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孩子在学校被排挤怎么办?

新浪育儿

关注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可以帮忙或请人帮忙辅导;孩子身体不好,家长可以悉心照顾或带孩子去看医生;而让其他孩子喜欢你的孩子,就由不得父母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除了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外,再就是会很在意孩子的人缘怎么样,在小朋友中是否受欢迎。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你能想象家长会有多么焦虑。

我的学生罗翰,10 岁,有一天放学回家告诉妈妈:“同学们都不跟我玩,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就是我,我不要上学了!”

你的孩子有过类似的说法吗?

我女儿小时候常有这样的抱怨,我的本能反应就是:“哎,一个同学不跟你玩,可能是那个人的问题,大家都不跟你玩,你说那是谁的问题,当然是你的问题,是不是?老师喜欢别的孩子比喜欢你多,很简单啊,那是你不招老师喜欢呗,是不是?人家孩子都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你不想去,明显是你有问题,是不是?”

女儿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我极为焦虑,我的焦虑不仅仅是因为担心孩子,更多的是不知道在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形时该教她怎么处理。我要么着急给孩子一个关于团队精神的演说,要么质问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要么指责其他孩子或者老师,等等。

现在,10 岁的罗翰说出这样的话,他爸妈非常担心,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件事成了他们家的“头等问题”。罗翰父母希望我能帮助儿子在学校好过些。

我问罗翰爸:“面对罗翰的情况,你怎么看?”

罗翰爸说:“我知道他在学校不受欢迎是因为他爱多嘴!”

“那他在家偶尔多嘴的时候,你怎么说他?”

“我告诉他,你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受欢迎的,明白吗?你怎么就不知道改啊?这样下去,不被排挤才怪了,被排挤是活该!”

罗翰爸说他偶尔还会因为罗翰多嘴打他。

罗翰爸描述这些时,我突然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我大概六七岁,不懂大人说话时不能随便插嘴。我一插嘴,父母就会呵斥我住嘴。

因为插嘴,兄长给我起个外号,那个外号被家人叫了好多年,是我少年期间受到的最大的伤害之一,至今都不愿意再提起。我感受到的是被自己的家人嫌弃,被自己的亲人排挤!

我告诉罗翰父母,事实上罗翰在情感方面正处于紧急状态,安全感受到了威胁。在保证孩子有安全感之前说教孩子,时机不对。

能看得出,我这样说,罗翰父母一头雾水。

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做了个对比,来说明对孩子说教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

事件A :孩子感到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孤立无援。(情感上的紧急状态)

事件B :患者不小心摔断胳膊,流着血,哭着到医院。(身体上的紧急状态)

两种事件中的说教对比

罗翰妈若有所思:“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实质上真没多大区别,没想到我的做法会给孩子我很冷漠的感觉。”

“没错,我们做妈妈的,没人想冷漠地对待孩子,但是,因为急于管教孩子,我们的说教在孩子那里很可能被理解为‘妈妈是冷漠的’。”

罗翰妈默默地点着头,没有说话。

“孩子被这样数落一通后,我们还能期待他们明白妈妈的好意吗?肯定不能!孩子遇到事情后,尤其像处在这种情感上的紧急状态时,我们的方式方法将会在孩子的记忆深处留下底片。”

我觉得自己的分析说服了罗翰父母,然后就上面的两个事件重新做了对比。

先对“需求”讲话,然后“理性”分析

我和罗翰的父母再次强调:孩子处于情感紧急状态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管教数落,而是要安慰孩子。孩子有了安全感,才会放心地告诉我们真相,才会听我们的理性分析,才会和我们一起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

之后,罗翰的父母和儿子进行了耐心的谈话并找老师交流,了解到罗翰的问题是在学校说话太伤人。他和别人共事,别人都得按着他的意愿来,谁若持有不同意见,罗翰会说出让人非常难堪的话,慢慢地罗翰在班级里成了不受欢迎的学生。小组做事时,没人愿意和罗翰一个组。

其实,在罗翰上我的课程时,我对他有过观察,他喜欢讲话,善于夸张,夸人的时候能把人捧到上天,比如他会对演说好的学生说:“真想把你的声音录下来,每天睡觉前来听听,然后美美地睡去!”但同时又会对演说能力不强且他不喜欢的人非常刻薄:“你的声调太高了,请怜悯我,下次你讲话的时候给我一副耳塞!”

有一次,一个在演说中不习惯用肢体动作的学生刚一讲完,他就问:“吆,我看看,你这不是有胳膊有腿吗,怎么不见你有任何动作呢?”

想到罗翰喜欢“指手划脚”,喜欢做游戏,我设计了一个包括罗翰、他父母和我的4 个人的活动。

在活动中,我建议罗翰给我们三个大人当领导,指挥他父母和我的行动。罗翰一听他能对我们发号施令,大大的眼睛放着光芒,边欢呼边跳了起来。

“不过,我的条件是:你在每个人发言后,都要给那个人积极的评价,不给任何人任何负面反馈。”

我告诉罗翰我的条件时,他还正在为能指挥父母和老师感到兴奋,因此我说什么他小子都笑嘻嘻地答应。

活动是这样的,我们4 个人先读同一段故事,然后就故事的内容进行讨论。

罗翰的任务是给出问题,比如“为什么莎俐那么伤心?”

