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第一间父婴室门口,看见超级奶爸与隐身的父亲

新浪育儿综合

3月一个周日的下午,七八岁的女孩蹦蹦跳跳拐进西乡天虹商场这条狭长的通道里,路口的那扇木门上,“超级奶爸区”几个字吸引了她,“哈哈哈哈,只有奶爸可以进去哦”,她冲着身后的父母喊。父亲老黄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宝宝,这是家里的老二。
老黄妻子走到门前,笑着应和女儿,“奶爸才可以进去哦”,她冲着丈夫说。说罢,母女俩进了通道深处的女士洗手间。
等在外面的老黄,抱着宝宝打开了“超级奶爸区”的门,在里面上上下下研究了一番后走了出来。妻女从洗手间出来后,他又拉着二人进去参观,“你们看,里面什么都有,有换尿布的软垫,有量体重的,有热奶的,还有冲奶的热水。”



“超级奶爸区”内部陈设
“哎呀,这里没有那个帘子呀”,妻子说。“这里面是给爸爸用的,没有设置哺乳的区域嘛”,老黄提醒。
妻子说的帘子,在不少母婴室都有设置。奶爸区隔壁的母婴室也有,母婴区的空间更大,还备有免费的纸尿片。除了用于换尿布、冲奶粉的公共区域,还设置了一排挂着帘子的小隔间,那是供妈妈们哺乳的地方。
这个“超级奶爸区”,恐怕也是深圳唯一的一间父婴室。社交平台上,关于深圳的“父婴室”的推荐里,互联网群众们列举了宝安大仟里、前海壹方城、深业上城、坂田万科广场等商场。但经我们实地考察或电话咨询,这些商场有些设立了亲子间,只是供家长带孩子上厕所的独立空间,还不能称之为“父婴室”。
超级奶爸,与隐身的父亲

西乡天虹,爸爸推着孩子,尾随妈妈进入“超级奶爸区”。
这个“超级奶爸区”,与母婴室、男女洗手间依次分布在一条狭长的通道里。深圳商场里绝大多数母婴室,大都分布在洗手间相邻区域。
“超级奶爸区”位于通道入口处,上洗手间的,去母婴室的人群都会经过。因而,这道门前时不时就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或惊讶,或新奇——不少成年人经过时,会特地放慢脚步,扭头确认一眼门上的“超级奶爸区”五个字;一些小孩子会一板一眼地把五个字念出来;一个妈妈牵着女儿的手,给孩子解释里面的布置,“那个垫子是给宝宝换尿布的”;一对中年男女嘴里念叨“现在母婴室也有奶爸区啦”;一对抱着宝宝的夫妻走过,妻子拍拍丈夫手臂提醒,“喏,是要你进去的”……
前后两个周末的下午,我观察经过这条通道里的宝宝家庭。在母婴室和超级奶爸区,确实能看到一些差异。
最直观的一点,带着宝宝进入父婴室的爸爸,身边都有妈妈陪伴。唯一一个例外,是高峥, 他独自抱着宝宝进了超级奶爸区,冲好奶粉后又匆匆离开,因为一个抱着孩子的妈妈冲进了房间,她着急哺乳,高峥只能离开。刚踏出父婴室的门,妻子的电话已经打了过来,“冲好了,没法在里面喂奶,人家要哺乳”,他与妻子同步细节。
后来,高峥告诉我,那天也是个例外,妻子去排队买奶茶了,他这才独自去给孩子冲奶粉。平时在育婴区给孩子冲奶、换尿布时,妻子都不会缺席。


不少进入育婴区的年轻妈妈,身边没有丈夫的陪伴。
但抱着宝宝进入育婴室的妈妈,身边不一定有爸爸陪伴。有一些年轻妈妈,由女性长辈陪着进了母婴室。有些妈妈怀里抱着宝宝,身边还跟着一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有不少妈妈,一个人带着宝宝进了育婴区。那个冲进父婴室,打乱高峥喂奶计划的年轻妈妈,就是独自一人。
当然,母婴室的门上标记着“男士禁入”。但从商场进入母婴室的通道长达百米。这些独自带着宝宝的年轻妈妈,孤身从商场进来,在母婴室里操作完毕,又独自抱着孩子走出去。狭长的通道里,看不到等待或者接应她的丈夫。
23日下午,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宝宝,推着婴儿车从母婴室里走了出来。她单手抱紧孩子,弯下腰用另一只手调节婴儿车,再把孩子平放进车篮里。
“只有你一个人吗”,我问她。
“唉,我老公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微信也没回我”,她放好孩子,拿出手机联系丈夫。过了一会儿,她丈夫从商场跑进通道,接过婴儿车,年轻妈妈才转身走进女士洗手间。

