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婴幼儿期孩子的家长如何自我培养?

新浪育儿

关注

当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责怪自己的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给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教育和指导,没有给我们做出一个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努力奋斗的表率,甚至有些人还会控诉自己小时候挨打受骂的“悲惨”经历。似乎我们的平庸,我们的不成功,我们身上不具备被人喜欢、被人爱的素质都是父母的责任。我们很少责怪自己,但作为成年人,我们早就该进入自我教育阶段了。特别是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必须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抱怨父母的机会,因为我们从要孩子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孩子因为降生到自己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幸运,如何教育好这个孩子作为他降临到我们家的报答,如何使他拥有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等等。作为一个新妈妈,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的,不是如何喂养婴幼儿,而是如何培养一个思想优秀的人见人爱的孩子。孩子如何喂养都可以长大,但不是如何教育都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幸福快乐能力的人。

孩子的思想很多时候是家长的思想的复制。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必然也是错误的,当他长大成人以后,想要改变会非常难。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处世态度、工作态度、生活态度做一个自检。多问问自己,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我们夫妻之间的相处是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吗?我们之间说话有礼貌和客气吗?我们懂爱吗?我们懂得感谢对方的付出吗?我们工作努力吗?等等。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为了孩子,父母必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态度和做人、做事的态度。

我在开始怀孕的时候,就和老公讨论过,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生下孩子以后我们找谁来帮忙,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等等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后我们一致认为,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都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学会成为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爱慕的夫妻。

第二,学会成为一个懂爱、有爱 有耐心的妈妈/爸爸。

第三,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人生。

第四,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努力成为孩子心中最好的朋友。

第五,和孩子建立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关注的关系,而不是靠父母的权威来控制孩子,让孩子屈服。

第六,夫妻双方都给孩子树立尊老爱幼的榜样,给孩子创建一个相亲相爱的生活环境。

根据这些目标,我们从注意自己的言行开始做起。比如我们夫妻之间会为对方给自己的帮助而说谢谢;有矛盾的时候,彼此注意自己的态度,把解决问题放在首要讨论点,而不是开展批斗会,相互指责;彼此关注对方的心理和情绪,互相关照。比如在休产假期间,晚上我很少让老公起床帮助我照顾孩子。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悄悄起来,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因为他第二天还要去上班,而我可以白天睡觉休息。他只要下班回家,就会让我和婆婆休息,自己去做一些家务。

我的婆婆刚到我们家的时候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我经常听不懂她说的话。我怕这样会影响我们之间,甚至她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我就耐心地教她说普通话,而且我对婆婆的帮助也会说 “谢谢您”。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能听懂她说的话,她也开始能说普通话了。在休产假期间,我经常和她聊天交流,一方面可以相互了解,增加彼此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聊天,教她说普通话和一些礼貌用语。

开始她很不习惯,觉得很见外。但是我告诉她,其实每个人都没有义务为他人做事,都是因为爱,所以接受帮助的人就必须懂得感恩和感谢,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彼此平等和相互尊重。我认为亲人间不说感谢会导致亲人间不懂感谢他人的照顾和帮助。我和父母之间都会说感谢的话,我帮助父母的时候,父母也会表示对我的感谢。我不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感恩和感谢的人,所以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她、教育她。我对孩子的奶奶说,如果她希望自己的孙女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那就和我们一起做孩子的榜样。

我和老公的相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奶奶,也慢慢渗透、影响着孩子。孩子经常看到我们彼此得到对方帮助的时候会说“谢谢”,请求帮忙的时候会用“请”,等等。当她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她很快就接受了这样的说话方式,并在生活中举一反三。我们对孩子奶奶的尊重,也影响了她对奶奶的尊重。我们家所有好吃的,都是让孩子第一个给奶奶。奶奶因为心疼孩子,开始总是自己不要,留给孩子。我们就对孩子奶奶说:“您必须拿着,因为她必须知道谁是我们家最值得尊重的人,那就是每天辛苦带她的人。她必须懂得感谢的方式,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对自己最好的人。”

我和婆婆相处得也非常好,因为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婆婆过来帮我们的忙,没有婆婆帮我们带孩子,我们夫妻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培养孩子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这些也是让孩子以我们为傲的资本。孩子从小就看着我们如何对待她的奶奶,如何努力工作的态度长大的,并模仿我们。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表率。

本文摘自《育儿的逻辑》 作者:宋明妮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选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