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要不要提前学认字?资深小学老师说出真相

新浪育儿
姐妹们,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你家娃开始做过渡准备了吗?
编辑部 @雯雯 前几天去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幼小衔接沙龙会”,刚和参会的家长们聊一会儿,就被狠狠暴击了......

有娃识字量测试 1600 字!还有好几个孩子能自主阅读,看一些“很厉害”的书了!
想到自家还在看大图绘本的娃,@雯雯 顿时被“比”得不淡定了——
一顿下单,把家长们安利的“经典”“必读”拼音书,全给娃抱回家了。
没想到,娃字没多认几个,却提前“厌学”了!一提看看“识字书”,就一副摆烂的姿势。😂

相信应该有不少姐妹,也和 @雯雯 家一样,买了一堆资料,却哐哐砸手里;怎么鸡,娃对识字就是提不起兴趣。
但其实啊,大家不用过于焦虑!我们之前采访了语文名师 & 杭州天长小学的资深班主任丁琳老师。
她告诉我们,按目前教材的编排,到了二年级下学期,阅读和书写中需要用到的字基本都学完了(识字量上的差异基本消失)。
想让孩子提前识字,我更提倡一种生活化、常态化的学习方式。
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识字启蒙技巧!不用刷题不用吼,让娃追着你问 “这个字怎么读”!💪

其实啊,对于没有认字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识字卡是一个非常方便“入门”选择。
用字卡让娃不断重复记忆,能够为娃打下一定的识字基础。

当娃的心里埋下文字的种子、对生字有所印象之后,再在生活场景里辨认学过的文字,孩子自然会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但是机械地使用识字卡跟读、抽背,对小龄的娃来说枯燥无味,容易造成娃的抗拒心理。
像 @沫沫妈 就分享了,可以和娃用字卡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游戏:
✅妈妈说出一个字,让小朋友用杯子罩住相应的卡片。
一开始可以只放 3~4 张卡片,等学习了新字之后,字卡数量就可以慢慢增加。
很方便反复巩固“旧字”、强化“新字”。


✅等娃慢慢接触了合体字之后,就可以使用这种偏旁部首卡片和娃“打扑克”了!
① 玩家各持 5 张卡片,将剩下的卡片背面朝上放在中间。
② 从卡片堆中翻牌。率先与翻出的卡片配对成字,并且读出读音的玩家,可以获得积分。
这个游戏能大大帮助娃辨认、拓展有着相同部件的不同汉字~


妈妈们也可以开辟更多有意思的识字小游戏,只要娃能够被吸引住,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而对于毫无认字热情的娃来说,识字动画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毕竟有哪个娃不爱看动画啊!
今天就给姐妹们推荐三部公认好口碑识字动画,姐妹们可以播给孩子们试试看。
✅《三十六个字》(共一集,时长 10 分钟)
围绕着三十六个象形文字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形象生动说明了这些汉字的起源。
画面审美优秀,充分展现汉字之美!

✅《汉字说故事》(共 200 集,每集 1~2 分钟)
以小人“汉仔”作为主人公。
从象形字开始,介绍了180 个汉字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至今,并且还延伸出不同偏旁部首组合出来的新字。

✅《字宝宝乐园》(共 20 集,每集 10 分钟)
将汉字基础笔划点、横、竖、撇、捺拟人化,作为动画的五位主人公。
让娃在卡通角色的神奇经历中,认识一个又一个新汉字。

但观看完动画,可能只能给娃一个短暂的印象,咱们还可以配合着识字卡片让娃反复强化记忆。

现在手机、平板上也出现了不少专门的识字 APP ,像洪恩识字、宝宝巴士汉字等,是游戏与练习闯关相结合的模式。
每一关卡会用形象有趣的形式展现单独的汉字,难度也是层层递进。
没有时间手把手带娃学认字的妈妈们,用 APP 帮忙能省心省力不少!
比如「山」字,APP 中就会将山字用小车爬山的游戏,让娃和这个字“打照面”。并配合一系列的练习加深记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识字小游戏,让娃在玩中学,充分调动积极性~


▲左为亲子听音识字比赛;
右为识字赛马游戏。
不过由于操作是在电子屏幕上,长时间下来娃的眼睛也吃不消。妈妈们注意每次使用,把控好时间,不要把娃眼睛弄坏了!
同时,也有一些尝试过的妈妈表示,娃使用时只顾着玩游戏,注意力不在文字本身。所以还是要根据娃的情况来具体判断。

熟悉糕妈的老朋友们应该都知道,糕妈特别看重亲子共读!
正多亏了亲子共读,年糕不到二年级就可以自主阅读没有拼音的书了。
让娃在完整的语句、故事中自然识字,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很多。

📖对于还没进入小学的娃呢,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书目呢?
可以先从简单的分级识字阅读开始,慢慢用桥梁书过渡到能够自主阅读。
✅分级识字阅读➡对识字更有针对性
①汉字编排难度层层递进
②会有相应的阅读建议与生字练习
像这本分级识字绘本《三个小小人》,就用图画展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每一个级别的生字逐渐增加,从字词开始,慢慢连词成句。


每一个故事还有相应的阅读建议和课后练习、延伸,温故知新。


✅桥梁书➡着重阅读习惯的养成
①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帮助从图画绘本过渡到文字书籍
②情节更为连贯、有故事性
像这本桥梁书经典之作《怪杰佐罗力》,文字体量更大,配上了注音。剧情连贯,环环相扣。还设计了很多解密互动,让娃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 娃只关注图画,但不关注文字怎么办?
和娃一起阅读时,我们可以善用“指读”的方式:咱们读到哪,就用手指指到哪,并且邀请娃一同读出来。
这样娃遇到困难的生字时能及时得到解答,减少挫败感。
并且让娃大声朗读出来,也能避免耳朵听故事、眼睛盯图画,但无视文字的情况发生。

▲@Molly 就经常和娃一起开口读故事,
现在娃够用手指着文字,自己朗读出来了
而对于 0 基础、刚开始接触文字的娃来说呢,大片的陌生文段有可能会造成畏难的情绪。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有一定识字量的娃。
今天的识字小妙招啊,就给姐妹们分享到这里了。
要是以上的方法对娃不受用,家长们也不用过分焦虑。每个娃生长的节奏不一样,对学习的敏锐度有可能在后天才会显现出来。
像 @阿铛 家的小朋友,幼儿园阶段十分抗拒学习识字,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还是不管用。而进入小学一段时间后,慢慢进入识字敏感期,识字量自然而然地就爬上来了。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给娃多一些时间和空间,效果可能意外地让人惊喜~
姐妹们,你们家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识字小妙招?在幼小衔接方面还有什么让你吐血的烦恼吗?
在评论区,和大家畅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