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养育百科

一个字读懂青春期

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

解读青春期有不同的角度,其中有个字非常有意思,这个字就是“找”。找什么?找“我”!孩子什么时候完成了寻找自我的任务,达成了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即回答了自我探索的两个关键问题——“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青春期才算过去。

常听家长惊叹,现在的孩子好像青春期都提前了。英文单词中从13岁到19岁都有共同的词根,这个阶段的孩子被称为teenage;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表述来看(“当我7岁的时候,我感觉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的时候,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他的青春期是在14岁到21岁之间;而脑科学研究认为,从10岁到28岁,人的大脑才发育成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迅速,一个学期校服裤子就短了一截,心理发育也进入了极易情绪不稳定的“疾风骤雨期”,敏感、易怒、情绪感受丰富。他们主张权利时渴望被当作大人,强调“我的地盘我做主”;面临责任时又不愿长大,提醒父母“人家还是宝宝呢”,俨然是既要过“光棍节”又要过“六一节”的矛盾体。

这个阶段的孩子格外关注自我形象,开始自我怀疑,自我评价偏低,女孩子嫌自己身材不好,男孩子嫌自己个子不高。他们非常注重同伴关系,父母不再是“重要他人”,性意识开始觉醒,可能会为“隔壁班男生”的一个眼神就迷茫一个礼拜。

遗憾的是,孩子发生的变化与父母认知的变化并不同步,很多父母仍然用原来的方法对待长大了的孩子,关心的仍然是学习成绩而非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亲子冲突难免变得常见甚至频繁。

“提到青春期的孩子,你会想到哪个词?”对这个问题,中国的家长常常回答说“叛逆、不听话、犟”,西方的家长脱口而出的往往是“变化、活力、激情、无限可能”。其实,叛逆是孩子从小孩蜕变为大人的信号,意味着孩子开始脱离童年期的稚嫩,开始探索自我,开始寻找属于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独一无二的位置与价值。

对家庭教育而言,青春期意味着什么?很像夜行高速遇暴雨,又像船小水大险滩多,前者需要司机放慢速度、小心谨慎、存着盼望,坚信这一段路再难也会过去;后者需要船上所有成员坐稳了,沉住气,切忌上蹿下跳,齐心等待风平浪静。当“慢”和“稳”成为这个阶段家庭生活的基调时,就为孩子起伏的情绪能量营造了一个舒缓的环境。

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研究证实,青春期前期的叛逆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在青春期后期建立同一性,越可能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逐渐清晰自己和他人的差别、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明确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每个孩子找到自我的时间不一样,有的人甚至大学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或者“还没想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是让家长省心的“乖孩子”。事事控制的“直升机式父母”和大包大揽的“扫雪机式父母”,都具有较强的操控意识,不让孩子表达不同观点。虽然看起来亲子关系比较亲密,但青春期孩子过于听话并非好事,容易盲从,容易被动接受他人给予或选择现成的结果,依赖性强,缺乏主见,应对挑战能力相对较差,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青春期的孩子在寻找自我,其实也是在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那些厌学、网瘾甚至放弃生命的孩子,背后都是缺乏目标导致的动力缺失。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活的意义》中所说,“当人觉得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无意义,他的行为就失去依据。”弗兰克被四个纳粹集中营关过,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发现能从炼狱中熬过来的幸存者仅1/28,活下来的动力除了信仰就是目标,“一个人生活有了目标后,就会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人只要了解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

孩子厌学、迷恋游戏的病根往往在于家庭关系,父母分歧越大的家庭,孩子问题越严重。孩子越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理解、尊重和认可,得到选择的机会和说“不”的权利,越有可能找到人生的意义、清晰奋斗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这时孩子需要的不是督促而是鼓励,不是碎碎念的数落而是抓大放小的信任,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的话来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

作者: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4日第4版 版名:家教周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