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选择夏令营 让儿童重返自然

北京日报

关注

150多年的夏令营历史表明,这是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重返自然的活动,其本质是教育,但不是学生的“第三学期”。趁着暑假,让孩子走出水泥森林,亲近大自然,让他们尝试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书本上的体验,用挑战自我代替积木等智力游戏以及电子游戏。

1、夏令营里有欧美几代人的回忆

被誉为迪士尼传奇CEO的迈克尔·艾斯纳在任长达21年之久,几度沉浮,力挽狂澜,把迪士尼从一个市值只有20亿美元的公司发展成为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娱乐帝国。是什么让他在经历惊涛骇浪时仍然处变不惊?他在自述书《夏令营中的人生智慧》中给出答案:自己的成功并非源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读书经历,而是儿时参加的夏令营。作为营员和营地工作者,艾斯纳在夏令营中度过了9个夏天,“童年经历铸就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打造了摆渡人生的桨橹。而夏令营本身就是一种利器,它的丰富内涵让我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悟出更深的道理。”

“小儿科”的夏令营能有这么大“威力”?似乎令人难以置信。

“夏令营不仅代表夏日、小湖、帐篷、欢笑,它更是关乎困难、危机、成长、思索以及更加深远的东西。”艾斯纳说,在营地里,你会经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都很难,但是每个新的第一次都会比上个第一次应付得从容一些:第一次住在小木屋里,第一次在湖里畅泳,第一次在无人岛上野营……在他的自述中,还描述了一段关于独木舟的经历:“疲倦而又兴奋到极点,却没有丝毫的恐惧,我们挥动斧头在密密的丛林中开路,时而泛舟前行,时而把小舟扛在肩上,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在小舟颠覆时保护自己。”夏令营所有的经历都成为艾斯纳在后来生命中应对困难和迎接挑战的动力。

和迈克尔·艾斯纳一样,在欧美等国,几乎所有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夏令营,甚至是很多家族的传统,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到营地住上几天到几周,直至长大成人。

那么,夏令营究竟源起何时呢?

1861年夏天,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位教师肯恩发现,走入户外的孩子不仅有机会亲近自然,而且还能锻炼身体,提高意志力。于是,他和妻子组织了一次户外探险活动,命名为“肯恩野营”,共有60个学生参加。在为期两周的时间里,师生一起在林间宿营,钓鱼、登山,共同穿过人烟稀少的密林,于山石涧水中游泳划船,当然,在此期间孩子们难免会磕碰受伤,又或被蚊虫叮咬以及遭遇风雨雷电等。原以为这次与荒野的“亲密接触”,会让孩子们谈及色变、退避三尺,没想到丝毫未影响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肯恩是史料记载中带领儿童离开城市走进丛林的第一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许他当年组织的儿童野营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夏令营。因为,当时的美国和欧洲一样,还未实行暑假制度,因此这次野营实际上“占用”的是孩子们的上课时间。而且,野营的队伍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但不得不承认,这次野营肯定在孩子们的内心留下了永远美好的回忆,甚至在未来成就了有些人的事业。32年后,曾经的“肯恩野营”营员之一克拉克就依照老师肯恩的想法,创办了著名的“凯威汀夏令营”,至今仍在运营着。

1876年,瑞士的一名牧师在欧洲开创了第一个夏令营,将其命名为“假日营地”。四年后,法国第一个夏令营创办。不过,由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教会负责组织青少年的娱乐活动,因此当时的夏令营难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1900年,全法国大约8200人次参加过夏令营。在夏令营开办的最初几十年,没有任何的规章制度,直到1920年法国政府开始草拟文件,并于1935年颁布了夏令营章程。1938年,法国诞生了有关夏令营的第一部法律,涉及到夏令营的创办、教学计划、活动组织、师资、卫生、评估检查等各个方面。

2、荒野“求生”不做“温室之花”

