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杨幂这样的高情商,从1岁就要开始培养

新浪育儿

(Arley 作品)
宝宝1岁到1岁半以后,妈妈们会明显感觉到,以前乖巧听话的天使宝宝,怎么脾气越来越大了呢?只要稍不顺他的意,就尖叫、打人、扔东西,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啊。特别是在孩子还不太会说话的阶段,大人常常get不到他们的意思,于是撒泼打滚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也许在很多大人眼里,打人、扔东西、发脾气都是不听话的表现,得好好管教才行。但糕妈很想说,“孩子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也很绝望啊。”
相信大家都很羡慕娱乐圈公认的高情商大幂幂吧。凭借自黑和机智的回答,让无数网友黑转粉,真真是把危机都化解成了机遇。

比如当被问是否是玻璃心时,她说,“我肯定不是玻璃心,我是钻石心。你可以看到我的想法,但是你打不碎我。”
在被问到四小花旦里谁动刀最多这么刁钻的问题时,她又说,“我动刀子最多,因为我生孩子了啊。”
当被调侃发际线高时,她耿直回应,“我是一个禁不起批评的人,如果你们批评我,我就去植发。”
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幽默、豁达和坦然。

可是你造吗?这样的高情商并不是天生的,更多还要靠父母后天的用心培养。想要收获一个像杨幂一样的高情商宝宝,快来看今天的文章吧。
高情商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出来的
你可能不知道,幼儿要到2岁以后,才开始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尝试用语言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直到3岁半-4岁,他们才开始发展“情绪控制”这项技能。所以要求那么小的孩子保持冷静,不发脾气,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

而且家长们常常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体技能和语言技能的发展上,很少会花时间教宝宝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又怎么期待宝宝能无师自通,拥有高情商呢?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宝宝补上这重要的第一课,教他认识自己的情绪。这不仅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处理情绪,让他从小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如生气时说出来,而不是打人、扔东西),更能帮助他提高情商和社交技能,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真的是灰常重要哦!
这样教孩子认识情绪,好玩又有效
给情绪一个名字
我们都知道喜、怒、哀、乐这些最基本的情绪,可是宝宝知道什么是开心,什么是生气吗?如果你从未向他解释和描述过这些感觉,那么当你说“妈妈生气了”的时候,他真的很可能会一头雾水。

其实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意地教他一些表达情绪的基本词汇。
“宝宝很开心,吃到了喜欢的芒果。”
“你现在很难过,因为妈妈要去上班,不能陪你玩了。不过妈妈答应你,一下班就回来陪你。”
“你生气了,因为积木总是搭不好。你想再试一次,还是先休息会儿?”
像这样帮宝宝把情绪说出来,不仅能帮助他理解各种不同的情绪,记住它们的感觉,还能扩展他的词汇量,让他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等宝宝大一点,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反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感受。
“哥哥抢走了你的玩具,你觉得生气是吗?”
“是的,我很生气。”
“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声告诉对方,但是不可以打人。我们去问哥哥,可不可以一起玩吧。”

不断练习说出感受,慢慢的,宝宝就能学会用语言,而不是不当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高情商宝宝就是这样炼成的。
看表情,猜心情
大约2岁左右,宝宝掌握“开心”“难过”这些表达情绪的词汇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和宝宝玩“看表情,猜心情”的游戏啦。方法很简单,家长先做一个表情,可以夸张一点,比如哈哈大笑表示“开心”,或者皱着眉毛、紧闭嘴唇表示“生气”,让宝宝来猜你现在是什么心情。然后交换顺序,宝宝做表情,爸爸妈妈来猜心情。

除了玩游戏,生活中还有很多“猜心情”的机会。比如读绘本的时候,可以问宝宝,“你觉得小兔子现在是开心还是难过?”“你觉得他为什么会难过呢?”不仅加深了宝宝对情绪的理解,也引导他学会思考问题,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情绪认知小道具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几款能帮助宝宝认识情绪的小道具。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动手制作,动动小手更聪明。
1。表情面具

From Kim
在一次性餐盘上画上表情,沾在木棍上,一个表情面具就做好了。
玩的时候,妈妈可以选择一个表情面具遮住脸,让宝宝来猜。也可以把面具都放在桌上,妈妈说一个表情,宝宝从中选出对应的那个面具。还可以全家人一起参与,玩抢答,练反应呢。
2。情绪贴纸

From Childhood 101
贴纸是宝宝最喜欢的东西了。在圆形贴纸上画上不同的表情,就成了非常厉害的情绪贴纸。为什么说它很厉害呢?因为它不仅能教宝宝认识贴纸上的每种情绪,还能让宝宝更灵活地练习分辨情绪。
比如看绘本的时候,宝宝可以给故事里的人物贴上对应的表情。也可以把自己每天的心情,贴在日历上。还可以在玩“猜心情”的游戏时,直接贴在爸爸妈妈的脸上,是不是很有趣呢?
3。情绪管理卡片

From Liz
情绪管理卡片,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宝宝学习情绪管理的卡片。其实不仅是小朋友,很多大人也不擅长管理情绪。常常脾气一上来,就口不择言,或是做些冲动的事。
我们可以预想一下,当我们情绪失控时,有什么方法可以抚平情绪。比如深呼吸、从1数到10、画画、捏橡皮泥、跑步、听音乐、抱一抱泰迪熊等。把这些方法打印出来,做成卡片,放在显眼处。
平时,爸爸妈妈可以用这套卡片,和宝宝设想某种场景,然后练习。当宝宝或我们自己情绪失控时,就拿出这套卡片,挑一个方法平复情绪。一开始难免会忘记,需要其他家庭成员提醒。但只要坚持,我们和孩子都会习惯成自然。

糕妈说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智商高,情商也要高。一个高情商的人,不仅成长得更顺利,更容易接近成功,幸福感也比一般人要强烈。可是你造吗?情商不只是天生的,更多还得靠后天培养。
当你抱怨孩子爱发脾气时,有没有想过,你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什么是开心,什么是生气,也没有教过他遇到消极情绪该怎么处理。所以从今天起,赶紧把认识情绪这重要的一课补上吧。每天花点时间,和宝宝玩一玩文章里的小游戏,人见人爱的高情商宝宝就是这样练成的。
参考资料:《劳拉博士有问必答》、parents、parenting、raisingchildren、thepinterestedparent、childhood101、teacherspayteachers等网站
题图版权归“年糕妈妈”所有、文中插图经授权使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年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