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于丹:宅假期,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

新浪育儿

关注

       这段时期很特别,但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终于有一段时光能够认真地陪伴孩子。近日知名文化学者于丹做客新浪育儿直播间《给家长的一堂课》栏目,一起聊聊“宅假期,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新浪育儿:这个假期家长和孩子的问题都渐渐“浮出水面”,面对如此纷杂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

       于丹:应该从让家长的情绪先稳定开始,内心防疫,外在防疫,开始认识自己的孩子。先从情绪说起,先处理心情,再完成事情。这个春节我们的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负面的情绪来自于对很多事情的无知,无知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无知还无畏就可怕了。目光所及,此次我们出代价最多的地方都是因为无知之后还自以为是,不带口罩,聚餐,隐瞒行程乘坐交通工具等。这种侥幸的心理就是一种无畏,带来了严重的代价。所以怎样从无知到敬畏,从敬畏到静下心来分辨现在的信息,这就是我们处理情绪的过程。

       新浪育儿:面对孩子的问题有时心烦意乱,想吼孩子之前如何排解负面情绪?

       于丹:做四个步骤:1、面对,2、接受,3解决,4放下。中年人要用稳定的状态去面对家里的老和小。首先是面对不是接受,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觉得匪夷所思,面对的状态是非常感性的,可能会产生气愤、焦虑甚至恐惧等负面情绪。从面对到接受,从感性到理性,允许自己把情绪宣泄出来,面对情绪不对抗是处理情绪最好的一种方式。不能压制情绪,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化解情绪,如哭泣、吃甜食、听音乐等。哭泣时情绪尽量不要影响到孩子、家人。对自己真诚,承认自己本能的情绪。第二个阶段是接受,即使面对的事情让我们倍感压力,我们都终将接受。接受是处理的开始,应去分析它的前因后果。比如说中国人如何遴选信息读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是收集信息,审问之是思考事情即使符合情绪,但是否合理,慎思之是把事件还原在背景之下谨慎的思考,明辨之是去伪存真,笃行之就是去认真实现。第三个阶段是解决。解决问题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共情,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烦,就是过于缺乏人际沟通的共情。第四个阶段是放下,放下的是情绪,而不是事情。

       新浪育儿:怎样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于丹:重新认识孩子是在一个松弛的时段中发现孩子的真实。日常工作忙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家长往往采取两种外在方式:一个是奖励,一个是惩罚。外在的方式有其弊端:奖励的弊端一,会让孩子迎合家长,不把真实暴露出来,所以现在家长会觉得疫情大家长时间在一起反而孩子陌生了;弊端二会造成孩子功利,成绩提升要奖励,年级提升,奖励也要随之提升。这种急功近利的算计往往从家里开始的,所以单纯外在的奖励会形成迎合与功利。单纯的惩罚会造成孩子的反叛极端叛逆之后可能会报复。比如说孩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简直是太让我失望了等等语言的辱骂,孩子可能会“破罐破摔”,彻底放弃,让家长更“难看”,这是一种反叛报复。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孩子的退缩,性格非常的封闭,会导致人际沟通有障碍。所以单纯外在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在有长时间和孩子相处的条件下,应采取一种内在的机制。核心就是建立孩子健康的自尊跟行为的自律。比如说可以一起建立一个时间表。大家宅在家,人机交流远远大于人际交流。而真正健康的自尊和自律是从现实生活里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比如决不应该允许孩子现在比平时晚起一个小时以上,除日常工作学习外,也预留亲子时间,聊聊今天的功课,或者跟老师沟通有趣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做饭、做家务、健身等。此外建议七点半之前全家起床,十一点半之前全家入睡。

       新浪育儿: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

       于丹:全家人要一起建立时间表,有各自学习工作的时间,也有共同做事的时间,把时间切割成小段,按照时间表经常见面,太拖拉的习惯也许就会被改善了。还有些孩子拖拉,因为做这些事情有困难。一起去探讨,找到做这件事情的效率。比如包饺子的时候发现女儿不会擀皮儿,手把手的教过之后就越做约越好了。很多孩子的磨蹭是我们以为孩子应该会,但他真没受过这种训练,哪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生活的训练。

       新浪育儿:如果孩子屏蔽我们,关起房门不沟通的话怎么办?

       于丹:可以让孩子给爸爸妈妈讲课,虽然孩子平时可能会说这些东西没意思,但一定会挑最喜欢的东西来讲,比如说我的孩子喜欢生物,做饭的时候平时看到蔬菜、肉类会讲细胞、肌肉等等,这就是我们重新认识孩子的机会。我们会认识孩子的兴趣,孩子的知识点,我们也会佩服孩子,其实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可以听听孩子们喜欢的歌,互相推荐,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音乐,然后一起听。还可以听听孩子想要了解什么,比如孩子对家史有好多好多想了解,这需要在时间稳定的流光里慢慢的整理心事,也是一家人重要的仪式感。

       新浪育儿:和孩子聊天,需要注意什么?

       于丹:孩子分学龄前、小学和中学。跟学龄前的孩子聊守规矩。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现在在家就是对社会负责,出门要戴口罩,避免去游乐场商场电影院。小学的孩子要学共情和关爱,在面对无助、无奈的生命的时候,不应沉溺在自己的功课里,对别人冷漠。至于中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应带孩子识别信息,要拿出自己的判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