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少儿

足部问题源于青少年时期不良习惯 李国平呼吁关爱足部健康

新浪育儿

关注

       针对广大网友和家长们关注的问题,2018年12月25日 科学穿鞋 关爱儿童足部健康/三维护足概念 专访活动如期举行。

专访地点:国家体育医院

专访对象:李国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前所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媒体:我们知道扁平足的儿童是天生的,我想知道他在选择鞋子的时候会有哪些禁忌或者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李国平:走路离不开脚,脚的扁平这个比例呢,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那么我觉得这个有一些先天因素、遗传,出现这个问题如果不注意就会越来越加重,就会成问题。比如说他的跑、走这种姿势的改变,不光引起足的问题还要引起膝、还要引起腰这种连贯性,所以把他这种扁平足的趋势给控制住,那么就需要足部的矫形,在内弓的地方颠起来,让所谓的这个塌陷,所谓内弓,人们的足部有两个弓,一个叫内弓,一个叫横弓,这样走很有弹性,内弓塌陷以后会影响到其他弓的变化,有的说外侧还有一个弓,内侧弓很重要,外侧弓有骨头支撑着的,这个地方是腾空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你有一个结构性的东西支撑住。

所以说像这样的人我们建议就是经常穿一些有矫形的,鞋垫也可以,鞋也可以,使它进一步的发展得到控制。那么能不能逐渐弄过来以后有改善呢,有,但是很少,有限。就像你这个视力不好了,戴眼镜能控制住,但是它还会慢慢的退化,现在有很多的介入科技,可以做手术,可以做夜间戴,白天一样可以,所以我们这种足弓的矫形一定要走专业的。如果说很严重,请足外科的专家看一看,他有一个现在我们讲开刀是很少用,这种矫形把它支撑起来就可以。

反过来讲,如果说家长有点意识的,看到这个情况,那么我在给他买鞋的时候,选择一些垫起来的,他穿着比较舒服,但是也不要太高,太高顶着厉害,一个合适的过渡,这样的一个情况随着穿鞋、注重、生长发育不断的矫正它,可能低了可能高了,要根据它的舒适度和运动能力来矫正。这个是可以改善,可以矫正,矫正要有一个东西支撑,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另外还有一个除了这些结构性的问题的话,我们还有支撑它周围的肌腱,肌肉的联系。比如说像我们老年人,经常会讲到前面疼,横弓疼就是周围的肌腱肌肉萎缩,造成横弓的塌陷,类似这样我们就告诉他典型的一个动作就是抓地,经常去拿前脚勾去,把周围的肌肉练起来。

还有一种是局部的力量,如果说它的结构有一点问题的话,我通过这种动力机构的改善,让它达到能力的提升,那么也是需要小腿三头肌,前面的胫前肌,两侧腓骨长短肌的练习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力量强了,他的跑和跳的能力就加强,否则的话就很容易一样造成这种的,所以是多方面的。

骨性机构要注意,软性结构肌肉肌腱的组织也要注意,所以是整体的。看到这个病的时候,怎么脚往内翻走路像鸭子一样的,不要注意他的踝关节还有注意膝关节、腰等等,所以一点问题我们全面来考虑,一点问题衍生出来可能就是大问题。所以从小抓起从点抓起这才是一个科学的道理。

媒体:想请问李教授,现在是冬天,很多家长为了保暖考虑,都会给孩子选雪地靴是平的没有足弓的,处在成长期的儿童适合穿这样的鞋子吗,为什么?

李国平:是这样,穿鞋来讲呢,如果说你经常性穿平底的,你会适应它,人有很强的一个适应能力,但是对内弓塌陷的人是不好的,如果我内弓很强的人,我受力主要是大拇指跟前面外侧一直到足跟,中间是不受力的。这样的情况你就是一个平底鞋,我只要加强力量练习不影响。但是如果你给他加上一个垫,像我平时穿鞋,我现在是离不开,我穿皮鞋也好,运动鞋一定有这个工具,这个弓我是选择的,像这种,那么有些是把它做在运动鞋里面,就是一个工具鞋,自己要看看,高和低,这是一个调节。还有一个袜子,冬天穿的袜子比较厚,相对来说也有一定接受程度的支撑面,所以光小孩如果有平足的趋势,穿平底鞋,我建议弄上这个东西。

