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母婴关注

"最悲伤作文"后续:越来越多大凉山孩子命运正在改变

澎湃新闻

关注

“咦,这个名字咋这么熟悉?”

3年前,当越西县西城中学初一年级班主任陈晶拿起新生花名册,发现“木苦衣伍木”赫然在列,她找到校长打听,最后确认就是写“最悲伤作文”的那个孩子。

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宝石小学四年级学生木苦衣伍木,站在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她写的作文《泪》,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同情、怜悯、质疑……一拨拨的声浪,向这个当时只有12岁的彝族女孩奔涌而来。

和木苦衣伍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陈晶感觉这个学生很特别,内心柔软、善良,但却内向、封闭,没有“存在感”,像个“透明人”。“总觉得自己欠了所有人”。

“让她走出来,既要有大爱,又要有‘棱角’,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木苦衣伍木的老师们立下这样的“目标”,并不断做着尝试和努力,情况慢慢有了改变。

今年7月15日,本报记者前往凉山,探访木苦衣伍木一家现在的生活状况。在西城中学,记者见到了刚刚结束中考的木苦衣伍木,她腼腆地笑着,“试题比平时简单,考得还行”。

木苦衣伍木的叙述中,她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每天重复繁忙而紧张的学习生活,喜欢看综艺节目,闲暇时也追剧、有自己最喜欢的偶像明星,常常和班里同学讨论梦想,“男生大多数想当警察、消防员,女生想当老师”……

人们一切关于“网红”的设想,似乎都与她“绝缘”。经历了大众的关注,到渐渐被“淡忘”,生活在起起伏伏之后,复归于平静。

如今,木苦衣伍木五姐弟的生活,“悲伤”已成往事,奋斗变成“常态”。木苦衣伍木说,她很感激总是被善意所围绕,“现在,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静静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而未来触手可及。”

“当一个普通人”

当一个普通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几乎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对几年前的木苦衣伍木来说,却“太过奢侈”。父母相继离世,而后又陷入“舆论的漩涡”,她总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因为敏感,她索性让自己与外界隔绝。

“刚进校的时候,她不和其他同学来往。她自尊心很强,我们邀请她到老师家里吃饭,给她买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她常常不愿意接受。”陈晶对那时的木苦衣伍木既同情又担忧,她害怕同情会让木苦衣伍木背上更沉重的包袱。

所以,陈晶和科任老师一起定下一条规矩:“对班上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舆论更关注哪个学生,就对哪个学生有特别的照顾。”

陈晶说,班上大多数都是贫困学生,只是情况各有不同,“希望创造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环境。”

事实上,“最悲伤作文”受关注以来的这些年,“一个也不能少”的控辍保学“攻坚战”也在大凉山打响。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贫而失学”,越西县在落实“三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国家普惠性教育资助政策以外,还筹措教育扶贫救助资金,帮助有特殊情况的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全县包括木苦衣伍木在内的11727名贫困生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没有特别的照顾,并不意味着停止关爱。为了让木苦衣伍木能够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走出来,陈晶颇费心思。她让木苦衣伍木担任小组长和英语课代表,“这样,老师能更多地接触她,她也能更频繁地跟其他同学打交道。”

一次,班上几个调皮的学生不交作业,而木苦衣伍木却没跟这几个同学多说一句话。“有什么问题,你跟同学指出来,有什么要求,直接跟他们提。”陈晶鼓励她说,“去试一试,解决不了,老师再出面!”

在给老师当“小助手”的过程中,木苦衣伍木渐渐自信起来,也敞开了心扉。班级组织春游、篮球赛,她会主动承担后勤保障工作。班级为重病的同学募捐,她拿出了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陈晶用学习生活中点滴告诉木苦衣伍木,“每个人都有资格去爱,也值得被爱。接受爱心,并不代表欠别人的,自己有能力了,可以奉献得更多。”

在老师的引导下,木苦衣伍木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想法和憧憬。在初二的一节主题为“我的梦想”的班会课上,她在演讲中说自己“想当老师,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实现这个梦想。”

中考结束后,陈晶找到班上同学聊天,一来叙别,二来帮助学生做生涯规划,“初三学生忙于准备中考,很难考虑到这方面问题”。师生们谈天说地,聊得很深。

木苦衣伍木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水平,陈晶希望她能读普高,将来考大学。而木苦衣伍木早已有了想法,她说自己想去读“9+3”计划(编者注:四川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免费中职教育计划),读学前教育专业,“将来可以回到凉山,当一名幼儿老师,帮助更多彝族孩子。”

“不能因为困难,就停止了学习”

对木苦衣伍木的大姐木苦衣生木来说,2018年漫长而艰难。

她先参加了3月份的高职单招考试,失败;紧接着参加6月份的高考,失败;最后参加了年底的成人高考,终于跨进了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准备考试的过程异常艰辛,作为家里的“长姐”,巨大的精神压力还伴随着木苦衣生木。“我是老大,首先我不能放弃,要给弟弟妹妹做榜样呀!”

