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专注力警察” 发展内在自控力

新浪育儿
一位语文老师收集了三年级某班一学期 513 张语文试卷,共计30780道题,其中错题3245道。错误分布如表5-1所示:

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将错题分为4个维度,即知识掌握、专注自控、理解能力、生活经验。
纳入专注自控维度的错题包括拼音拼错、错别字、形近字混淆、选读音的符号用错、句子缺少标点符号、混淆相近的句子、填写多字或少字、阅读理解题中找答案不准确、审题出错、漏题等(见图 5-3)。

注:统计中各维度有部分交叉,故存在重复统计情况。
这项研究生动地揭示了专注力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分心走神的孩子常处于一种神游状态,有时候,老师的一个命令,家长的一句呵斥,可能会把他们拉回现实世界,但没过多久,他们又故态复萌。
所以,我们要明白,他们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一声小小的响动,都能把他们的思绪带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有人以网络状态类比,用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学生课堂上不同的专注状态:
老师以4G的速度讲,
“学神”以Wifi的速度听,
“学霸”以3G的速度记。
有的学生以2G的速度看,
有的学生听着听着掉线了,
有的学生一直处于飞行模式,
少数学生压根没开数据连接,
甚至有的一开始上课就自动关机了。
用不着多说了,不同的“网络状态”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也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成绩。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分心走神的情况,必须尽快矫正,否则,提升成绩只是一纸空谈。
下面,我就来教大家如何减少孩子的分心走神情况:
第一,要求孩子做作业时“五到”。
所谓“五到”,是指要求孩子做作业时做到“口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
这种方式调动了孩子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有利于增强其记忆力、理解力和专注力。
其中,“心到”最为重要,因为一个人心里不可能同时想两件事。孩子最容易在意识处于空白状态时神游。如果孩子正在认真做作业,那么他头脑中只有作业,思维高速运转,就没有分心的机会,神游的概率就会小得多。
其实成人也是如此,一个单位里,工作越多,是非就越少;工作越少,是非就越多。
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做法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把孩子的学习活动安排得越满越好,这样他们就没有分心走神的时间和可能性了。
第二,设置“专注力警察”。
警察是用来维持公共秩序的,我们也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个“警察”来维持其学习秩序——为孩子买几个“大头贴”,比如黑猫警长——贴在书本、作业本或者课桌上。然后和孩子约定,在上课、写作业的时间只要一看到黑猫警长,马上就集中注意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分心走神现象就会慢慢减少。
我的工作室用类似的方法训练过这一类孩子。
言实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直不好。在我们这边进行训练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完成一个小作业——画一幅与自己上课有关的画。
他回忆说,自己以前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听老师讲课,而是东张西望,还时不时摸摸同学的橡皮。于是,他画了一个上课捣乱的孩子。然后,我的工作人员建议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在监督自己认真听讲的“警察”。
过了一周,言实的画稍有改变——在捣乱的孩子旁边,多了一个正在监督他上课的警察。
又过了一周,言实的画变成了警察和他在同一个课桌上学习。
在后来的日子里,言实画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安静了。老师们也跟我反映说,言实在这一个月里进步很大。
“注意力警察”的另一种变式是让孩子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并反复暗示:一旦发现自己有分心走神的现象,就猛拉橡皮筋。橡皮筋反弹到手臂上会让人有疼痛感,但这个疼痛感会提醒他集中注意力!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愿意这么做吗?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会的!其实容易分心走神的孩子也很厌恶自己的表现,他们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而已。
第三,用环境的力量实施心理暗示。
要想改善孩子的分心走神状况,还需要借助环境的力量。人是环境动物,环境最能无声无息地熏陶人。
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学校里有一位心理学老师,这位心理学老师的两个孩子都特别优秀。于是人们纷纷向他请教如何辅导孩子。
这位心理学老师的回答是:他们夫妻俩从来不辅导孩子的作业!但他们每天吃完晚饭,一家四口会围在一张八仙桌上各自看各自的书。在我看来,全家人一起读书,就是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这种无形的力量能让孩子静下心来。久而久之,孩子的分心走神现象就会得到改善。
所以,我建议那些孩子存在分心走神现象的家长,在要求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能捧起一本书。因为当你在孩子身旁刷手机的时候,正常的孩子都会心猿意马,更何况那些本来就有分心走神问题的孩子!请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
第四,找字联诗句。
根据下图,指导孩子按照完整的诗句在表中逐个找字,并一一圈起。
此项工作需要孩子记住完整的诗句,同时聚精会神地在表中查找,对克服分心走神现象有很大帮助。以下是两个样例,家长可仿照样例自己动手制作训练题目。
难度:中等
找到以下诗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咏鹅》骆宾王

难度:中等
找到以下诗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

第五,训练聚精会神能力的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玩扑克牌
取3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孩子盯住这张牌,然后把3张牌倒扣在桌子上。家长可以随意更换3张牌的位置,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然后让他报出哪张牌是梅花2。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转换角色,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与竞争性。在这个游戏中,孩子必须高度专注才有可能成为胜利者,瞎猜只有三分之一的获胜概率。
第二个游戏是听故事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专注力训练。我所说的“听故事”不是单纯地听,而是带着任务去听。这个任务背后隐含着对专注力的训练。
具体的方法是: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告诉他说到“一”就要举左手,说到“小”就要举起右手。
我们可以选择课文、故事,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专注力训练的文字材料。这个游戏特别适用于5~12周岁的孩子。
分心猛如虎,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而且刻不容缓。对于矫治孩子的分心而言,前提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诱导。
选择一种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训练活动是契机,从训练入手,他们在有了收获之后,便会增加信心。发展内心世界的自控力是终极目标,也就是说,要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塑造一名合格的“警察”。

来源:选自《孩子受益一生的专注力训练》,由六人行图书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