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罗玲答帮助你读懂你的孩子

新浪育儿
我们眼中的孩子究竟有哪些特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你是否真的理解?带孩子去小区玩,他一看到人多就爱躲,为什么会这么胆小?去电影院看电影,中途他觉得坐着看不清,非要站椅子上看,为何他会这么霸道?去超市购物,若不给他买喜爱的玩具就哭闹个不停……面对孩子的这些教养问题,妈妈们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困惑重重。心灵成长工作室创始人罗玲[微博]就“帮助你读懂你的孩子”的问题做了互动回答。

帮助你读懂你的孩子
1.@用户:4岁半孩子吃饭挑食,基本是主食,米饭,菜和鱼虾类基本不吃。 让他尝试,他也不敢也不愿意。 就这样顺其自然,等待他能接受那天,还是有什么好的方法改进他吃饭。
罗玲的空间:1,先接纳。吃饭时少控制,不要那样过于热情地推荐;2,暗中想办法推动。比如,大人自己开心吃、变换花样做、鼓励孩子参与饭菜的准备工作、约小朋友一起吃……您要相信,人的基因和身体结构决定,人是杂食动物。当然,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允许孩子每餐吃进去的不是完美的营养搭配。
2.@用户:罗老师好,2岁2个月男孩,干什么事只要感觉稍有难度,就再也不尝试了,做不好也再不做了,教什么都不爱学,整天拿辆小车这推推那推推,再不就边推边说,有时着急不理他了,他依然如故,还走到我面前劝说我:“妈妈不急。”怕妈妈着急听话不就行了,这么简单,但是他不,怀疑他有忧郁症前兆。很担心
罗玲的空间:您太多虑了!孩子这样表现不仅正常,而且说明是个很体贴的宝宝呢!孩子的表现反应家长的沟通方式需要调整。对孩子游戏、做事,少评价结果,多关注过程中的乐趣。家长多注意自己对孩子行为的反馈方式,如何付诸信任。
3.@用户:罗老师您好!孩子三岁半,之前上幼儿园总是长病,断断续续的,天气暖和后去幼儿园总是哭闹,问他就说有小朋友推他,朝他吐口水,什么的。感觉他不喜欢小朋友和他过多身体接触,但是在楼下玩却不会,问老师,老师只是说去幼儿园感觉他整体不开心,玩具也不玩,也不和老师互动。
罗玲的空间:您要想办法多了解具体情况。有时只是一些很小的小事,就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了解到因为某一次具体事件,可以跟孩子把那次事件详细聊聊,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多从正面引导。然后想一些小办法,帮孩子建立新的正面的印象。
4.@用户:男宝2岁1个月,胆小,无论在幼儿园游乐场小区健身还是公园儿童区,滑梯沙坑跷跷板等公共游乐设施只要有别的小朋友在他就不敢玩,即使正在玩发现旁边有别的小朋友也要上来玩立即要求抱抱,离开,怎么才能帮他克服?谢谢
罗玲的空间:1,您首先要接纳。这是这样性格孩子在这个年龄的正常做法。2,想一些办法帮他拓展他的舒适区,比如,在他熟悉的地方玩;鼓励他下来跟比他还小的宝宝一起玩;在人不那么多的地方玩;让他临时先做到三轮车或推车里,看别人,如何再用具体的事情引诱他下来玩。相信,随着孩子长大,他会做得更好的。
5.@用户:三岁半的孩子分不清真和假,现实和虚拟 ,年幼孩子会这样?例如别人开玩笑说要吃他手上水果,有时他会说没有得吃或者生气说要把水果丢掉。我们作为家长该怎样引导?
