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孩子脾气大不听话?夸他比骂他更管用

新浪育儿

关注

01

小盆友们对《小猪佩奇》动画片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

我一个朋友问孩子,你想让妈妈给你生个弟弟还是妹妹?她居然说让妈妈生个小猪佩奇!

在孩子的影响下,爸妈们也成了《小猪佩奇》的铁粉,还向猪爸和猪妈学起了育儿法。

但家长们渐渐发现,把《小猪佩奇》的育儿方式生搬硬套到日常生活中,依然解决不了孩子发脾气、不吃饭、不刷牙等育儿难题。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动画片,了解到的只是零星而片段式的教育方式。

小猪佩奇能拥有这么美好的家庭,是因为他们有一本宝典。有亲子教育专家发现,猪爸猪妈原来一直在用一套风靡欧美的教养方法——正面管教,盘点起来,整部《小猪佩奇》简直就是一部“正面管教式育儿教科书”。

02

1。孩子害怕不自信怎么办?运用鼓励,而不是赞扬和奖励

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佩奇问爸爸:“乔治会不会年龄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啊?”

爸爸说:“他不会有事的,你和他的恐龙先生会陪在他的身边的!”

到了幼儿园门口,佩奇又问爸爸:“你确定他真的能上幼儿园吗?”

爸爸又拍拍乔治的脑袋说:“他一定能适应的。”

佩奇听后愉快地拉着弟弟的手进了幼儿园。

爸爸鼓励的话语:“你一定可以的”,给了两个孩子充分的自信和信任。

结果,佩奇和乔治在幼儿园都玩得很开心。

《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

爸妈们也经常鼓励孩子,但你很可能用的是“赞扬”而不是“鼓励”。

正面管教提醒家长,不要这样赞扬孩子“我为你感到自豪”。

而要这样鼓励孩子:“你真的很棒!”

因为赞扬和奖励,会让孩子认为,只有别人觉得我好,才是真的好。

相反,鼓励孩子会让孩子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从而激发孩子做事的信心。

2。孩子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怎么办? 改变说话方式

《树屋》一集中,佩奇一家到爷爷奶奶家玩耍,奶奶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是:“进屋前,你们要把鞋子脱掉。”佩奇很乐意地接受了:“好的,奶奶。”接下来,佩奇进树屋玩耍前,很自觉地脱掉了鞋子,并要求弟弟乔治和妈妈进屋前也要脱掉鞋子。

《树屋》

孩子不脱鞋就进门,把你刚擦干净的地板弄脏了,你会怎么办?

这些话语你可能经常说 “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一点都不知道妈妈的辛苦……”“你可以把鞋子脱掉吗?”

你的唠叨、抱怨、愤怒,孩子总是充耳不闻,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让妈妈们倍感受挫。

正面管教认为,孩子本应该做的事,爸妈们却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你进门可以脱鞋吗?”“公众场合可以不大声讲话吗?”“睡觉前可以先刷牙吗?”通常得到的回答是:“不,不,不”

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变征询意见为决定。“进门要脱鞋”、“睡觉了,该刷牙了”。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而不是挑战父母的决定。

3。孩子把事情弄得更糟怎么办?专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惩罚抱怨 

小猪佩奇一家要出去游玩,出发前却发现车子特别脏。猪妈妈要求必须把车子清理干净才能出发。没想到,佩奇不小心把一盆更脏的泥水泼到了车上,车子更脏了。佩奇感到很内疚,爸爸赶快过来安慰道:“别担心,我们可以用水管把它冲干净。”佩奇听后也兴奋地说,“是的,爸爸,让我来帮你!”

《清洁汽车》

专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惩罚抱怨的教育方式,比爸妈们训斥唠叨很多遍要有效得多。 

孩子突然推倒了一杯果汁,把整洁的餐桌弄得一片狼藉。惩罚式父母会生气地吼孩子,甚至打孩子一顿。

正面管教不允许惩罚。为什么呢?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表明,惩罚并不会起到有效教育孩子的作用,相反,会让孩子和整个家庭气氛更加糟糕。

你可以带领孩拿块抹布,一起把果汁清理干净,以平静友善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挽回错误。

03

我们在后台做了一个育儿情况调查,一共688位爸妈参加。

结果发现,80%的爸妈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乱发脾气、不吃饭、胆小、爱打人的问题,最后只能用威胁、惩罚、责骂、纵容这些治标不治本,甚至根本没有用的办法。就像有的爸妈感叹,“我的教育方式还比不上一只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