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被刷屏的”番茄炒鸡蛋”感动,我却不会做这样的妈妈

新浪育儿

关注

看到朋友圈都在刷“番茄炒鸡蛋”,我还想番茄炒鸡蛋有什么可刷的,点开一看原来是要表现父母大爱的一个故事。

初到美国留学的的儿子要跟朋友聚餐,一人贡献一道菜,眼看朋友们都要到了,留学生还是摸不着头绪,赶紧向老妈求助,老妈发来语音听不清楚,为了及时教会儿子,爸妈联合出手,现场直播录视频教学。

儿子做好的番茄炒蛋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赞同,才发现,此时,国内正是凌晨四点。结束之时,字幕打起: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看完,鼻子酸酸,也被感动。感动之余,也设想了一下,如果我是视频中的父母,我会不会在凌晨四点视频教学,纠结了一下,我应该是不会的,不是我不够爱我的孩子,而是亲爱的宝贝,生活的技能,妈妈会早早把你教会。

爱孩子不是替孩子做好一切,以爱的出发点,钝化了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

悦悦刚两岁的时候,就会自己吃饭,穿鞋子,穿裤子等简单的事情。尽管吃饭会洒的到处都是,穿鞋子也会经常搞个左右脚,裤子提起来的时候也会扭到一边,悦悦的妈妈还是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不厌其烦的收拾地上的饭菜,对于穿反的鞋子此类状况,悦悦妈妈会帮忙整理一下,如果孩子不乐意,即使继续穿反,也没有关系。

于是,三岁的悦悦,自己吃饭已经不会再弄的到处都是,自己穿衣服也会穿的很妥帖,左右脚基本不会穿错。

如果妈妈就是觉得孩子小,可能孩子到现在还是要追着喂,孩子不仅学到了自理能力,妈妈也轻松了很多,估计以后也不仅不会遇到半夜求助如何做番茄炒鸡蛋的问题,还会吃到孩子为自己做的番茄炒鸡蛋吧。

父母不可能永远守在孩子身边,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求助的最值得信赖的人应该是自己。而这个自己应该是个强大的,有能力解决问题的自我。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拼孩子的学习,其他的事情一切代办,于是出现了大学生洗衣服只知道把洗衣液倒到衣服上却不知道加水的笑话。

朋友的孩子,已经高中了,为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洗脚水,挤牙膏这样的小事从来都是妈妈代劳,在妈妈关爱的眼神中,聪明上进的孩子怎么就成了生活不能自理者。

父母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孩子当婴儿对待,当孩子长大后,走入社会,他们不再只是我们的孩子,而是一个能负担起责任的成年人。与其让孩子在成年之后被人教育,还不如尽早教会孩子生活的能力。

在煽情的视频之下,还有一个问题,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的尊重,孩子不是的私有之物,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尊重他在逐渐长大,尊重他有自己的意识,尊重他去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有义务教会孩子从依赖的小宝宝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父母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给予足够的信任,才能让孩子可以独立做好更多的事情。毫无界限的用亲情去绑架,剪掉本可以飞的更高的翅膀,就是在心理暗示,你做不好,不会做。当孩子长大,会越来越不会选择,缺乏主见和自信。

父母爱孩子,出发点是好,不要让自己狭隘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只负责感动,却无法负责未来。

来源:鸽子医生

相关链接:

火热报名:新浪2017早幼教高峰论坛

火热报名:新浪2017婴幼行业盛典

有奖调查:2017年度中国母婴消费大调查

有奖调查:给父母最好的选择—新浪育儿早幼教研究院大调查

有奖调查:中国母婴行业用户行为调查

活动:中国母婴自媒体大赏正在进行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