媒体:现在因为很多老人选鞋子的时候特别喜欢选鞋底特软的这种,有两派,有的孩子觉得越软越好。觉得小孩子走路容易。

李国平:你这问题太好了,有些人觉得我真的是两派,有的人觉得我就是要支撑,有的人走久了,疼受不了,有些人觉得我要软一点,觉得舒服,两个都不可取,有些人觉得这个鞋垫非常的软,这双鞋穿起来非常的舒服,但是走不了长道,软鞋,我希望有一定的支撑,完了以后还要有一定的弹性,这个弹性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内弓的支撑和足跟的环节。

李国平:就是帮的这个地方有支撑,所以不能特别软,不能走下去都塌下去,这个老人受不了,会非常累。另外我觉得鞋子的选择这个当中,家长都愿意给孩子买得大一些,多穿几年,短缺经济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所以说,我的建议可以适当的大一点,通过鞋垫来矫形一下,但是不要太大,太大呢,就是很容易造成踝部的不固定,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你平常穿的这个鞋上下班的话,你办公室放一双比较宽松一些,经常坐的舒服一些;你出去走路穿一双合适的鞋,尤其是运动鞋比较好,大小合适,帮也特别合适,鞋带也很紧,穿这个鞋就非常舒适地包住你的脚,我们既要考虑它的底、考虑它的内弓、还要考虑整个它的适合,有些人的鞋肥大,宽,那就宽一些;有些人比较窄细,要细一些的;还有一些面料适当地透气,当然冬天可以不用穿透气的,夏天的时候一定要穿透气的,里面出汗容易造成不舒服,所以这个脚,跟手一样要护理,一定要有这个概念,还有一些保健的,比如说我父母那每天洗脚,有人说每天洗澡不见得,早晨洗澡,晚上洗脚,一定要泡泡脚,尤其是到年龄大了,有一些代谢,皮肤的粗糙都要处理,所以对这个脚的保护是全方位,既要注意它的骨性结构,也要注意它的软性能力,肌肉肌腱吸收的能力还有运动能力,再有穿什么鞋在什么场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女孩子现在都愿意穿出去活动都是高跟鞋,其实这是很造成一些问题的。

外翻就是这么来的,前面很尖慢慢这个地方一压就出现了,再手术扳正就出很大的问题,你说5公分8公分这个还可以忍受,10公分这个脚就对踝关节不稳,前面的弓就会受力太大,都是科学穿鞋,运动的一个基本的道理。 

媒体:还有李教授你接触到的,儿童青少年不良习惯导致的这个螺旋腿、内八字的这种多吗?

李国平:现在都关注了,我现在看小孩都比较顺,也可能他们有些东西能掩盖,不像以前大家一样的衣服一看就知道中间有一条缝就是螺旋腿,中间病得很厉害,现在这样极端的情况少得很多。关键是什么?家长重视。以前家长不太重视,像刚刚开始我们这个小时候你生出来,他妈就整天给他量,站起来,脚步踝部能并上就没问题,以前孩子没人管,很早就开始下地,骨头还没发育好,韧带还没发育好,好了,要不就是内八字,要不就是外八字,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孩子的,器具也很多,半爬的有这个螺圈的,滚动的,相对孩子的能力锻炼就多一些,那么实在太厉害,早期有一些矫形,比如说适当的绑一绑,睡觉的时候慢慢通过他的发育能矫正起来。

现在倒是反而,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这个侧弯,女孩子发生率挺高,为什么呢,小孩子都独自一个人,小孩比较多,家长也不跟他洗澡,等发现的时候脊柱侧弯,像小孩子长得也都比较敏感,相对来说比以前少一些,老年人为什么出现,主要是关节炎损伤以后出现的问题,相对来说结婚都有孩子,应该没问题吧。

媒体:教授现在有些小孩子可能跟别的比就不太愿意运动,是不是可以考虑,比如说有的家长就忽略说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动,会不会有这种可能他的足部有问题?

