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母婴关注

近十年城市小学生数量:厦门增速最快 北方城市增速低

第一财经

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中心城市也成为人口流入的重点。

如何体现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小学在校生数量的变化可作为参照指标。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33个重点城市的统计发现,从2008年到2018年,有8个城市的小学生数量增加超过20万,深圳、郑州和东莞位列前三。在增速方面,有6个城市增速超过了50%,其中厦门、深圳和郑州位居前三。

深圳、郑州、东莞增量位居前三

近十年来,在统计的33个城市中,中心城市的小学生总量明显增多。也就是说,过去10年来,人口向中心大都市的集聚态势十分明显。尤其是,中心大城市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更为雄厚,在当前的全民教育焦虑之下,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也会选择到中心城市购房、落户,让孩子到中心城市读书。

而从增量上看,有8个城市近十年小学在校生增量超过了20万人,分别是深圳、郑州、东莞、北京、石家庄、泉州、长沙和上海。

其中,深圳的小学生数量从2008年的58.59万增长到2018年的102.8万人,增量达到了44.21万人,十年增长了75%,增速位居33个城市中第二。

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谭刚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深圳小学生数量增量多,反映的是父母增量多,也就是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多。近年来深圳新增人口数量在全国一直位居前列。由于新增人口大多是年轻人,必然会反映在第二代即小学生入读数量上。

同时,深圳常住人口、小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与近年来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谭刚说,小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也吸引了更多人进入到深圳就业、生活。

增速:厦门深圳郑州位居前三

北方城市增速低

在增速方面,过去十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量微增0.07%,但各大中心城市的增速则差异很大。有15个城市的十年增速超过了30%,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的强省会城市。

有6个城市十年增速超过了50%。其中厦门、深圳和郑州位居前三,长沙、合肥和东莞分居四到六位。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十年间,个别城市的行政区划进行扩容,并入了周边地区,比如合肥、西安等城市,这也会对小学在校生数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分城市来看,厦门、深圳和郑州的表现十分亮眼。其中,厦门以86.6%的十年增幅位居33个城市中第一。这固然与厦门城市总体较小、原有的小学生总量基数比较小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当地的教育、医疗等水平较高有关。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我国最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都集中在中心城市,厦门作为福建省乃至海西经济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整体教育水平在福建省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厦门常住人口不到全省的九分之一,但近年来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

丁长发说,厦门不仅教育资源好,而且城市环境好,气候好,宜居,交通便利,周边地区大量富裕群体为了小孩读书和老人养老而在厦门买房。

厦门之后,深圳以75.5%的十年增速位居第二,郑州以61.2%位居第三。在中部地区中,包括郑州、长沙、合肥、武汉在内的强省会增速都名列前茅。近年来中部几个强省会的经济快速增长,叠加人才争夺战的成绩,人口也得以快速增长。

除了这些城市外,东莞、泉州、常州这些制造业大市的小学生数量增速也名列前茅。比如东莞的增速达到了52%,在33个城市中位列第六。泉州达到了45.3%,位列第八。在增量方面,东莞十年增量高达27.49万人,位居33个城市中第三。泉州位居第六。

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东莞、泉州等制造业大市小学生数量增长快,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减、用工荒的加剧,这些制造业大市为了留住务工人员,改善当地企业的营商环境,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留住务工人员、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到当地的措施。其中,通过增加中小学数量、增加学位,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教育问题解决的同时,也需加大力度解决医疗、养老等问题。

原标题:近十年城市小学生“变数”: 厦门深圳郑州增长最快

记者:林小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