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董卿首谈儿子: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新浪育儿

关注

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董卿在舞台上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散发着自己身上温文尔雅的书香气。

优妈看了《朗读者》每一期节目,跟着嘉宾朗读的不同内容笑过、感慨过,也哭过。

抛开人前的光鲜亮丽,生活中的董卿其实跟大家一样,也是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也因孩子琐碎的小事而烦劳,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在4月23号的央视《面对面》采访栏目里,董卿首次谈及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育孩子的态度,以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01

“你为什么做母亲?”

2014年春晚之后,连续主持了10几年春晚的董卿,做了一个旁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举动:暂离央视,去美国南加州大学游学一年。

等到2015年重回央视的时候,她多了一个身份——母亲。

记者笑着问董卿,不是一直想为事业拼搏吗,为什么又想要孩子了呢?

董卿温柔地笑着,回答说:“就是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吧,很多事情没法再拖了,再拖下去可能永远没这个机会了。人对‘永远’这个词还是很敬畏的。”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有机会,觉得一切事情的自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当某一天你日渐衰老、青春不再的时候,你就会很慌、很害怕,因为很多事情留给你的机会不多了,于是,你就会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之前不肯做的事情,比如结婚、生子。

很多人的婚姻,不都是这样吗?

真正让董卿下定决心要孩子的,是她的母亲。母亲说,我们年龄也大了,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当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人能像我们一样爱你,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很多人的母亲,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02

我的世界里不能只有孩子,孩子的世界里不能只有我

记者问董卿:孩子出生后,你有什么变化吗?

董卿实话实说:我也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的时间竟然一下子全被孩子占据了,生活开始充斥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屎尿屁,变得琐碎,甚至平庸了。

但是,董卿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全职妈妈,即便她的家庭有这个条件。

她说,有了孩子后,很多事情需要平衡,并不是我的世界里只有孩子,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我。最好的状态,就是我们在彼此的世界里,相互平衡。

优妈真的很赞同这个观点,在彼此的世界里平衡,其实就是说父母要跟孩子保持界限感,不要过分介入孩子的游戏、生活。但是,中国的父母向来缺乏“界限感”,这也是亲子矛盾、婆媳矛盾最主要的诱因。

优妈的朋友 范葳 老师(家长必读讲堂 特聘讲师),是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从事青少儿心理疏导工作近10年,她说:

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我十分不推荐大家去做全职妈妈,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害了孩子!

很多全职妈妈总是把养育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终身的工作和爱好,除此之外再没有感兴趣的事情。她们每时每刻都把孩子纳入自己的监控、掌握之中,孩子吃饭要管、独自玩耍要管、学习要管、交朋友要管……

长此以往,只会有两个结局:一是孩子在生活和思想上,都丧失了独立性,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妈妈,变成一个妈宝男、妈宝女;另一个,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无法忍受那种压抑感、窒息感,选择抵抗,跟父母作对,闹翻天。

曾经有位全职妈妈,整天跟女儿闹到要离家出走,很痛苦地来求助,问怎么办。我告诉她说,你出去找一份工作,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别整天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在女儿身上,问题慢慢就会缓解。

03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董卿很欣赏朋友说过的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去做一个这样的人。换句话说,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事业、爱好,是个积极乐观、宽容大度的人,那么当孩子慢慢长大,就会对父母满怀爱与尊敬,就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到父母身上那些好的品质。

所以,董卿才说:“我不想放弃不断自我成长的可能,我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

每当优妈给“教子有方”的粉丝们分享书单或者送书的时候,总有妈妈留言问:“我家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呀?”……

这时候,我总会旁敲侧击地问一句:“您跟孩子的父亲,平时都读些什么书呢?”

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我也想多读点书,不过整天光孩子的吃喝拉撒就够忙了,实在没时间……”

说实话,一个父母都很少读书的家庭,想培养一个嗜书如命的孩子,真的很难。

04

父母的一言一行,

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一生

记者问董卿:像你这么温柔、淑雅的人,年少时会不会叛逆?

董卿笑着说:会,而且发起脾气来会跟父亲推推搡搡,摔碗。

董卿的父亲是个很固执、严苛的知识分子,对于女儿在学校文艺表演上唱个歌、跳个舞这类事情,根本无法接受,认为这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老老实实读书。于是,就会引起父女俩的顶撞。

记者又问:父亲的这种严苛,对你有没有什么影响?

董卿很肯定,并且略带严肃地说:有!他影响着他自己,也影响着我;而现在,我影响着我自己,将来估计也会影响到我的孩子。

当董卿带领团队制作《朗读者》节目的时候,同事对她的评价是“事无巨细、要求严苛”,这或许就是受她父亲性格的影响吧!

当然,董卿酷爱读书也是受益于父母,因为她的父母都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知识分子,都是爱书之人,并且每到寒暑假,都会给董卿开列书单,从不间断。

在采访最后,董卿引用了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刻在墓志铭上的一段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优妈说:

人这一生,从来都没有一劳永逸的时候,我们总是在经历着一个又一个挑战:结婚了,要适应两个人的生活,还要处理跟对方老人的关系;有孩子了,要适应琐碎平庸的生活,要面对新的烦恼……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不断进步,不能不断学习处理生活矛盾、工作突发事件的能力,婆媳矛盾\亲子矛盾、同事矛盾肯定接踵而至。

所以,希望妈妈们都能如董卿那样,在结婚生子后,做个聪明的女儿,让婚姻和孩子成为新的动力,最求更美好的自己,而不是沦为一个家庭的保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教子有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