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父母们该如何降低养育的痛苦?

新浪育儿

关注

中国有句老话:“养儿方知父母恩!”。很多父母,人到中年,自己养育孩子后,才对这句老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生孩子之前,妈妈可能觉得生产是最痛苦的,但直到生下孩子以后,妈妈和爸爸才会一同深刻地认识到:养孩子,往往苦多于乐。

朋友圈如此发达活跃,各种晒娃层出不穷,看着娃们跟父母在一起的画面,实在美好,令人神往。但亲身带娃的父母都能了解,在美好的背后,积累着多少辛劳。美好只是痛苦的冰山一角。而且这种辛劳,只有此刻体验最为深刻,因为大多父母在年老以后都会进行选择性记忆:记住诸多美好,忘却无限辛苦。

既然选择了养育孩子的人生,父母就要想想,该如何更好地更有品质地跟孩子相处呢?毋庸置疑,养育中的一些痛苦无法避免,就像每个生命最初来到人间的那一阵痛。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这种痛苦呢?问题的解决很多时候都依赖于根源,所以先来回顾一些,你的养育的痛苦来自于哪里呢?抽调根源,修正根源才是大策。

生养孩子以后,每对父母都难免心生期待:可能没出生时就期待了孩子的性别,然后会期待孩子健康、聪慧、出众、成才。越是有评价、有评比、有排名、有比较的环境里,父母越会不自觉地心生期待,有些期待甚至会让父母压抑担忧到喘不过气起来,于是养育的痛苦随之而生。

导致养育痛苦窘境的根源,往往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不恰当期待,更为惊人的是,不恰当期待,常常会引发父母和孩子双方的痛苦,而痛苦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来看一看,那些不经意间,父母常常给予孩子的不恰当期待吧: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孩子就不能轻易地哭,小磕小碰应当勇敢一些,不能像个女孩子似的。如果说成年男性都可以放声哭泣的话,那么一个几岁的小男孩怎么就连哭的权利都没有了呢?难道只因身为男孩,就不能因为疼而哭?因为挫败而愤怒?身为大个子的男孩子,就应该成为同伴群体中的大哥大,不能总跟着比他矮的孩子屁股后面游戏?身为男孩子,就应该先天坚毅勇敢?就应该懂得让着女孩子?

如果你有儿子,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期待?你可曾想过,你的有些期待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孩子应有的能力范畴?你拥有了太多对孩子不恰当的期待,你意识到了吗?

身高和心智不匹配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父母,不可简单依据孩子的性别和外貌特征就毫无道理地形成不恰当期待。类似很多不恰当期待,也会发生在女孩子身上。

一旦父母把某些期待硬生生地扣在孩子头上,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时,挫败、愤怒、自卑、痛苦的绝不仅仅是父母,还有事件的主角——孩子。谁又能比孩子自身,更关心自己的成长呢?更关注自己生活的好坏呢?

很多男人应有的样子,是小男孩们在多年的发展和生活历练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获得的,他们不可能在年幼的时候就全部表现出来。人生不是一部浓缩后两三个小时就结束的电影,人生有相对的漫长性,男孩子需要成长为男人的过程。

父母学习好上名校,孩子就一定要学习更好,上更有名的学校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其实应该是在后辈们行为优秀以后,前辈祖辈地由衷赞扬吧。但时至今日呢?这一逻辑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期待,根深蒂固地不恰当期待。

多少父母盲目地认为,孩子比自己小时候学习条件好,所以更应该而且是比自己更学习好,更有出息。自己在那么低的起点处,都奋斗到了今日,孩子在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里,有什么理由不更好呢?

说到理由,当然有了。身高回归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并且接纳吧?如果说智力水平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回归,父母们能认可呢?尽管这并不绝对,但有存在的可能。

客观说,目前评价学习好,更多依赖于智力水平和前期刻意练习的经验,但智力并不等于智慧呀!记得某位学者教授曾说:智力让我们制造出了原子弹,而智慧是让我们懂得不使用原子弹。我们希望孩子有智力,我们更希望他们拥有智慧。学习好读名校,必然不是拥有智慧的唯一路径。可是,多少父母都只是在盯着这一条路径?即使放弃了,似乎也是基于孩子的资质,无奈放弃?

