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儿童大量吃果糖会引起低血糖?

新浪微博

关注

儿童吃荔枝发生低血糖的真相揭秘

每年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都会有报道儿童在空腹时大量进食荔枝后发生全身出汗甚至昏迷,送往医院被诊断为低血糖。吃荔枝为什么会导致儿童发生低血糖?

1。 荔枝病跟果糖有关吗?

而孩子空腹吃了荔枝后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被定义为“荔枝病”,很多资料给出的解释是:“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其中果糖含量超过80%。如此高浓度的果糖,会刺激胰腺使其分泌大量胰岛素,将体内原有的葡萄糖分解转化。”这个解释站得住脚吗?

荔枝含果糖有多少?根据中国的食物成分表,每100 g可食部分荔枝果肉含糖16 g左右,稍高于红富士苹果(含糖12g/100),但没有香蕉高(22g/100)。100g带壳的荔枝,可食部分也就在73g左右,吃100g带壳的荔枝,相当于摄入12g糖,吃500g荔枝摄入60g糖。荔枝和其他水果如苹果和香蕉类似,其中的糖主要是果糖、蔗糖和葡萄糖,以果糖为主,果糖的含量也没高到哪儿去。吃一斤荔枝相当于喝500毫升糖分在12%左右的果汁。

2。 果糖果真会刺激胰岛大量分泌胰岛素吗?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应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为3.9~6.1mmol/L,如果血糖低于3.9mmol/L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迷。我们吃的米饭、面食、薯类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如果直接喝葡萄糖水,葡萄糖可以直接入血。蔗糖和乳糖属于双糖,1分子蔗糖可以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1分子乳糖可以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蔗糖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加糖的食品多是添加蔗糖。

果糖主要存在于蜂蜜和水果中,还可以通过蔗糖的水解获得。果糖的吸收方式和葡萄糖不同,吸收入血后在进入肝脏后在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葡萄糖、糖原等。摄入果糖也不会明显刺激胰岛素,这是因为能=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素的主要为葡萄糖,还有氨基酸和脂肪酸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当摄入含有淀粉、蔗糖等食物时,在肠道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大量入血以后,会引起血糖升高,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让血糖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而果糖对胰岛素的刺激不明显,所以果糖的升血糖指数不高。

经常有糖尿病人咨询,既然果糖对血糖影响小,是否可以多吃点果糖,其实也不推荐。因为大量进食果糖,会被用于合成三酰甘油(脂肪),特别是在餐后进食大量果糖,会导致血脂升高,长期摄入大量果糖对血脂不利。

3。 为什么儿童吃荔枝在空腹的时容易发生低血糖?

一般食物在餐后2~5小时的糖类就被吸收完了,从小肠进入血液的葡萄糖就没有了。如何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

这就需要肝脏里的肝糖原降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肝糖原储存也不会太多,成人也就70g,儿童就更少。如果餐后长时间(如8个小时)还没有进食食物,机体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如乳酸、丙酮酸、脂肪水解来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这个途径为糖异生。

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夜里不需要进食,早上起来也不会发生低血糖,有时候一天没顾上吃饭也没发生低血糖。但对于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调控血糖的能力变差,长时间没有进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儿童吃荔枝在空腹的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因为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肝糖原储备不足,大量进食荔枝以后,把荔枝当饭了,又不再进食吃食物的情况下,由于荔枝本身能量不高,很快被消耗掉,然后机体需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但是荔枝含有hypoglycin A和MCPG两种毒素,尤其在没有成熟的荔枝里含量更高,会破坏机体糖异生过程中的一些酶,导致脂肪酸代谢紊乱,影响到正常的糖异生和脂肪氧化,干扰了机体生成葡萄糖的能力,导致急性低血糖,甚至在穆扎法尔布尔(Muzaffarpur)地区发生爆发性脑病,导致一些儿童死亡。

真相:孩子空腹吃荔枝引发的低血糖不是因为荔枝本身含有果糖,而是由于荔枝里含有hypoglycin A和MCPG两种毒素干扰了机体糖异生和脂肪氧化,导致血糖降低。同样,吃大量吃其他含果糖丰富的食物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果糖也不会明显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来源微博:儿童营养师刘长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