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男孩明确的引领?父母如何互相补强?

新浪育儿
无论父母是在已婚状态还是离异,无论父母是一起抚养还是单独抚养孩子,都需要给自己的儿子指引方向以及提供明确的指令。理想情况下,父母可以互相补充,并通过一致的行为和方向来表达温暖、亲密和明确。父母之间的性别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对孩子投入的不平衡,一个做得太多了,另一个做得太少了,通常妈妈做得太多,爸爸做得太少。这和我们的传统性别形象有关。恰到好处的性别概念可以促进男孩的发展, 使其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对于男孩来讲,父母的角色或分工最好不要过于刻板和僵化。
就如每一段关系一样,引领也同样带有性别色彩,参与者的性别涉及机遇、问题和挑战的提出。这在含糊不清的情况下或是危机中尤为重要。一方面,男孩寻找并将父亲作为男性、母亲作为女性来体验,这是立竿见影的;另一方面,父母也会将他们的性别带入和儿子的关系中去。引领的四种性别组合是很有意思也是很重要的:女人和男孩、男孩和女人、男人和男孩、男孩和男人。
女人和男孩
从某些方面来说,母亲和男孩的关系会更容易些。在童年早期,男孩对母亲就滋生了共情和爱慕,男孩将母亲视为一个爱的客体,并且想要娶她。这种内心的悸动也可以在母亲的引领关系中被激活。男孩想要取悦母亲,他想要被喜欢或是为了她而完成任务,他可能会表现得很迷人。母亲尽管处在一个成年人的位置上,但是会远远地欣赏这个儿子, 有时候会滋生出一种对骑士般的崇拜。这种关系品质会让引领显得更容易和自然。
但是与此同时,女性的引领还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男孩的引领。传统观念要求女性可爱、内敛且善良;她们应该去维护和谐,要有母性, 要会照顾别人,还要有点小天真和小无助,还要保持好身材。尽管作为个体,她们是截然不同的,或者她们决定不去展现自己女性化的部分, 但这种期待还是会落到女性的肩膀上。这种刻板印象总是有影响的。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成为一个明确的、极具引领气质的母亲会影响到她们内在的女性形象。
此外,至少在传统意义上,在母亲的原生家庭中,引领角色通常是由男性(父亲)来担当的。父亲代表着外部社会以及某种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他在家庭里拥有权力。这种认知是普遍存在的,从而使女性承担引领角色会更难一些。
最后,引领的社交形象也是有性别色彩的。我们倾向于将领导者想成一个男性,一个身材高大、声音铿锵有力、举止洒脱、气宇轩昂的男性。当一个女性明确或是直截了当的时候,她就会被认为“不够女性化”。领导者的社会形象与女性气质相冲突。
在这种想法和经验背景下,母亲很难做出明确的引领。许多人很难在引领中不带出自己女性化的部分。引领不符合“女人”的身份,因此这种想法常常会(无意识地)阻止她们自己成为领导者。
还有一个影响母亲和男孩的关系的点:男孩是男性。有些母亲现在还是会试图阻止女儿展示她们的稳定性和领导力。令人惊讶的是,对男孩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即使他们还小。很有趣的是,这背后隐含着性别动力:对男孩男性的部分,母亲会拔苗助长;但母亲作为女性,不能或是不允许去反抗男性。
这种性别影响会让她们觉得不舒服,但是也还能克服。女性的传统观念被幸运地瓦解,越来越多的母亲成功地克服了那些残余的阻碍。还有一些无意识的残留物会使母亲们在关键时候退回到原来旧的模式中去,继续要求父亲承担引领角色,自己变得不确定、和善,但是这对男孩并不好,所以母亲应该下意识地去强化自己的优势。
当然,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女性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对自己的儿子也亦如此。一个明确的母亲不会受传统女性化标准的限制。恰恰相反,通过对男孩的引领,母亲的女性特征都得到了改善。有时候对女性来说困难在于缺乏相匹配的积极的榜样,她们只能在自己的家庭里去寻求引领风格。当然要是她们费点精力,再动用一些想象力的话,就可以从女性传记中找到一些好的女性榜样,下意识地将她们作为女性来感知并告诉自己和他人,女性当然是适合当领导的!