李国平:有可能,他有的姿势不好,有的时候像鸭子一样的小孩子就不愿意动,就没别人反应快,但是可以告诉他,这个运动不一样,一定要给他选择合适的鞋,要给他运动做矫正,让他运动无后顾之忧。不动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就是一面镜子,你家长不动,孩子也不动,家长玩手机,孩子也玩手机,这是一样的事情,所以说呢,家长要主动带他去适应他,并不是拿着鞭子我让你动,你带着他走活动一圈,他慢慢的就跟上,这个习惯都是要培养的。所以现在整个的慢病爆发,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社会进步发展了,科技发展了,物流发展了,我们一个电话,一个东西都能有吃的了,跟以前需要打猎,现在不一样,挣到钱什么东西都可以有,所以在这个时候出现一种叫富贵病、慢病、肥胖、心脏猝死、癌症,运动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这大数据已经告诉我们,运动可以造成你的心理正常等等这些东西都有。

所以我们现在要让这个地球转起来,先不光美国,不光欧洲,中国一样都要动起来,动是主要的,那么动的当中呢,也出现很多片面的东西,一看动就疼,一动就伤,我们讲要科学,要循序渐进,要很好的热身,今天我们讲到要有一个很好的一双鞋,来关注我们的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关注足那么其他的东西也可以预防,科普。

足部问题植根于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健康习惯、专家呼吁关爱儿童足部健康

日前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大会举行。体育课,成为与语文、数学、外语一样的主科。“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变成了“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这意味着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校期间,应至少保证2160个“体育小时”。体育与人们身体健康有着天然共生的关系,更与足部健康息息相关,青少年儿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除了要注意保护好身体,尤其要保护好容易被忽略的足部。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足部问题发生率较高。很多足部问题其实是埋根于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健康习惯,到成年后才逐步显现症状,所以孩子的足部健康应该得到尽早重视。专家呼吁,通过加强足底肌肉力量和筋膜结构强度的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姿势、科学穿鞋等方式可以很好地防止足部问题的产生。

孩子走路总喊痛或是扁平足作怪

4岁后的儿童至青少年时期,足弓开始慢慢形成,但此时足部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扁平足情况,加上一些青少年时期的不良坐姿、睡姿、用足习惯,还可能导致八字脚、X形腿、O形腿等腿部问题出现。数据显示,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曾为全校1282名学生做了足印分析检查,有近七成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足部异常现象。

专家介绍,扁平足是指站立时足弓偏低/下陷,足弓缺乏推送、吸震的功能,走路时间长会容易脚累。当小朋友出现扁平足情况,加上青少年儿童日常运动量较大,长时间走路、运动会容易感到脚累、脚痛,随着年龄增长还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痛、腰痛等问题。

专家建议足部保护从4岁开始

“其实很多足部现象如扁平足都是儿童发育过程的必经阶段,只要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及穿着合适的健康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也会慢慢缓解,有机会趋于正常。”专家说。

对于扁平足的儿童,专家建议他们定期到专业机构或医院进行足部检测,根据具体足部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足弓承托鞋垫及后跟杯加硬的健康鞋。具有足弓承托鞋垫的儿童鞋能把异常的关节对线恢复正常排列,让肌肉活动方向及效率回复正常;把足底筋膜拉扯幅度减低,减少产生筋膜炎及痛症的机会;还能回复足弓的弹簧功能, 步行时推送身体及吸震。从而能缓解扁平足带来的影响,让孩子走路时更舒适,不易疲劳,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去参加锻炼。而严重扁平足则建议穿着矫正鞋。

而对于正常足的孩子,在小朋友足部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应该尽早选择合适的,达到保护足弓目的的儿童鞋。如足弓承托鞋垫承托小朋友足弓,可以帮助足弓成长,保护足弓,利于儿童足部健康发育。

小TIPS:儿童运动前、中、后如何正确护理足部

有很多发育性的足部问题,其实在运动过程当中,慢慢都能得到纠正。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家长和学校积极地去开展体育运动,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其中。

不少学生家长担心运动带来的运动创伤,其实只要提前做好热身运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创伤的产生。建议在运动前最好能先做热身运动(如小腿伸展、扭脚腕等),让足部肌肉先稍微拉松后再运动,可以减少足部受伤的几率。运动中时,要注意穿着有坚硬后跟杯、较为轻便、有足弓承托功能的运动鞋,减少足部疲劳以及更好地保护双足不易受伤。同时还需要注意每一项运动的正确姿势和用力方式,避免因方法错误而导致受伤。至于运动后,可以待身体完全放松后,做一些足底按摩、伸展运动、用热水泡脚等,缓解足部疲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