罗玲的空间:比如您可以直接插话说:叔叔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在逗你,他不太知道应该怎样跟孩子聊天,但是还非常想跟你玩,你可以给他示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跟别人开始玩……
罗玲的空间:1,孩子有可能真的分不清真假,对于他们来说,大人说的话都应该是真话。他需要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5岁,才能分辨出各种社交暗示。2,幼儿即便知道真假,他们对虚拟事件的情绪感受也是更为强烈的。3,所以,我们家长不要不友好地逗孩子,别人这样逗,我们直接去给说穿了,指出大人在开玩笑。
6.@用户:宝宝四周岁半了,总是很爱哭
罗玲的空间:不了解更多具体情况,只是泛泛回复:1,家长跟孩子要正面沟通,多肯定鼓励,少威胁训斥;2,家长自己乐观、积极,多一些游戏力,跟孩子有更多有趣的互动;3,对孩子的管教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做,凡事多鼓励孩子表达、思考、解决,而不是一下子就否定,多一些灵活性,给孩子留一些余地。
7.@用户:我家女宝5岁不到,她属于那种脾气太好的小朋友,总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但她还非常帮着欺负她的小朋友说话,说人家比我小呀,又或者是算了,原谅她吧,虽然善良是好事,但一味地忍让,我觉得总是不太好的,应该如何让她敢于反抗那些凶悍的孩子,维护自己的利益呢?
罗玲的空间:比如,朋友间应该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威胁、要挟、不尊重自己的,都不是真正的友谊。6,您可以找一些有关绘本给孩子讲,帮孩子提高交往技能。7,家长平时尊重孩子。8,多发展孩子的优势长项,鼓励孩子自主做事,多运动……提升自尊水平。
罗玲的空间:1,首先接纳孩子的性格。这不是缺点。2,您可以就具体事件,问问孩子当时的真实想法。常常,大人以为的欺负,在孩子看来,只是正常的游戏和交往实验,他们自己并没有被欺负的感觉。3,如果孩子感到被欺负了,当时委屈难过,您可以告诉她,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4,告诉孩子基本交往原则。
8.@用户:请问罗老师,如何给孩子选兴趣班,以及如何判断这类班的教学质量,我小孩不到4岁,谢谢
罗玲的空间:泛泛地说:教师专业、有爱心;教学理念先进科学;管理正规……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机构是否注重引导孩子发展对这种项目本身的喜爱和热情。老师是在鼓励孩子有学东西的内在动机,还是用外在动机来激励。
9.@用户:我家孩子三岁半,晚上还穿纸尿裤睡,曾与他沟通晚上起来尿,他说可以,但熟睡后又会尿湿,也不会告诉家人,为此我们比较苦恼,如果不穿纸尿裤,晚上大人要频频叫醒他尿,不然一晚换两三条裤。
罗玲的空间:这方面不必太在意。孩子做不到,就是他目前身体发育还不到一定程度,不是他不努力去做到。如果给孩子压力,最终只能适得其反,即便孩子努力做到了,他感受到的焦虑也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您让孩子睡前别喝太多水,尿了就换。相信他在长大,很快就可以做到的。
10.@用户:四岁女宝,别人受伤,不但不安慰,而且还不让妈妈安慰,如果妈妈去她就会生气!不知道怎样引导,谢谢老师
罗玲的空间:能安慰别人,需要孩子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能应对别人受伤给自己心理带来的痛苦,能把这种移情感受转向,变成对他人的抚慰。所以这对孩子要求很高。他如果做不到,只说明他此刻还没有发展到这。家长平时可以:1,多给孩子爱的油罐加油。2,偶尔适当引导他看到他人的感受。
11.@用户:小妞一岁半,之前玩积木时会一个搭在另一块上面,怎么现在玩积木都是摧毁式没有耐心搭积木,还把我的搭的(才三四块)一下子全推倒。怎么回事?
