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新浪育儿综合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这是由于宝宝体内乳糖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导致无法有效分解乳糖,进而引发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作为新手父母,了解并掌握乳糖不耐受的日常护理细节至关重要。
一、识别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首先,父母需要学会识别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泡沫和酸臭味)、腹胀(宝宝腹部鼓胀,触摸时感觉紧绷,频繁排气)、肠鸣音亢进(肚子咕噜咕噜响)以及哭闹不安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睡眠,因此一旦发现,父母应及时关注。
二、调整喂养方式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可以尝试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乳糖食物的摄入,如乳制品、甜食等,以降低母乳中的乳糖含量。同时,注意喂奶的频率和量,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有助于减轻宝宝的肠道负担。如果宝宝的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考虑使用无乳糖或低乳糖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观察宝宝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特别是喂奶后的表现。如果宝宝出现哭闹、拒奶、腹胀等症状,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此时,家长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四、保持宝宝卫生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容易出现尿布湿疹等皮肤问题。因此,家长应保持宝宝臀部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更换尿布,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同时,可以使用温和的护肤产品,保护宝宝娇嫩的肌肤。
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
乳糖不耐受可能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因此,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关注宝宝的身高、体重等指标。如果发现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新生儿乳糖不耐受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通过识别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调整喂养方式、观察宝宝反应、保持宝宝卫生以及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健康成长。
(儋州市人民医院 李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