十九世纪中叶,在被誉为美国“公立教育之父”的贺拉斯曼的推动下,美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学校放暑假就是其中一项,得到了医学及心理学界的支持。经过多年努力,放暑假在十九世纪末列入美国的教育制度,并逐渐影响全球。暑假的出现,也为夏令营在美国蓬勃发展提供了时间保障。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与此同时,很多社会学者担心,安逸的生活、过度的呵护会威胁到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使其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作为精英阶层的后代,他们需要通过野营来强健体魄。由单一的野营发展成喜闻乐见的夏令营,离不开美国人巴尔奇的开拓。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夏令营(summer camp)的概念。

1880年,20岁的巴尔奇和伙伴带着两个弟弟去远足,这些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怕吃苦的弱点很快在野外暴露出来,启发了巴尔奇“开始考虑组织儿童夏令营计划,并像学校那样公开招生。”一年后,他买下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天然岛屿,三英亩的小岛上有树、有岩石、有沙滩,正是他心目中儿童夏令营的理想场所。巴尔奇的回忆录中写道,就在“苦苦等待一大批孩子的出现时”,他和弟弟在岛上做准备,绞尽脑汁地为夏令营想出各种点子,如统一制服、水上活动、篝火晚会等,很多活动至今仍在沿用。

在巴尔奇的理念中,夏令营就是一个使儿童变得更坚强的教育机构,输赢并不重要,要让他们懂得逆境中该如何应对,失败时怎样控制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他认为,如果夏令营中没有“艰辛”,所有的快乐也会消失。在营地里,所有的营员都是平等的,没有仆人代劳,全部工作都须由营员和营地工作者共同完成,孩子必须在忍受恶劣环境的同时学会自立和与他人合作。除了按照兴趣选择的射箭、棒球、游泳等训练外,营员们还会被分成几组,轮流承担不同的工作,如做饭、洗碗、值勤、清扫垃圾、点篝火、搭帐篷等,甚至还要学习制作独木舟或小船。这与现代夏令营为营员提供充分的服务迥然不同。巴尔奇举办的夏令营在这个小岛上持续开展了9年,成为美国早期持续运营时间最长的夏令营。

20世纪初,夏令营进入快速扩张期,巴尔奇的“营地理念”受到冲击,约束、竞技和奖励机制一度盛行。如吉普森倡导夏令营的意义“在于促进儿童有条理、有计划的生活……”他提出,从早上7点的起床号到晚上9点的熄灯号,期间所有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规划,为此他甚至还设计出一套分数和荣誉来激励营员,并提出通过游泳比赛、增加体重等“指标”来衡量夏令营的成功。

这一理念持续了20年后再度发生变化,人们认识到夏令营本来就是孩子的,要让他们学会自主规划生活,于是逐渐减少其中的严格管制,认同相对松散的营地管理模式及轻松的活动安排。“在这里,所有形式主义都将消失,营长、辅导员和营员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那些使得还在成长中的儿童过度操劳、筋疲力尽的竞赛将全部取消。”当时的一份夏令营招生广告如是说。除了起床、睡觉、用餐、休息时间外,营员可以自主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

不管夏令营理念如何变化,对于儿童而言,夏令营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经受了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洗礼,每个人都变成勇往直前的冒险者,他们乐在其中,并且信心倍增。

3、“吃苦”夏令营在我国曾流行一时

夏令营在我国出现得较晚。

1949年夏天,上海刚解放不久,时任中国福利会主席的宋庆龄在西郊为儿童福利站的识字班“小老师”们举办了夏令营,为期35天,这180多个“小老师”有的是儿童活动站的积极分子,有的是地下少先队队员,还有一些小战士。夏令营的活动也很有意思,除了看书读报外,还有文娱表演,游泳、晒太阳以及远足旅行等。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第一批少先队员到苏联参加了黑海夏令营, 这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学生夏令营。当时的夏令营是由国家出资的公益性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一般只有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参加,具有奖励性质。