2015年,当朋友把“最悲伤作文”的消息转发给她时,16岁的木苦衣生木正在成都一家火锅店帮工,她赶紧丢开手上的活,给妹妹打电话。后来,根据“控辍保学”的相关政策,她被劝返到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继续读书。

“那时学生辍学的情况很‘恼火’,不是因为读不起书,而是家长认为娃娃出去打工,来钱快,忽略了长远发展的问题。”普雄镇镇长曲木吉古说,普雄交通条件好,普雄火车站是成昆线上仅次于攀枝花、西昌的“大站”,流动人口多,控辍保学压力很大,“娃娃跟家长出去打工,一溜烟就不见了。”

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意识到教育是破除愚昧、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提出“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由财政“兜底”,学生从上幼儿园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用花一分钱。在越西县,当地实行了包括县长、教育局长、公安局长、乡镇长在内的“六长”负责制,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控辍保学的每一项工作都相当艰巨,不是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曲木吉古说,要‘控辍’,就要反复核查辍学人数,要做家长动员工作、打击组织未成年人务工的违法行为;对已经辍学的,不管学生人在哪里,还要进行劝返;对于‘保学’,不仅要保障学位、教师供给,还要保障学生安心接受教育的环境。“凉山州各县普遍实行‘双线八包’的策略,‘政府一条线,教育一条线’,哪个环节出问题,就问哪个环节的责。”

在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下,目前,越西县疑似失辍学的4000余人已全部通过劝返入学、补偿教育、送教上门等方式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活。

和不少重返校园的学生一样,木苦衣生木因为底子薄、基础差,学习起来很是吃力。她一度想放弃,班主任老师告诉她:“不能因为学不懂,就放弃了学习。”

一句简单的鼓励,让木苦衣生木思绪万千,她想到在外打工时,因为没文化,又说不好普通话,“别人说啥都不懂,吃了很多苦”。她下定决心,“要持续学习,不学习在这个时代真的行不通。”

进入大学后,木苦衣生木发现她将要学习的计算机专业和职高完全“两个概念”,“职高重在技术和操作,而大学要学编程,对英语和数学要求很高”。在努力尝试过后,她觉得自己确实“啃不下去”,申请调换到了行政管理专业。

2019年暑假,木苦衣生木留在成都,准备找一份兼职。她看了很多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招聘,但“门槛”都很高,“现在普遍都是本科生、研究生了”。无奈的她,最后找了一份火锅店服务员的兼职。

在火锅店兼职的木苦衣生木,依然没有停止学习,她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普通话学习软件,每当空闲时候,她就打开手机念一段短文,和顾客对话的时候,她也坚持用最标准的普通话。“学会交流、学好普通话,对我现在的专业很重要。”

在木苦衣生木的认知中,父母不在了,她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要扛起“大梁”。现在,她每个星期都会给弟弟妹妹们的老师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会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下来,留给他们;会因为他们的调皮捣蛋而“大发雷霆”,也会因为他们成绩的进步欣喜不已。

“现在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读书费用全免,每个月还有政府发放的孤儿补贴金,衣食住行一概不用操心。”木苦衣生木希望弟弟妹妹能够把握住人生中“最宝贵、最关键”的时光好好学习,不要再像她一样“走弯路”,能有个好的前景。

“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越西县逸夫小学教师黎帮华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然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里。

妈妈去世后,木苦衣伍木的二哥木苦小平在一个“包工老板”的反复“劝说”下,到江苏无锡的一个医疗器械厂打工,“在流水线上工作,每个月两千多的工资,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9点,中午吃饭时会休息一个小时。”

回想起这段经历,木苦小平感慨不已,“这辈子再也不想干流水线了!”

劝返回乡后,木苦小平被就近安排到普雄镇上的逸夫小学,因为“欠账”太多,读书对他来说也是“头痛”的事情。

除了帮助像木苦小平一样的劝返学生补基础,班主任黎帮华还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一次班会课上,黎帮华给同学们读了一篇文章,北师大教授郑国民的《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我不会低头,多少痛苦我都熬过来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奋斗……为了备尝艰辛养育了我,而没有享受我一丝报达的母亲。”黎帮华一字一顿地念完文章,全班学生都哭了。也许文中相似的经历引起了木苦小平的共鸣,这个倔强的彝族男孩哭得“一塌糊涂”。

慢慢地,黎帮华发现,即便学习很吃力,木苦小平态度很端正,从来不放弃。更让黎帮华惊喜的是,不善表达的木苦小平,把所有善意都装在了心里。“教师节的时候,他给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准备了一份礼物,有的是一个苹果,有的是一枝花,老师们都感动极了。”

多年以后,有人问起木苦小平,重返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木苦小平不假思索地说,“我明白了‘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好在,为了能让控辍保学劝返学生“留的住、学得好、有出路”,越西县探索实施了“集中编班+校外实训”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重点强化基础,补齐学科短板,并通过推动“产教融合”,让学生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学会一门技术,富裕一个家庭”。

去年,木苦小平同越西县256名同学一起,被选派到对口支援越西的德阳市黄许职中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以后想从事平面设计相关的工作。”木苦小平说,他对PS、Flash动画等课程特别感兴趣。

谈起专业,木苦小平滔滔不绝,“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没有问题,感觉自己做的挺好。”他说,这学期还给一个著名的网络游戏重新设计了首页。

这个暑假,普雄镇且拖村一个平时大门紧闭农家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木苦衣伍木家五姐弟迎来一年中难得的相聚。大家一起打扫卫生、做饭、跳达体舞,一起谈论半年以来的见闻和得失。

对于暑假的安排,木苦衣生木和木苦小平想去做兼职,挣点零花钱。考完中考木苦衣伍木想休整一下,宅在家看几期综艺节目。还在读初二的弟弟木苦小康和四年级的木苦小杰则会利用暑假复习课程。聊起“最悲伤作文”之后的生活,他们说,“最大的改变,就是人生有了有了更多选择,有了能为之奋斗的希望。”

原标题:“最悲伤作文”后续:越来越多大凉山孩子的命运正在改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