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专家问答:心理咨询主任宗春山答让孩子不受暴力伤害(二)

新浪育儿

关注

近年关于“儿童暴力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新闻榜上总能看到一张张孩子无辜却惨遭蹂躏的脸。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微博]、北京恩洋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琳琳[微博]、中国关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国强[微博]与童声频道专家工作室[微博]就“让孩子不受暴力伤害”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1.@用户:您好,我在美国是幼儿教育专业。在美国幼儿教育自我保护的一方面就是幼儿自己拒绝陌生人或者熟悉的人不适当的肢体接触。这个划分为儿童对性侵犯的自我防范之一,因为孩子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属于不适当接触行为,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和同家长交流。您认为这样的教育在中国有必要么?

宗春山: 谢谢你的参与,这个教育很必要,我们也在进行,知识不够普及。因为我们的文化是孝顺文化,不鼓励孩子对大人说不,我叫“好孩子综合症”,因此需要社会共识。

2.@用户:孩子比较内向,比他大点孩子总欺负他。现在还没上幼儿园,家长可以保护。很担心上了幼儿园,内向的孩子受欺负怎么办?

宗春山: 内向多是家庭过度保护的结果。父母应调整教养方式,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不仅是暴力。

3.@用户: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中遭受同学的暴力欺负,应该教他们反抗还是忍让呢?或者有别的办法?

宗春山: 教他大声说出:你在欺负我!离我远一点!独生子女普遍宽容度不够好,应该培养,接受有差异的人或事。

4.@用户:保护儿童,不受暴力伤害,我们现有哪些措施,迫在眉捷需要做到的工作有哪些?

童声频道专业社工: 我认为,保护儿童,使其不受暴力伤害。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至少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规定对儿童暴力的强制报告制度,对于发现儿童受暴案件,哪些人和部门有报告义务,不报告会承担哪些后果,如何报告,向谁报告,接受报告的人或部门应该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反馈。

5.@用户:请问宋老师,女儿今年入园,很喜欢去幼儿园,而且比较合群,玩的很开心。但是在幼儿园内和幼儿院外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在幼儿园比较内敛,声音小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在家里比较活跃爱唱爱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谢谢

童声频道专家工作室: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参与,但是您的问题多少有些超出了此次微访谈的话题范围,欢迎您继续提问有关“保护孩子不受暴力侵害”的问题,谢谢,祝您快乐

6.@用户:“撤销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这个判定程序很复杂吧?什么样的人群家庭易发生“虐童事件”?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这个程序还是有些复杂的。首先要由法院对提出撤销父母监护人资格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审查,看他们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接下来法院还要审查是否有撤销父母监护人资格的必要,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孩子自身的最大利益来进行判断,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意思表示。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相对容易出现虐童事件。

7.@用户:孩子太弱小了,等我们发现,可能已经造成不好后果。平常做为家长,当孩子遭遇暴力,应告诉他们如何做,才能尽可能避免伤害?谢谢!

宗春山: 首先告诉孩子不是孩子的错;其次告他父母永远会保护你的;承诺这样的事不再发生。当然,一定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能力。我们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孩子、有礼貌的孩子最不易受到暴力。

8.@用户:是不是现在的幼女都需时刻注意性暴力?我看过很多报道有性侵幼女的,真是恐怖啊?

童声频道专业社工: 关爱女孩,可能监护人的责任会更大一些,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我记得以前去香港访问时,香港社工会拿一个穿着短裤和背心的玩偶,告诉孩子说穿短裤和背心的地方是别人不能摸和碰的,如果别人摸了、碰了,要回家告诉父母。这个方法值得父母借鉴。

9.@用户:最大的担心是孩子在与同学和他伙伴交往的时候打架。教他还手吧,怕养成以暴制暴的习惯,教他远离那些有打人倾向的孩子吧,又怕将来孩子唯唯诺诺不知道保护自己。该怎样处理呢?

宗春山: 把担心变成积极的行动,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玩具、食品、学习、快乐、痛苦)。指导孩子尊重同伴(父母要示范)。你的孩子就会变成最受欢迎的孩子。

10.@用户:是否应该加强孩子自身防护和抵抗的意识?老师和幼儿工作者要怎样教育孩子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同时给予家长这方面知识普及?是否应该呼吁相关政策出台提高社会和幼儿工作者的举报职责以及相关部门对个案的处理已经对受害儿童的相应心理辅导?

童声频道专家工作室: 您的建议非常好,保护儿童免受暴力侵害,是全社会都应该普遍关注、携手行动的。我们也将和大家一起共同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

宗春山: 提升孩子的自护意识只是对成人保护不力的补充和完善,不能把孩子的防护责任推给儿童自己。这是不道德的。蒙台梭利说“成人,你的名字叫被告”,因此提升儿童监护者的道德伦理意识,把自身的职业当做天职——替天履职,才有孩子们的春天。

11.@用户: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暴力伤害(包括幼儿园),造成孩子心灵或身体上后果的,国家是否应该设立专门的法律条款从重从严处罚?

童声频道专业社工: 作为一名儿童工作者,我们十分期待在国家层面有必要制定专门、系统的反对儿童暴力法律,对暴力的概念、投诉、处理以及救助工作等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充分体现儿童视角和性别视角,专门立法还应当对被虐待儿童的紧急救助、司法救助等作出具体可实施的规定和措施。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学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应首先要懂得尊重和保护孩子,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如果学校教师对孩子实施暴力伤害造成严重后果的,我个人认为,从重从严处罚很有必要。

12.@用户: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受到暴力伤害,家长可以怎么做?生理暴力容易察觉,语言暴力呢,家长可以从什么途径得到帮助?

宗春山: 1、首先保护起来;2、立即报案并取证;3、向主管单位或领导投诉。关于语言暴力,又称精神暴力对孩子伤害同样不可估量。只要发现(孩子会学舌,或有厌学等行为问题)家长不可投鼠忌器,决不可姑息。

13.@用户:如果孩子因家长看护失度,致使遭到外人暴力对待和伤害,会追究家长的责任吗?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看到因此追究家长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案例。在涉及儿童因受伤害而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中,如果存在家长对孩子看护失度的情况,有可能会因此减少伤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14.@用户:请问四位老师,孩子终究有单独出去的时候。家长的努力远远不能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政府有哪些专门保护孩子的措施?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国家立法要求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要求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等等。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童声频道专业社工: 据我了解,我国专门保护儿童的综合机构有两个: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对于儿童受暴案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处理程序和救助制度。对于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未成年人,缺乏紧急救助程序和临时安置机构。

15.@用户:在多次被同伴打的前提下,是不是应该鼓励孩子给予还击?

宗春山: 理解你的心情和无奈。但更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他比您更痛苦和愤怒。为何许多孩子受伤后不愿向父母诉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没有理解孩子,因此孩子会感觉不被理解重视,心理学叫次生伤害。父母先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再示范给孩子。鼓励自我保护,不鼓励以暴制暴。

16.@用户: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暴力对待,是否可以向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一般都会给到什么样的帮助?除了北京,在外地是否也有这样的机构?

宗春山: 我们可以提供心理援助和政策咨询,还可以传授自护知识,我们每年暑假都有自护训练营。可以参加。

17.@用户:就您所了解和接触到案件中,对儿童的伤害,最严重到什么程度?前来求助的都是家长吗?有孩子吗?

青少年法律专业人士-黄琳琳: 在我办理的案件中,有个男孩被父亲和继母绑在树上用皮带抽打,后来该男孩的父亲和继母均被判有期徒刑。有一个女孩在学校被打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后来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儿童遭受暴力的案件有父母来反映的,也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儿童是自己来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