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孩子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

现代教育报

关注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你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本期领读者、清华附中副校长、物理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孟卫东老师,将结合《学会提问》一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本身就是

学习与思维的过程

《学会提问》并不是仅仅教给学生几个孤零零的条款,之后说“你会提问了没有”,更不是像八股文那样,机械地照着某个思路,就学会提问了。书中巧妙设置了一些情景,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慢慢进入角色,在潜移默化中读者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生不仅能解决书中的问题,对其他同类的问题,以同样的视角,首先去发现问题,逐步会提出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

在学校教育里,我们各学科都会强调自己的知识很重要。其实学习和掌握这些重要知识,是要为我们立足社会所“用”。这个“用”不是在课堂中、在书本上能学到的知识,而是通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来提升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工具运用等综合能力。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学好数学、物理或化学的“指南”或“宝典”,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确实能够提升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让逻辑思维更加严谨。

问题没有对与错

比如: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手机对孩子的学习究竟是有害还是有利?”这要看学校如何引导。在 “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呈几何级数增长。我们不反对也没办法反对学生接触社会上的各种信息,不看微信,不上互联网,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信息蜂拥而至的时候,学生想独善其身,需要有颗清醒的头脑,能够独立思考,并以批判性思维去判断某些事件,过滤某些信息,具备去伪存真的本领。我们的学生要立足于社会,他(她)得有批判性思维,有“会提问”的本领。教会学生掌握这个本领,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反言之,当学生掌握了这个本领,可以说我们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合格的公民。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过滤信息,辨别真伪,为自己的逻辑思维寻找有力的佐证,批判性地对待所谓“别人”的观点,用“我认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比让其得到答案更重要。

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你是只愿听价值观取向和自己相似的观点,党同而伐异?还是能够控制感情冲动,做出理性的判断?

面对提问和质疑,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认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将难回答的问题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后再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的大门。

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