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母婴关注

医院突发!女童卡喉窒息“天使”接力抢救

新浪育儿综合

关注

4月10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外科手术室外的走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一名3岁女童因糖果卡喉窒息,面色青紫、四肢抽搐,命悬一线。危急时刻,麻醉科医护人员迅速反应,争分夺秒地投入到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他们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黄金4分钟”内完成生命救援。

糖果卡喉,3岁女童命悬一线

“当时那一幕,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孩子小脸憋得乌紫乌紫的,眼皮直往上翻,小小的身子在我怀里不停地抽搐。我脑袋‘嗡’的一下,整个人都蒙了,下意识就拍她后背,就盼着她能把卡住的东西咳出来。”回想起那天的惊险状况,小小(化名)的奶奶仍心有余悸。

4月10日11时37分左右,长治和平医院外科二病区4楼的等候区和往常一样,人来人往。小小奶奶正带着可爱的孙女,满心期待地等着家属手术结束。谁都没料到,一场意外突然降临。活泼可爱的小小吃糖果时,一不小心导致糖果误入气道。刹那间,严重的梗阻症状显现,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下子陷入了危险之中。

就在这时,刚护送完一名患者返回手术室的麻醉科护士刘莹,凭借着职业敏锐度,瞬间捕捉到小小奶奶脸上极度慌张的神情,再看向奶奶怀中的女童,隐隐觉得情况不妙。于是,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向她们奔去。

到了跟前,刘莹一看,心中“咯噔”一下,只见孩子双眼向上翻起,四肢毫无力气地瘫软着,多年的急救经验让她瞬间判断出:“这是窒息的表现,必须立刻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容多想,刘莹动作干脆利落地将女童抱起,迅速放置在转运床上,而后拼尽全力推着转运床,朝着复苏室一路狂奔,边跑边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快来人帮忙!”那急切的声音响彻走廊,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黄金4分钟,医护接力赛死神

在争分夺秒冲进复苏室后,刘莹一刻也没停下手上的动作,果断地施展起海姆立克急救法。她稳稳地站定,双手精准无误地环扣住孩子的上腹部,一下又一下,有节奏且有力地连续冲击。

11时38分,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甄素兰闻讯而至,接力进行急救操作,并下达紧急医嘱:“快!准备小儿气管导管、喉镜、面罩,给孩子吸氧!”

11时39分50秒,麻醉科主任王泽华火速赶到现场,迅速投身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她全神贯注,双手紧紧环绕女童上腹部,以稳定有力的节奏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一次发力都精准无误。

11时40分,转机出现了。原本面色青紫的小小,脸上渐渐有了一丝血色,腹部开始微微起伏,呼吸也在艰难中慢慢恢复。医护人员紧盯监测设备,眼中满是紧张与期待。随着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向平稳,“哇”的一声啼哭从复苏室传来。这一声啼哭,让在场所有医护人员紧绷的心弦瞬间松弛,大家不约而同地轻呼一口气。

抢救成功,敲响儿童安全警钟

“要不是在医院,要不是医生们反应这么快,后果真的不敢想。”小小的奶奶哽咽着说。据医生回忆,当时那粒小小的糖果,不偏不倚,恰好卡在小小的会厌部位,情况万分危急。在这样的窒息状况下,只要超过4分钟,就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4月12日上午,小小家属眼含热泪,将两面绣有“一分钟逆转生死一辈子铭记恩情”“生死分秒施援手再造孩童新春秋”字样的锦旗郑重地送到麻醉科医护人员手中,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救死扶伤精神的高度赞扬。

“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约90%的病例发生在4岁以下的低龄儿童。一旦发生,情况不容乐观。症状较轻时,孩子会频繁呛咳,难以出声,呼吸变得困难,面色和口唇逐渐青紫;症状严重时,可能瞬间意识丧失,呼吸和心跳骤停,生命危在旦夕。”王泽华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要是孩子不慎吸入异物,家长务必冷静下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立刻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抓住珍贵的抢救时机。”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在医学意义上最为关键的“黄金4分钟”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化身为无畏的生命守护者,凭借着扎实深厚的专业技能,以及心底那份义不容辞的担当,与时间展开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赛跑。同时,此次事件也给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儿童安全无小事,多一份细心与谨慎,就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增添一份保障。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牛丽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