罗玲的空间:同一个玩具,孩子在不同年龄玩,他们玩的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有时,她是在探索空间,有时她是在表达情绪,有时是在玩社会角色模拟。所以您说的现象很正常。家长细心观察,顺应孩子当前的兴趣点,一起玩,偶尔参与,帮孩子拓展游戏、增加挑战。
12.@用户:女宝宝已经4周岁了,从小就喜欢吸取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一直到现在没事和睡觉之前总是会吃手,但是在幼儿园平常不吃手,睡午觉的时候偶尔会吃手,但是只要是在家里睡觉之前肯定要吃手,还有看电视的时候偶尔也是,想问一下到底宝宝这样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改正呢?谢谢专家~~
罗玲的空间:幼儿某个阶段吃手是正常现象。如果长期、严重,或许提示有焦虑、压力等。建议:1,帮孩子生活中减压,比如,有些管教、控制、要求,先放松一些;同时增加生活乐趣。2,多带孩子做动手的活动,比如手工、拼插积木、家务活等等。3,多带孩子玩水、玩土、接触大自然、做体育运动、自由交往,这些都会有益
13.@用户:八个月婴儿,去人多的地方,如果你不陪他,他会哭,很没有安全感 是胆小么
罗玲的空间:正常。
14.@用户:宝宝上了幼儿园后,一有不同意见就会说,哼,我不跟你玩了,又好笑又好气的样子!而且上幼儿园后,经常模仿她最好一个同伴的行为,好的坏的都是!这些我们需要干预吗?麻烦老师了,谢谢
罗玲的空间:1,幼儿说“不跟你玩了”,通常都表达他们此刻很不满不开心,这是幼儿有限的外交辞令中的一种。您可以跟孩子分析一下,这么说时是什么心情,教过孩子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2,这么大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比较、模仿,您注意多帮孩子丰富玩伴类型,跟不同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就可以。
15.@用户:女宝3岁胆子有点小,有时候被比她小的宝宝欺负了也只知道哭,很担心到了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家族平时对她太严厉了?
罗玲的空间:现在您除了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也可以每次就具体小事,随时教她,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感受。有时幼儿的确是缺乏表达技巧。但您教过,孩子如果做不到,也不必责怪,她需要自己积攒足够的心理能量和经验,才能做到。
罗玲的空间:1,首先,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对孩子的反应我们要先接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她;2,孩子目前的状态,跟她以后在幼儿园的状态未必一致,不必为此而提前担忧;3,家长的确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过于严厉、控制过多,确实可能导致孩子更加胆怯退缩。家长改变了,孩子很快就会改变。
16.@用户:罗铃老师宝宝上幼儿园一年了,可早上上幼儿园一直哭,问他为什么也不说,和老师沟通老师说没什么问题,我走后一会儿就不哭了,全班就他一个人哭了,请问老师该怎么办
罗玲的空间:很多孩子都有不适应幼儿园的阶段。您需要尽量多地了解具体情况,比如,跟老师多沟通;跟孩子通过情境模拟游戏,用他的玩偶玩上幼儿园游戏,借此了解他的真实感受,看看孩子具体因为哪些因素不喜欢幼儿园,是对家长依恋还是对午睡不适应,如何有针对地区解决。
17.@用户:罗老师您好,我家女宝5岁多,她挺活泼的,但是就是不听话,越是不让她干啥她越干啥,和她好说好商量不行,非得让人瞪眼睛才管用,我也不想老是批评教育,但是有时我真是不知要如何做了,真是有时读不懂她,我该怎么改改自己呢,怎么和孩子做朋友让她听话呢,恳请老师指点,谢谢!
罗玲的空间:1,您要多反思您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我们是跟孩子站在一个立场上,提建议呢,还是居高临下地下指令、控制呢?孩子的做法都是对我们说话方式和角度的反馈。2,跟孩子做朋友,需要家长自己变得有趣,而不是脑子里被“管教念头”所绑架。提高您的游戏力和感染力。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
18.@用户:孩子两岁,慢热型,喜欢观察,遇到不喜欢不认识的人一开始老是闭眼睛,喜欢的人上去抱抱,可是不说话,怎么办,什么都懂,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发育比较慢,11个月会爬,一直到一岁半也是不走路,爬的非常好,突然一天会走,现在会跑会跳,又不说话,怎么办呀,焦虑
罗玲的空间:从您描述的看,孩子很正常。我们家长的要求不要太高。对孩子,先接纳,在接纳的态度上,再想办法帮他一点点提高。具体说,遇到他不喜欢的人,我们可以多聊一点他喜欢的事情;讲话早晚不必太担心,多给孩子讲绘本,多跟他聊天,就可以。当孩子说时,不要催促、纠正,耐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