这让我想起半年前,孩子刚上初中时,我跟她开的一个玩笑,“妈妈对你要求也不高,你看你从幼儿园、附小、中学,这样一条线上下来,以后大学啥的你都能在方圆两公里解决就可以了,马路西边是北大,东边是清华,随便哪个上了都行哈!”说完我自己忍不住笑了,孩子默默地说,“妈妈,您不觉得说这话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吗?”现在想起来,是啊,我的那个“玩笑话”是多么地狭隘和刻薄!我很庆幸,我的孩子懂得反驳我的不恰当期待。

孩子热爱学习,喜欢上学,无比喜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这是我最喜欢看到孩子的样子!也许他对上学的喜欢程度,远远高出了成绩的程度,这有什么不对吗?难道非要喜欢上学,又要成绩很好?或者更可怕的是,孩子并不喜欢上学,但成绩却惊人的高?细思极恐。

孩子的学习,没有自己预期地那么好,无论出于父母自身遗传的考虑,还是前期投入的多少,这都是困扰万千父母的心事。以至于有专家提到:有些孩子最不幸的事,就是有一对十分优秀的父母。优秀的父母难以超越,这是赤裸裸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很多父母会认为,没有超越父母就是教育的失败,家门的不幸,其实非也。

我曾经阅读过一段文字,讲述名门之后,那些真正的名门并没有让孩子成为跟自己同样“优秀”的夙愿,而是说,如果孩子有幸成为有口皆碑的人物,那也是意外之喜,但绝不是父母养育孩子的初衷,但如果孩子偷杀抢掠,道德败坏,那一定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因此,孩子学校成绩表现的优秀与否,并不能完全作为评价父母教育是否为优的杠杆。孩子在任何方面,任何阶段,都可能存有自己的学习困难,需要自己努力,父母支持,老师引导,度过难关。

写作好的父母,孩子未必热爱写作,也许他们更喜欢数理化机械制作;同样理工类科目好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可能对这些一窍不通,没有丝毫兴趣,反而是喜欢各类艺术文学。

诚然,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但孩子在某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弱势,父母最好欣然接受,及时理性抛弃那些毫无根据想当然的不恰当期待,跟孩子一起制定他目前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小目标,陪着孩子一起越来越好,而不是一味地只是盯着最高最好的目标。

如果一味情感上不接纳,行为上不支持,只会误人误己,为孩子施压,也会为自己莫名施压,让养育痛苦不堪。或是走向另一个放弃的极端,一边喝着心灵安慰剂,一边消极养育。

不恰当期待随处可见,比如小孩子感冒发烧生病了,有些家人彼此埋怨;有些孩子肠胃不好,吃饭一般,父母也总是自责自己照顾得不足够好;有些孩子小学适应得不好,父母就后悔没有报幼小衔接学前班;中学不好,就反思是不是因为以前没有上过网课?何必如此呢?

孩子每天的生活并不轻松,他们见多识广,他们可能没有比父母学习更好,但可能比父母有更独特的见解。近日一份《上海00后画像报告》显示,孩子们排名第三的梦想是——成为“普通人”!这也许着实震惊了一些人,也包括很多父母,一直以来,很多父母不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不普通”的人吗?就为了成为数轴上零点右侧的不普通人,多少父母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不恰当期待,这些期待包含但绝不限于以下方面:成绩、个性、身高、样貌、能力、社交。。。。。。

这就如同,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一旦他的家人或是他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大家会困惑不已?一个心血管医生的家人或是自己患了心血管疾病,人们都会感叹几句!为什么人们很难接受呢?因为这完全不在他们的期待范围内。但是仔细想来:人们之前的期待又有什么依据呢?除了主观盲目还有考虑其他吗?

每天看到园子里一个个稚嫩可爱的孩子,我都衷心希望,他们的父母永远能看到他们宝贵的一面,珍视孩子应有的样子。不是孩子都只在幼儿园时是个“好孩子”,有了学业以后就不是“好孩子”了!希望父母们允许他们慢慢长大,成长为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而不是很小时候就焦虑不断,然后带着这些焦虑过一辈的人。因为焦虑也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习惯于高焦虑的人,无论在别人眼中如何成功,都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满足。

本文来自@赵博士养育咨询室温暖陪伴 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