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把你的“坏情绪”强加给孩子,你这样做了吗?

新浪育儿

关注

孩子是欢喜天使也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总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给一份安静平和的爱,面对无能为力的现实,父母的心里总是无比焦躁,作为最亲近的孩子无一例外会受到你的情绪感染。

在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带着他在幼儿园上班,小小的孩子和生活的压力让我有着不小的坏情绪,每天我们都是八点前就睡觉。有一次睡前儿子想要喝水,因为之前我就问过孩子,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就在我转身之际儿起身去拿杯子,不小心把一杯水全部倒在床上。望着湿漉漉的被子我气势汹汹质问孩子,孩子吓坏了不停哭喊着“我要爸爸”。本来对夫君有着不小的怨气,这下儿子刚好点燃了“导火索”,我把孩子抱起来关在门外威胁他不准喊“要爸爸”。惊恐万分的孩子当然是屈从了我的怒火,从那以后孩子在我面前也是分外小心,有时候过分的懂事都会让我心酸。。。。。。。这件事早就烙印在我内心深处,每每想起都心如刀绞。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命运的捉弄,在坏情绪的影响下,对待孩子自然不如内心平静时一般平和,可是把这一切强加给孩子又何其无辜。同住一个屋檐下,孩子是最弱小的一个群体,他无权选择父母也无法改变现状,唯一能做的就是违背自己的天性尽力配合你,让你少一些焦躁多一点笑容。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在孩子心里最美的妈妈都是笑容满面的。

想当初我们生下孩子的时候无一不是饱含着希望,向往孩子能够绕膝身边嬉笑,爱的时候很爱,就连天上的星星只要能够摘下也是毫不皱眉。烦躁的时候非常严厉,暴打和怒骂就是家常便饭,好像孩子哭一声都能让你瞬间崩溃一般。这样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又有多少人中招了呀!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心理文化遗传,父母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理情绪的方式都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不知不觉地影响到孩子。在我们国家又有一种传统教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这样的教育氛围里,任何一种反抗都是不孝的行为。于是很多孩子长大以后都会不自觉地延续父母幸福(不幸福)的婚姻。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还倍儿有理的告诉自己“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也没有什么阴影,怎么到了现在都是毛病。”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是“没有任何影响吗?难不成你觉得这样的方式特别受用?”

无论你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子,只要父母愿意积极改变,那么孩子的成长轨迹也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予孩子强大的安全感,你的喜怒无常,甚至是你戏谑的“不要你了”,都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矛盾。

人生总有许多痛点让你欲哭无泪,当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候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情绪很不好,请不要打扰我,让我静一静。不要怕孩子知道了你的“弱点”,我们可以大方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笨拙”。保持平和的情绪,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向美好递进,才是父母一生必修的功课。孩子健康快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别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牺牲品”。

来源:爱森尔母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