有些陪着妻子进入母婴室的丈夫,看起来还不太习惯抱孩子。与之对应的是,进入隔壁“超级奶爸区”的家庭,孩子一般都抱在爸爸怀里。
一对小夫妻带着宝宝,一名女性长辈尾随其后,四口人从母婴室出来后,年轻妈妈和女性长辈要上洗手间,妈妈打算把宝宝放进爸爸扶着的婴儿车里,刚靠近车篮,宝宝扭动身体,嘴里“嘤嘤哼哼”以示抗拒。妈妈无奈,又把孩子抱回自己肩头,和女性长辈进了洗手间。
从洗手间出来时,孩子依偎在长辈怀里,一家人走出十几米后,女性长辈把孩子放进了婴儿车,宝宝看起来很依赖妈妈,被放进推车前还扭头找妈妈,看见妈妈后才安稳下来。
整个过程中,爸爸站在一旁,没有主动抱孩子的意思,跟宝宝也没有眼神或肢体交流。其他两个大人,也没有把孩子递给爸爸的意思。
当然,进入母婴室的夫妻里,也不乏跟宝宝互动频繁的爸爸,小张就是其中之一。
小张和妻子推着孩子来到通道里,妻子先去上洗手间,在门口等待的小张,先从婴儿车下方的收纳袋里取出奶瓶,又抬起头,脸对着车里的娃娃,一脸亲昵地逗起了孩子,直至妻子走出来,他站起身,推着孩子和妻子一起走进母婴室。

被“拒之门外”的爸爸们

在母婴室待了七八分钟,给孩子换完尿布的小张夫妇,经过通道口的奶爸育儿区时念叨,“这个还是好,(母婴区父婴区)都分开了。”
“分开能保证隐私嘛,很多母婴室爸爸会闯进去,很不方便”,小张妻子说。虽然,刚才小张也跟进了母婴室。
但对于更多的年轻父母来说,公共场所绝大多数母婴室门上的“男士禁入”四个字,才是最大的不便和障碍,这也是设置父婴区的必要之处。
“超级奶爸区”隔壁的这间母婴室,就标注了“男士禁入”,但还是不断有年轻爸爸跟着妻子进去。也许是父婴室在整个城市只有一支独苗,一些习惯了陪妻子闯母婴室的年轻爸爸们,一时半会还难以纠正行为惯性。

福田某商场内,母婴室门上标注着“男士勿入哦”
“经常被拒之门外”,小沈丈夫说,他指的是母婴室的门。小沈夫妇第一次用这间父婴室,他们从网上看到“超级奶爸区”的消息。
小沈夫妻去过的育婴室中,只有“眼科医院那间”允许男士进去,“进去后你把门锁上,其他人就进不来了”。其他的母婴室,都不允许男士进去。即便如此,小沈丈夫还是尽量想办法进去。“里面没有人,或者房间里面的妈妈同意,他就进去了。一个人给孩子喂奶、换尿布,还是不好弄,最好有个人帮忙”,小沈说。
除了其他家庭提到的问题,老黄觉得,深圳一些公共场所的母婴室配套不完善,“走进去只有一张台子,形同虚设”。另外,很多地方的母婴室标识不清晰,寻找育婴区不容易,这也让老黄觉得不便。
在深圳微时光上周发起的投票中,有62%的参与者跟小沈夫妻一样,被母婴室门上的“男士禁入”挡住了脚步,这让他们感到不便。父婴室的设立,确实能解决这一实际困难。
“现在带孩子的爸爸越来越多了,父婴室肯定是越多越好嘛”,二胎父亲老黄说。