男孩和女人
原则上,男孩可以很好地应对女性的引领,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 即他们要学会和理解男女平等。他们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到这种体验的。父亲和母亲当然是会有所不同的,在与他们的关系里必须要清楚的是, 尽管他们存在着差异,但是从根本上是平等的。经典的“等爸爸回来再说”已经过时了,尽管男孩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中还是时不时地能感受到父亲比母亲更具有领导力。这种“男的更有领导力”的想法对于男孩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因为这与平等是背道而驰的。原则上,父母有着同样的领导力和责任。此外,在引领上,父亲和母亲不能互相对抗,而是要彼此合作——父亲支持母亲对孩子的引领,母亲也要支持父亲。
妈妈不允许看电视,但罗宾又试着和爸爸说了一遍。爸爸说:“听着,如果妈妈说了不,那就是不。”
同样重要的是,男孩的男性气质也是独立形成的。他不能为了显得更有“男子气”而贬低女性。女性应该与男性处于平等地位,但不幸的是,这种平等尚未在社会中真正实现。男孩们察觉到这一点,并将其作为一种参考。他们自己可能也会形成这样的印象,男性比女性要略高一等。在成人的身份中,母亲和其他成年女性的地位高于男孩——成年人要略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然而,与此同时,女性在性别地位方面略低一等。在引领冲突中,男孩子的机会就来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比一的, 究竟谁说了算是值得为之一搏的。
事实上,母亲必须有意识并果断地发挥领导作用,即要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然而情况是,母亲作为引领者不是那么自信,她们在引领中感到不确定,因此很容易就交出她们的领导权,并陷入无助。采取进攻的立场对她们来说着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这是不利于男孩发展的,因为他们需要母亲稳定的态度,来避免形成大男子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亲是男孩心中女性形象的原型。因此,他如何接纳母亲成年人的位置,会辐射到他日后的整个人生中去。在我们的社会里,接受女性的引领对男孩来说非常重要。当与女性教育者、警察或女性领导打交道时,为了彰显其能力,有时候他们会用错误的性别概念挑起暴力冲突,或者会以失败告终。因此,母亲和其他女性必须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对男孩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男孩越大,对母亲的需要就会越少。如果母亲并不是一直都随叫随到的话,反倒可以为自己增值:“等一下,现在我没有时间。”“你先开始,我马上就到。”对男孩来说,这些话语是很好的。
男人和男孩
父子关系的两个主要动机:一方面是竞争,另一方面是身份认同。从父亲的视角来看,这些动机影响着他的领导力。过去,子承父业被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至少要有一个儿子接他的班,或者接管他的农场或企业。现今,这种强制性继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消除了, 尽管如此,在家庭中这种愿望还是以一种隐匿的方式存在着。
父亲的领导力随着对女性的声援而提高,他向儿子展示了“性别平等” 的含义。这就是为什么他需在必要时进行干预,例如:“请停止轻蔑地谈论女人,那不是你应该说的,想想你刚才到底说了什么。我觉得这很不尊重女性。”
当父亲认同儿子的时候,会让男孩滋生出一种平等的感觉:我们都是男人,我想要成为你这样的人。这种感觉有助于关系改善,这对父亲来说也是一种诱惑。但过度的认同会影响父亲明确的引领。有时候父亲对男孩过度地感同身受,以至于失去了自我。过度认同会影响到父亲作为引领者的角色,使他变得不明确甚至混乱。
相反,如果父亲把儿子当作竞争对手,这首先是一种联系、关系和联盟。在这里会再次出现引领的问题:男孩想要知道父亲是否能够守护好他的位置,即使这个男孩质疑和攻击他,甚至在个别学科 ( 足球、滑雪、计算机等 ) 上击败了他。即使这样,一个成熟的父亲依然可以保持他的引领,并动态地(根据男孩年龄的增长)对其进行调整。这样男孩就能够很好的成长。他的父亲向他传达了一种稳定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发展安全感和自我效能。
即使在父亲的角色中,传统阳刚之气的腐朽残余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起着作用,尤其是在引领方面。这对每个男性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作为父亲,他必须避免回到父权制的传统。他应该谨记,引领不代表不惜一切力量去维护僵化的原则。引领的关系是鲜活且弹性的,有时候它与保持清醒和“坚持自我”有关——但是成功的关系当然也是可以协商的, 你可以去说服对方达成你的意愿。