在北京,暑委会作为专门机构为少年儿童组织各种夏令营活动。1950年到1952年的夏季,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全国各地青少年愉快过暑假的文章。在京郊大觉寺、潭柘寺等地的夏令营中,主办方为儿童组织了爬山、远足、标本采集等活动。北京城内,各校普遍组织了游泳队,经常组织学生赴颐和园游泳。此外,劳动人民文化宫也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少年儿童露营活动,儿童可以在那里学习搭营门,做集体游戏,晚上则在篝火晚会上听英雄模范的故事。除此之外,应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的邀请,我国还曾多次从全国各地选派成绩优秀、多才多艺的少先队员去国外参加国际儿童夏令营。此后,夏令营在我国全面开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夏令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992年8月,由日本方提出建议,在我国内蒙古草原上举办了一场“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77名日本儿童和30名中国儿童不分国别混合编班,小营员们每天要根据年龄不同负重,徒步到十几公里外的另一个营地,途中必须面对各种考验,到达后还要自己搭帐篷,生火煮饭等。大老远的跑到中国来受罪,这个“吃苦”夏令营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很大关注。日方的观点是,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部分日本儿童开始变得娇气,唯我独尊,无责任心,而通过探险夏令营,让他们经受风雨、磨炼意志,学会合作,在艰苦的地方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管理自己,对今后的人格培养很有益处。同样,此次夏令营也暴露出中国独生子女在“生存”方面的诸多问题,作家孙云晓经过调查走访还写了一本书,名为《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全国上百家媒体及教育机构参与的大讨论。此事过后,国内夏令营的组织者不再只是学校,而是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商家参与进来。各地类似的“吃苦”夏令营流行一时,如山东滨州组织120个少年走向黄河口,山西“少年远征队”向太行山进发等,让孩子们在“吃苦”的过程中体会战胜困难的喜悦。

时至今日,夏令营在我国已蓬勃发展多年,并催生了各类营地教育机构和火热的竞争市场。但总体来说,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夏令营的开展以及教学方式与国外截然不同,相对简便安全、效果易现的运营模式更容易被国人接受。国内夏令营主要以拓展体能、让孩子组成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是属于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的夏令营活动。例如军事类夏令营,以体验军队生活,参加体能训练等为主,把军营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培养孩子的纪律、行为习惯、爱国主义精神。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夏令营,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帮助孩子得到锻炼,在玩儿中成长,提升综合素质。

4、各具特色的异国夏令营

夏令营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各国的夏令营也各具特色。世界营地协会(ICF)的数据显示,世界上营地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有5.5万个营地;英国和澳大利亚是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最紧密的国家,营地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日本有3500多个营地,每年超过30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营地教育活动。

以安全、自然风光优美而著称的瑞士,拥有悠久的举办夏令营的传统,其中有些还是“百年老店”,或是由著名的私立学校来打造,专业度高,活动丰富,深受欧美贵族圈的欢迎,价格自然不菲。瑞士夏令营以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和能力为目的,那里的课程安排通常与大自然、体育活动密不可分,比如孩子可选择骑马、远足、空手道、射箭、攀岩,参加游泳比赛、救生课、水上篮球和水球比赛等,还可以跟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学习互动,到阿尔卑斯山营地学习野外生活的技能等。

英国不少夏令营是私立学校开设的,同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学费昂贵,但确实在教育方面有一套传统且科学的体系。英国夏令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艺术类”的,除了会带孩子到各种博物馆了解艺术外,还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自然中学习艺术技能,如安排一位艺术家带领孩子亲近自然,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等。此外,不少英国夏令营中还有一项传统运动,就是会提供全方位的马术课程,夏令营结束时,孩子一般能掌握一定的马术技能。

法国暑期夏令营市场相对成熟,通常是1周至3周时间不等,设在自然风景优美的湖边、海边或者山里,因地制宜安排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在湖边学习皮划艇,在海边做科学实验,在山里组织徒步探险。夏令营主题各有不同,有的以运动为主,有的侧重文艺学习……据法媒报道,20世纪60至90年代,法国夏令营主要是大众社团模式,孩子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夏令营一起生活、玩乐,但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消失了。与此对应的则是私营夏令营的蓬勃发展,这种夏令营品种丰富、类型多元,有很多档次。除了普通的运动、自然、科学、艺术等,还有各式具有贵族化特点的新活动,如马术、乐团、潜水、天文等。法国夏令营费用一般每周为400至600欧元,私营式最贵可达2000欧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法媒认为,专业化夏令营的出现,客观上把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们提早分开,影响了社会多元化进程。(郭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