罗翰先面向我问:“Ms。 Lisa,你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莎俐那么伤心吗?”

我回答后,根据游戏规则,罗翰要抓住我做得好的部分给予评价,像是“不错,很好的看法。”“哦,我还真没想到这点。”“很有创意的说法。”

罗翰给我的评价是:“我很喜欢你角度!”然后转而问妈妈同样的问题,妈妈说话的过程中,我能感到罗翰多次忍不住要“评头论足”,要“指正妈妈”,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最后罗翰给了妈妈肯定的评价。到爸爸发言时,明显感到罗翰已经把注意力放在听爸爸回答问题上而不是抢着评价上,最后他肯定爸爸的分析是他没想到的。

第一次游戏后,我们都说罗翰是个很好的指挥官,感激他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更感谢他的评价和鼓励。

活动后我提醒并鼓励罗翰:“活动时,你给我们机会,鼓励我们,这是很强的领导力,因此我很愿意和你合作。”

我建议罗翰父母在家里让罗翰和哥哥妹妹一起做类似的游戏。

在我的课堂上,我也有意识地让罗翰扮演指挥官的角色,当然要事先跟他约法好几章。罗翰因实践过整个过程,对我信服,对我的规则也自然往心里去。

他在课上做指挥官时,我能看到他在尽力给别人讲话的机会,赞赏别人的做法,每每这样的时候,我发现他会用眼神寻找我,我会及时送他大拇指!

演习和实践一段时间后,罗翰体会到了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和鼓励别人的好处,他在自己学校、我的课堂和家里都表现得越来越合群了。

试想,如果在罗翰10 岁的时候,没人及时帮助他解决不受欢迎的问题,长大后他遇到被排挤的事情时,他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可能还是10岁时的水平,他仍旧不知道怎样能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那样的情况下,他的挫折感会倍增。

做父母的多学习,多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想出好的办法帮孩子,才是会爱孩子。不然我们对孩子深切的爱,可能会转化成恨铁不成钢的谩骂、体罚或说教,这样的爱在孩子眼中是冷漠、是伤痛,跟爱不搭界!

罗翰不受欢迎,是他沟通能力的欠缺造成的,父母老师跟他讲理是不能填补这份欠缺的,对吧?而设计相关的活动,在实践中帮助他成为群体里更受欢迎的人则更有效果。

不知为什么,人类的父母总是相信说教能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是亲子关系中极大的误区!

孩子不会骑车,父母给孩子示范,耐心地在一旁护着孩子骑车。因为我们懂得骑车,我们不会因为孩子不会骑车跟他讲道理,要骑车就得骑到车上,要游泳就得下水。可是当孩子的问题跟思维方式或软实力有关时,孩子的问题就变成了麻烦,很多时候父母不知道怎么解决,于是在自己也不能处理麻烦的情况下,就开始说教,大人释放了因无能产生的烦躁,孩子得到的是一堆情绪垃圾。父母的说教本来是希望孩子变好,可说教后的结果是孩子仍旧不知道怎么改,还给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受欢迎的时候,简单地觉得孩子特倒霉,没遇上好人,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接受不了,甚至留下阴影。其实看一件事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倒霉的事,是不是所有的挫折对孩子来说都不好呢?我的判断是,如果类似的事情是孩子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那还是早点发生的好。比如受排挤,听起来是件让孩子非常痛苦、让家长非常不安的事,不过被排挤这事在成人的世界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孩子被排挤的事情,处理不好的话,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同样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儿时可怕的经历会让他对被排挤充满恐惧,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说不定还会使问题升级。没有人愿意孩子被排挤,一旦发生也不必大惊小怪,如临灾难,而是应该把握机会,妥善处理。处理得好,孩子就有了经验,不仅平时会防微杜渐,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即使有类似事件的话,孩子也会有能力及时调整自己。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很多不懂的东西。罗翰不知道怎样成为受欢迎的人,我们不应该把这件事看成一个问题,而应该把它当作罗翰训练做人的大好机会。我们的老祖宗在“机会”前用的动词是“把握”,希望父母和老师们利用孩子的特质,把握“好麻烦”的出现,并将此当作机会,给孩子们指一条更好的路!

孩子出现问题,尤其是父母认为很严重问题时,父母第一要关注的不是管教,而是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他六神无主时,父母一定和他站在一起。不管他的错误有多不堪,父母都应该把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多给予温暖,多想想办法,零指责!

感悟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很像,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孩子受排挤,多数是孩子本身缺乏某些沟通的技巧。在不能强迫他人喜欢自己孩子的情况下,我们一要找到孩子的问题,二要找到能让孩子亲身体验实践的办法,从而帮助孩子改正自己,切忌说教惩罚!

来源:选自《不吼不叫——博士妈妈高效教养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授权发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