #入园#在家里有意识的让宝宝在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告诉家长,在有其他需要的时候都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内向的宝宝,多增加与其他人和其他环境交往的经验很重要。
22.@用户:孩子入园是爸爸妈妈送比较好还是保姆送比较好?哪个选择会让孩子的分离焦虑少一些?
高寿岩: #入园#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保持平和的态度,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实谁送都可以的。
23.@用户:小班入园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
高寿岩: #入园#这个问题比较大哈,要注意给宝宝培养良好的习惯,调整作息,尽量能让宝宝的作息跟幼儿园的保持一致,建立对幼儿园的期盼感,增加社会交往的经验,对于内向的宝宝,增加适应陌生环境的经验。
24.@用户:喜欢粘着老师,男宝宝九月就三岁了,现在预科班半天,喜欢老师重视他,怎么办
高寿岩: #入园#这个宝宝在家里可能也喜欢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和关注,有意给宝宝一些独自玩耍的机会,注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自己的兴趣。
25.@用户:听别人说,宝宝入园后大概一周左右会出现抵触情绪,不想去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应对?讲道理有用吗?还是用故事引导?
高寿岩: #入园#坚持,大家都保持轻松的心情,故事引导是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