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苏文骏答儿童教育问题(二)

新浪育儿
他是英国伊顿公学双奖学金获得者、牛津大学首席秀才生、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曾在世界500强公司从事管理工作。2006年,他和母亲来到上海创办包 玉刚实验学校,希望将自己经历过的国际一流教育介绍给中国的孩子和家庭。他主张全人教育,相信教育超越分数,教育为一生。他是前船王包玉刚的外孙苏文骏。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副理事长苏文骏[微博]就“儿童教育问题”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儿童教育问题
1.@用户:您好!我是做社区支持农业,倡导对人及环境都友善的友善耕作理念的组织,主要是连接乡村与城市,让更多的人能够发现其实农村也有很多值得保留的价值,期间我们组织家长带小孩子到田地里体验,但是现在的城市小孩一开始都害怕,嫌泥土肮脏,我想知道苏先生怎么看这个问题。
苏文骏: 很多城市孩子没有机会接触乡村,不了解泥土虽“脏”,但自然中也大有乐趣。一个缺乏自然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包玉刚学校的家长也认识到这个问题,而组织了一个Run-A-Way户外活动俱乐部,同时学校专门设立的屋顶种植园,也旨在给孩子更多机会亲近自然,帮助他们克服对自然的陌生感。
2.@用户:您好,对于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明确目标的孩子,应该怎样对待呢?
苏文骏: 不知道您提到的孩子年纪多大。对小朋友来说,需要的不是明确目标,而是尽量多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大”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和环境允许和支持的话,一般会主动去追求。理想和目标总是从兴趣出发的,也许您可以先去仔细发现孩子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理想”?
3.@用户:您好,苏先生。面对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孩子,该如何对待呢?对他说再多都仿若没有效果,但又不愿他如此荒度下去,我知道他总会长大,长大之后又如何呢?
苏文骏: 也许试试看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昆虫、太空、某种运动等,然后支持和鼓励他去花时间和精力追求。当孩子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可以取得成就的话,往往会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信,对学业也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好的成绩了。
4.@用户:我弟弟还不到3周岁,就去上私立幼儿园,不去就怕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童年要与父母分离,去上学,压力太大了。 您说,现在对小孩的教育用的着这么紧张吗?我们这里有很多少儿兴趣培训学校,招收0岁以上的学生,这就是说孩子出生就要培养,用的着这么紧张吗?
苏文骏: 早教确实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孩子成长,但教育的方式、内容和程度都需要谨慎把握,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和个性需要而非家长的焦虑程度来制定;而且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应该局限在兴趣班或培训学校上。放手让孩子在家中或自然环境中去探索,摸爬滚打,积极主动地与孩子沟通交流,都是很好的早期教育。
5.@用户:您好!我想请问幼儿园到底对宝宝有多大影响!
苏文骏: 幼儿园了一给孩子一个初步接触社会的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第一步,但家庭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
6.@用户:孩子在学校会比较害羞,由于比同班孩子要小一点,交际能力感觉也差一些,之前和老师沟通,老师会帮助她,但感觉进步不大。如何改善这个情况呢?谢谢~
苏文骏: 方法很多,这里是几个建议,看是否合适:1,耐心等孩子成长。2. 帮助她交朋友:课后接送的时候,您多和其他家长交流,然后请她喜欢的同学到家里来玩。3. 在家中给她更多的关爱。4. 不觉得太麻烦的话,给她养一只猫或其他可以交流互动的宠物。
7.@用户:请问苏先生,您是否认同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需要培养孩子拥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而目前这两个方面也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的,在包玉刚学校中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方面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家长,在面对现实的升学压力之下,对于孩子这两方面的培养的建议?
苏文骏: 教育是让孩子成长,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人生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种课内外活动中,比如我们的树屋项目由孩子们自主设计和选材,也同时“编织”进了包校的各门课程中。
8.@用户:现在很多小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都是爷爷奶奶带、而他们也不知道怎样去正确的教育孩子、导致孩子沾上不良习气,孩子不听话就使用暴力解决事情,不去和孩子沟通,使孩子犯更大的错误!这种事情你是怎样去看待的?
苏文骏: 代沟是一个世界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尤其明显。这个提问很大,让我分两次回答吧。首先,我们要看到绝大多数孩子从祖辈那里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持续可靠的呵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宝贵
9.@用户:包玉刚试验小学在北京有办学计划么
苏文骏: 目前没有,但我们的中学为寄宿制,实行英美寄宿学校教育模式,目前也有一些来自北京的学生。
10.@用户:从很小开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文骏: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当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自然会主动探索和追求。当学习的内容枯燥并难度过高的时候,孩子就会拖延作业甚至拒绝学习。当孩子小的时候,鼓励他去探索去发现,同时帮助他养成守时专注的习惯。激发他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跟规定他几时几刻做多少作业同样重要。
11.@用户:不满传统学校的教育,想给儿子转学,儿子却不同意,应该怎么办呢?
苏文骏: 转学是大事,环境会改变,熟悉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也会分开,孩子不愿转学可以理解。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如果你确实想给他转学,不妨带他参观一下新学校,多介绍新学校的情况,把新学校吸引你的那些地方展示给他看。最好是让他自己主动愿意转学,强迫的话,孩子转到新学校后适应可能会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