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母婴关注

评论:少儿编程焦虑营销亟须监管治理

北京青年报

关注

培训机构对少儿编程培训进行焦虑营销,会让这一新兴的教育培训从一开始就走偏。所谓的少儿编程培训,大多是包装出来的,并没有多少“干货”。被炒作吹大的泡沫很容易破灭,而这不利于编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少儿编程培训,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避免这一新兴的培训一开始就被功利带错方向。

“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网络生存能力”……近来,大量引发家长焦虑感的少儿编程广告,充斥于自媒体和公共场所。继奥数、英语之后,少儿编程成为最新教育培训热点。少儿编程如此火爆,谁是幕后推手?家长是否应该让孩子学编程?

是谁说的“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有什么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的广告宣传为何可张口就来?对于这种毫无科学依据与教育理论支撑的焦虑营销,必须有明确的治理办法,否则会误导行业的发展,也制造家长的焦虑、增加孩子的负担。

我国《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这样的宣传,并不是直接对培训效果作出保证性承诺,却和“不能输在起跑线”这类广告一样,是在“炒作”一个新兴的培训热点。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希望通过轰炸式的广告宣传,打造一个新的“风口”。对于这种焦虑营销,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

我国为治理“全民奥数”问题,花了很大的力气,近年来才通过取消中高考加分,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略见成效。而在治理奥数热之后,培训机构急于找到新的“增长点”,就选中了少儿编程领域。一来人工智能进中小学,是得到国家支持的,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二来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舍得在孩子的培训上投入,炒热少儿编程培训后,会产生很大的市场产值。

诸多迹象表明,培训机构正渴求把少儿编程打造为针对少儿的“全民编程”培训,而这并非好事。编程并非如培训机构所宣传的那样“不懂编程,就是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网络生存能力”,每个孩子非学不可,如果真要非学不可,那也首先是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而非由培训机构来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国家“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培训机构那里变为“必学编程”的话术,是错误理解了编程教育。即便今后中小学都推进了编程教育,那也主要是给学生基本的普及教育,如果有兴趣、特长者,可以再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而没有兴趣、特长者,并不需要到培训机构接受什么培训。就如奥数一样,有兴趣才选择,没有兴趣者学奥数,就会增加负担,也影响兴趣发展。

培训机构对少儿编程培训进行焦虑营销,会让这一新兴的教育培训从一开始就走偏。据报道,近两年,少儿编程培训行业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据估计超过10亿元,一些机构通过“制造焦虑”来刺激家长付费。也就是说,不少投身少儿编程培训的机构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提高培训质量上,所谓的少儿编程培训,大多是包装出来的,并没有多少“干货”。被炒作吹大的泡沫很容易破灭,而这不利于编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少儿编程培训,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避免这一新兴的培训一开始就被功利带错方向。

我国中小学有必要重视认真推进编程教育,目前校外培训机构的炒作、焦虑营销,也和学校内的编程教育没有普及有关。被机构焦虑营销刺激的家长,似懂非懂地知道编程教育很重要,而国家也要求学校要推广编程教育,可学校却因师资、场地等原因没有推进、普及这方面的教育,于是就会焦虑地寻求校外培训。要让焦虑营销不起作用,就需要学校普及这方面的教育,也给家长正确的引导。

(原标题:少儿编程焦虑营销亟须监管治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