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孩子每年长高多少算生长迟缓?哪些因素影响生长发育

北京日报

关注

有人说:春天是孩子蹿个儿的黄金季节。此话不无道理。相对于冬天而言,春天天气晴好,孩子的户外活动大量增加。而户外活动会增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身高。

在中国,临床上孩子生长发育问题中就诊比例最高的就是身高问题。一般情况下,家长是通过学校班级里的身高排名才关注到孩子的身高的,结果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孩子在班里最矮,是不是发育出了问题”“现在矮不用担心,还没到蹿个儿的时候”“家长不高,孩子也高不了”……这些说法我们时常听到,但身高问题不是简单的问答题,它与很多因素有关。

“在班里最矮”有没有参考意义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如果个头在班里最矮,就一定有问题吗?

严谨地说,这个问题不是医生说了算,而需要专业数据来判断。这里所说的专业数据是指生长曲线。目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正常儿童生长数据范围,这些数据连接成曲线,就是生长曲线表。生长曲线表一般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块指数(BMI)等要素。其中,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随着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人的生长趋势会发生变化,生长数据每十年左右也会更新一次。根据国家认可的生长曲线表,医生来判断孩子的身高在现阶段是否正常。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曲线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以下,就可以诊断为矮小症。

这里说的“第3百分位”是统计术语。百分位法的来源是这样的:随机挑选100个同年龄的孩子,让他们由低到高排队,排在第50位的孩子的身高就是这个年龄的正常身高,排在3位以前的就属于矮小,排在97位之后的就属于高大。比如,《各年龄组男女儿童、青少年正常身高标准表》中就有P3、P50、P97的标注,它们分别代表矮小、平均、超高。所以,关注孩子的身高不应只盯着同学的个头儿,而应放在生长曲线表中去衡量。

一般来说,矮小症患儿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当怀疑孩子个头矮小的时候,需要到专业医院找专科医生排查原因,详细评估后才能得知是否患有矮小症。

每年长高多少算生长迟缓

除了生长曲线外,生长速度是判断生长是否迟缓的另一指标。这就需要知道正常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每年应该长多少厘米。

人在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约25厘米,而且最初半年长得最快:0-3月,每月平均增长3.5厘米;4-6月,每月平均增长2厘米;7-9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10-12月,每月平均增长1厘米。人在出生后第二年,身长平均增长10-11厘米,此后每年增长5-7厘米。如果身高增长达不到上面的标准,就需要找专业医生咨询。

人大约从两岁开始,因受到双亲遗传的影响,生长速度会稳定在某一百分位线上。也就是说,按照遗传身高增长,个头高矮的区分由此开始。3岁时的身高,与最终成人期的身高相关系数高达0.8。民间也有类似“3岁看老”的说法。

如果人在3岁至青春期之前每年生长速度<4-5厘米,或青春期每年生长速度<6厘米,均可判断为生长迟缓,也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在生长曲线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类孩子的生长曲线处于向下偏离的状态。

哪些因素影响生长发育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四类。

一是疾病 总生病会影响生长发育,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分为两大种类型,分别为内分泌疾病和非内分泌疾病。

我们重点先介绍非内分泌疾病。比如,消化系统疾病。各种原因的慢性腹泻都会导致营养物质的大量丢失,如婴幼儿期牛奶蛋白过敏、炎性肠病、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肠坏死、肠梗阻,势必要做肠切除手术。而切掉的肠子越多,肠吸收功能就越受影响,最终影响生长发育。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如此,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治疗药物会影响消化功能,造成患儿食欲差,食量小,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此外,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肾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以引起生长发育落后。

内分泌疾病则包括“小于胎龄儿”(指出生时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也称之为宫内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疾病”“性早熟”等。

二是营养不良 目前狭义的营养不良定义是: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的身体组织、形态及功能方面出现明显异常的一种营养状态。营养不良是一个结局,原因有多种,任何较长时间造成摄入少、排出多、消耗多的疾病,都可能致使患儿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生长发育落后。

三是遗传 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可以占到70%。在青春期快速生长阶段,身高的突增时间及突增高度也受到遗传影响。