只是,这独苗一般的父婴室,眼下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是意义大于效用。我们上周发起的投票中,也有14%的参与者认为,父婴室数量太少,这也很难形成真正的社会影响力。
不过,76%的参与者更乐观一点,他们看好父婴室的社会效应,至少它实现了社会的理念引导——父亲应该主动承担一半的育儿责任。


父职与母职的天平
在“超级奶爸区”内外,也能听到一些夫妻关于育儿分工的交流。
争吵也会发生。“超级奶爸区”房间内,一对喂奶的夫妻似乎在育儿事务上发生了争执,吵声透过木门传到走道里。
“饿死?饿死算了”,妈妈吼了一声,宝宝哭了起来。几分钟后,争吵声渐渐平息下来,年轻的夫妻推开门,黑着脸走了出去。
几十分钟后,小王和丈夫带着孩子进入超级奶爸区,换完尿布后,小王去了洗手间。丈夫陪着坐在推车里的宝宝,他把绑在车座前的气球扶正,又抬起脸,跟嗯嗯呀呀的宝宝小声交流着。看得起来,这位爸爸是关注宝宝的。
“爸爸参与育儿事务多吗”,我问走出洗手间的小王。
“多吗?这位先生,多吗?” 小王拉长音调,带点调侃地问她丈夫,丈夫不接话,也不回头,自顾自推着婴儿车往前走。
“跟那些完全不管的爸爸比起来,他还是要好一些的吧”,走在丈夫后面的小王评价。

一对推着宝宝逛商场的年轻夫妻,特地绕到“超级奶爸区”参观了一番。离开时两人讨论起家庭分工问题,大概是妻子抱怨了什么,丈夫提高了嗓门辩解,“我啥没干啊,喂奶、换尿布、擦屁股,我哪样没干”。
妻子听完忍不住揶揄三连,“你真的~好爱现啊,你真的好~爱~现~啊,你真的~真的~好爱现啊”。
或许二人对于丈夫实际承担的育儿工作量,看法不是那么一致。
在这轮投票的评论区里,少数留言者对选项设置颇为微词,“怎么搞的跟我们父亲不爱做这个事儿似的???”一名男性用户连发三个问号。另一名爸爸列举了自己的付出——“我下班回家,烧饭拖地洗碗,有时候给崽崽洗澡,然后给他洗衣服、洗奶瓶喂奶,有时候换尿不湿,这不是很正常么”,这位爸爸亲身示例,强调男性群体在育儿付出上的普遍性。

在我们发起的投票里,“冲奶喂奶、换尿布、洗屁股”三项育儿事务,全都没做过的爸爸占了19%。当然,全部都干过的爸爸占了一半以上。另外请注意,这个选项要求的只是“干过”。
父职的缺位,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诚然,像二胎父亲老黄所说,“参与育儿的爸爸越来越多了”,但要实现父职和母职的平衡,恐怕还有很远一段距离。老黄自己也承认,在育儿上,他付出的精力远不及妻子,“我只有下班后才有时间”。

小沈对丈夫在家庭事务上的付出给予了肯定,“下班回来他什么都干的,挺主动的”。不过,小沈现在是全职妈妈,白天她独自在家里照顾宝宝。她计划陪伴孩子到了三四岁,再出去找工作。宝宝现在只有8个月,小沈也担心再就业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毕竟年龄放在这里是吧,你还有孩子要照顾”。
高铮的孩子不到一岁,他和妻子现在都在工作,孩子白天由老人带,夜晚由夫妻俩带。在他看来,他和妻子日常承担的育儿事务是相等的。冲奶粉喂奶、换尿布等育儿技术,他是跟着月嫂学的,“不难,很快就上手了”。在他印象里,身边参与育儿的年轻父亲,大概占了三四成。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全市第一间父婴室,它被命名为“超级奶爸区”,从名字体现出的分量上看,跟母婴室好像并不相等。我们的投票也涉及到这一点,有59%的参与者认为,这说明社会观念还有待提升,好像“奶爸”只是母职的辅助角色,并且,还得是“超级奶爸”才行。

(备注:文中人物高铮为化名)
文丨黄小邪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