人格稳定的父亲更容易成功。不够自信的父亲有时会在竞争中感到焦虑—特别是当男孩进入童年后期和青春期时,权力斗争和男孩的攻击性变得更剧烈的时候。他们害怕失去“一家之主”的角色,并将这种竞争视为一种人身攻击。然后,“虚弱”的父亲往往采取过度的攻击性反应。如果情况变得危急,那么一些没有安全感的父亲将诉诸武力—— 惩罚、威胁、贬低、殴打。父亲的行为加剧了权力问题上的引领冲突。父亲滥用作为父母被赋予的权力,有时候甚至无情地惩罚男孩。有些儿子直接屈服,有些儿子放弃并中断关系,有些儿子试图抗拒。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这种情况对男孩来说都是一种过度的挑战,对于父亲的软弱, 男孩反应更强烈,父亲也因此失去了引领权。
男孩和男人
男孩也要去处理竞争和认同的议题,但是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共情、追随和平等的愿望,儿子承诺要从父辈的力量中得到一些东西。当父亲将自己伟大的一面分享给他,并让他洞察自己的世界、价值观的时候, 他求知若渴并享受着它。现实中,影响力和力量与性别的关系也越来越小。尽管如此,男孩还是想要去了解和感受他对成年男性的认同,并感知男性的引领是怎样的。首先是他对于父亲的引领方式的体验。这是男孩进一步发展他的男性气质的基础。
然而,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男孩对父亲的认同会变成一个问题。如果男孩只能通过对父亲的认同才能获得引领的话,那真的不会有多少。男孩逐渐会寻求对其他男性的认同,比如老师、教练等。 此外,男孩也从媒体人物那里获得引领。媒体人物的经历将男孩拉入和父亲的关系中。男孩会去比较,并将自己的东西带入关系中。他发现父亲并不完美,并能够逐渐地用他自己的理解反驳父亲。这时候,男孩对父亲的认同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在童年时期,爸爸一直是男孩的竞争对手。尽管他爱他、钦佩他, 但在男性的层面上一直存在着“谁更强大”这样一个问题。这一直都是男性气概中不变的主题。它告诉男孩,男性的美在于力量上的竞争(女性的美在于内敛或是美丽)。在此,引领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了。父子之间的冲突就这样神话般地被加剧了,在今天依然如此。在与父亲的竞争中,男孩和父亲争夺这块男性气质的蛋糕——责任和权力。和父亲竞争, 会让男孩觉得好玩又有趣。只要男孩还是一个孩子,父亲就总是占上风的。随后到了青春期,冲突会愈演愈烈。要注意这又是父亲的任务。儿子在这个阶段会表现出悲伤,尤其是在他觉得父亲没有认真对待他的时候。男孩的期待充满矛盾:一方面希望父亲能够承受得住他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希望他能同时为他让步。相对来说,男孩同时需要这两者—— 向父亲发起挑战,同时期盼得到恰到好处的回应。
父母如何互相补强
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和男孩的关系之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他们都可以认同彼此的父母角色,就可以很好地帮到男孩。任务的分配很简单:父亲支持母亲的引领,母亲支持父亲的引领。双方从中获益,男孩也是如此,他发现自己身处明确的情境中,不必陷入复杂而暗潮汹涌的引领混乱中。即使会出现问题,有领导力的父母会避免在儿子面前就引领的问题发生冲突。如果双方关系出了问题,应该私下进行澄清,如果有必要的话需要从外部寻求支持。
有时候父母会不经意地表现出对彼此引领风格的不满。比如,有的父亲不尊重母亲的决定。他们不是去支持对方或是共同讨论,而是不假思索地做了其他的决定。还有,有些母亲在照顾或是关心男孩方面,不太会去考虑父亲的想法。母亲更清楚,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 想知道他需要什么,以及怎样去满足他的需要,他们把父亲降级为一个
“副驾驶”。这种对彼此的贬低对男孩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除了父母在中间扮演了一个坏榜样之外,还会使他们陷入忠诚的冲突中。父亲和母亲之间形成了等级关系,同时男女之间也有了优劣之分。这导致父母双方都丧失了领导力的底线。
就像任何形式的关系一样,引领关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错误和挫折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男孩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和周围的其他人要勇于犯错并为自己的不完美承担责任。因为既然他们不是非要完美的话,男孩也不需要做到完美,60%的完美就足够了。
同样,任务的分配在小家庭的框架外也是同样适用的,例如祖父母的任务是支持孩子父母的引领。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觉察孩子父母所倡导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有时候当孙子拜访的时候,规则就会被放宽)。无论怎么样,祖父母不要去中伤父母的教育。
来源:选自《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