四是心情 在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即精神心理性身材矮小。它常发生在结构混乱的家庭中,如孩子与监护人关系不能良性发展、父母有精神或心理疾病等。受到家庭影响,这类孩子可能出现精神状态不正常,语言、智商发育落后,身高、体重落后,青春期发育延迟等。所以,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发育十分重要。

“生长激素”能否治疗个子矮

治疗矮小症,目前临床认可的惟一有效方法就是生长激素。也有一些家长出于希望孩子再蹿个儿的想法,询问能否将生长激素用到身高正常的孩子身上。我们要强调的是,生长激素的应用是非常专业和严肃的问题,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它必须由专业医生指导应用,不是任何人想长高都可以用药的。

天然的生长激素原本由人的脑垂体分泌,在儿童期的分泌量多于成人期,主要功能是促进生长。成人期生长激素的分泌虽然会减少,但也会持续分泌到老年期。除了促进长高外,生长激素还有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脂肪含量,以及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现在临床上应用的生长激素也叫“重组人生长激素”,是采用现代基因技术生产的特殊蛋白质。它的氨基酸含量、空间构象及序列与人体自然生成的生长激素相同,理论上可应用于以下身高问题。

一是生长激素缺乏症;二是无追赶的宫内发育迟缓,即前文提到的“小于胎龄儿”;三是特发性矮身材:不明原因的身材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2.25SD;四是家族性矮身材,这一类也可归属于特发性矮身材;五是Tur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Prade-Willi综合征;六是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经过治疗后,预测成人身高会明显受损的。

不过,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否完全适合上面这些患者,并且明确能改善身高,还需要更多证据和评估,切不可常规应用。

有一个更受关注的问题是“药物副作用”。如果确定可以应用生长激素,那就需要每天应用,甚至长达数年,这样一来会不会有副作用呢?目前国际医学界认为,由于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结构与人体自然生成的生长激素完全相同,又积累了几十年的全球应用数据,其总体结论是安全有效的。但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专业医生指导,其次是需要定期复查。

医师释疑

这三种说法不对

误区一:现在高,以后更高

孩子现在个头高不意味着以后成年身高也高,孩子的长高空间关键看骨龄。比如,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闭合也会提前,有可能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当然,不是所有早熟的孩子都矮。总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误区二:现在矮,因为“晚长”

受遗传因素影响,有的孩子“晚长”也是有可能的,这类孩子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虽然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但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激素都正常。但有一些孩子骨龄落后是因为营养不良,睡觉太晚,压力过大,运动少,从而导致生长激素无法充分分泌,他们的个子现在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长高。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除了记录身高增长情况外,还可以咨询医生,别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因等待孩子“晚长”蹿个儿而耽误治疗的病例并不少见。

误区三: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对于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父母的遗传因素占到70%,后天环境因素占到30%。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联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上下有8厘米的偏差。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较矮。我国约有30%的孩子长大后达不到遗传身高。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监测孩子的生长曲线来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后天环境的影响可让孩子的最终身高有上下10厘米的差距。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是长高的两个黄金期,所以务必抓住这两个黄金期。

健康“增高”五注意

建议一:最迟22时前入睡

许多研究表明,睡眠可以影响身高。一般晚上9点到凌晨1点为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而且分泌生长激素的前提是深睡眠。人入睡半小时或1小时后才能进入深睡眠,因此我们建议孩子8点半就上床睡觉。如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最迟晚上10点前要入睡。睡前不要吃太饱,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

建议二:合理饮食是关键

钙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人体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孩子生长发育期间,一定要保证每日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摄入。理想状态是做到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建议三:每天运动半小时

调查发现,白天进行运动,晚上睡眠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比没有运动过的人要多,成人如此,儿童更明显。运动要有多样性、持续性,户外运动更好,能晒到太阳,有助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身高发育。

建议四:定期测量身高

两岁以下孩子,最好每个月测量一次身高;两岁以上孩子每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最好在同一时间,脱掉鞋子。3岁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小于4-5cm/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6cm/年,家长就应带孩子就诊,查明原因。家长也可以通过2-18岁男孩女孩的生长曲线图来监测身高。

建议五:保持好心情

要经常鼓励孩子,定期带孩子出去散心,接触大自然,保持好心情。除此之外,维持健康的体重。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专业及营养专业知名专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