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也能在家做?教你轻松hold住0—3岁孩子的早教

新浪育儿


关于早教,家长们内心充满各种疑惑。早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意味着什么?能否在家给孩子做早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早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近日,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文鹏和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主管张帆,在做客新浪育儿直播间时表示,只要爸爸妈妈掌握正确的方法,“早教也能在家做”。
嘉宾简介:

张文鹏
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儿童早期教育专家,专注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工作12年。

张帆
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主管,育儿专家,从事营养、早教培训工作15年。
新浪育儿:早教可以在家里做吗?
张文鹏: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早教可以在家做。
首先应挑选个宽敞、舒适的房间;其次,根据孩子年龄做好准备,如果年龄小就在地板上铺个垫子,如果年龄较大就准备个围栏;第三,如果孩子在垫子上玩耍,父母应该尽量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可以坐在、蹲在、趴在地板上;第四,可以手拿吸引物,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用吸引物引导他活动。
新浪育儿:在家做早教,应该注意什么?
张文鹏:早教不是“军事训练”,像“快点爬过来”“肚子提起来”“怎么这么笨”“怎么还不会爬”……这样命令或者抱怨的话不要说,因为会让孩子有挫败感、不安全感。要想建立安全感,爸爸妈妈除了多陪伴孩子,还要有肌肤的接触,同时多给他肯定和鼓励。
张帆:应把孩子的安全放第一位,要谨防他在走路时,被一些物品绊倒,或者由于地板光滑而滑倒;家里的沙发、茶几等家具,尽量不买边角尖锐的,或者在尖锐的部分做些保护措施,比如包裹起来。

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 张文鹏
新浪育儿:对不到6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帆:首先,做好亲子间的连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其次,注重对孩子感观的开发,对孩子的感官进行刺激,比如触觉,可以让孩子摸摸丝滑的布料,再摸摸粗糙的布料进行对比;第三,给孩子做抚触,可以从各种渠道多了解一些抚触类游戏,家长最好亲自给孩子做,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
张文鹏:多对孩子说话,给他听儿歌。等孩子会发一些简单声音时,父母可以模仿孩子,这会让他觉得有安全感。
新浪育儿:对6至12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文鹏: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他更自由地发展。多让孩子趴着、翻滚,渐渐地做一些匍匐、爬行、倒退等动作。
新浪育儿:对12至18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文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走,家里环境的安全性变得更重要。不要让孩子在没监护的情况下,进入的浴室或厨房。
孩子大动作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接下来要发展精细动作。家长应引导孩子练习拧东西、抠东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适合的玩具,也可以使用家里现成的物品,比如让孩子拧矿泉水瓶盖。
这时孩子会开始形成社会文化身份认同。所以在孩子一岁半之前,家长们应该多跟孩子讲母语,当然,也可以接触一些外语,比如听英文歌、说英语等。
等孩子一岁半,已经过了口欲期,就可以让他玩黏土、橡皮泥等物品。这时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在玩耍的同时,他会研究、学习物品是如何使用或操作的。

MoreCare茂楷婴童学苑学术及产品研发主管 张帆
新浪育儿:对18至24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文鹏:要控制孩子接触电视或者手机的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可以带他去户外,大自然中有着丰富的早教素材,比如看到个松果,可以捡起来让孩子把玩;一阵风吹过,可以提醒孩子去感受;还可以让孩子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有研究显示,孩子每天需要被拥抱的次数是12次。趁孩子在两岁半以内,应该多跟他有一些肌肤的接触。
新浪育儿:对24至30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文鹏: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自我意识觉醒,他可能会有抢玩具、不喜欢分享的情况。家长不要过于要求孩子学会分享,这是不适龄的。如果孩子因为抢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家长别当裁判,别轻易评判谁是对的,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协调矛盾,跟孩子沟通。
张帆: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们可能会看到,宝宝反复打开、合上水瓶瓶盖,做一些看起来没意义的事。其实,他在用这种方式,来建立逻辑性、秩序感和安全感。家长们应尽可能用顺应教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尽量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这是他们这段时期的心理需求,比如,可以在吃饭时,先说一句“我们开动吧”;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回固定的地方。
新浪育儿:对30至36个月的孩子,如何在家做早教?
张文鹏:应该着重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多引导他们练习说话。如果孩子喜欢用词组、单词回答问题,家长应努力引导他用完整的句子去表达。
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安全的家务劳动,比如擦桌子、扫地、洗菜等。
新浪育儿:在家做早教,是否需要固定的时间?
张文鹏:应该有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天早上8点带孩子去遛弯,虽然每天遛弯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但固定的时间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并且对生活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