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对孩子,黑到深处才是真爱吗

新浪育儿

关注

作者 | 佳言

来源 | DaDa妈妈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嚣张跋扈、任性妄为的高贵妃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

在高贵妃谋害五阿哥不成反被软禁时,她的父亲入宫来看她。

本以为他是来关心和安慰女儿的,却没想到父亲不但直接打击她“你真没用”,还扬言要送自己的其他女儿入宫,取代她的位置。

一句安慰话没有,有的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怨怼。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高贵妃思想偏激、做事不择手段。

在父亲的打击教育下,她一直想向家里人证明她是有能力的,并不像父亲说的那般没用。所以做了很多坏事,只为多获得一些荣宠。

高贵妃临死之前,亲手毒死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免得她们进宫获宠。在完成最后的心愿之后,她用白绫上吊身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高父的打压式教育,并没有让高贵妃像被压缩的弹簧一样奋起,而是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让她觉得自己不行,以至于在后面的生活里丧失了信心。

这种教育的方式,让我想到了一个饭圈的词:黑粉。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在对孩子“黑粉式”教育,从不赞美,永远都是挑刺找茬,表现多好都能给你找出错来。

这些黑粉式家长,明明很关注孩子,却用持续不断的打击和挑错来伤害孩子。

在家对孩子各种看不顺眼,实施鞭策教育;出去逢人便称自家孩子哪哪都不行,成天说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

孩子成绩好时,不仅一句话不表扬,还告诫他虚心不能骄傲;孩子考砸了,就各种恨铁不成钢。

Part.1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从小就得不到父亲的认可和喜爱,父亲对她永远是一张臭脸。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看演出的时候,舞台上的演员做了这个表情,松子跟着学,居然得到了父亲的笑容。于是后来的她就时常做这个表情,就为了逗父亲开心——对松子而言,这是父亲对自己难得的认可。

父亲看腻了松子的鬼脸便不笑了,但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松子长大成人。只要她遇到让自己窘迫的事情,就会突然做鬼脸,然后让局面更加尴尬。

松子成年之后性格的畸形,和最后悲惨的命运,跟她的“黑粉”父亲脱不了干系。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安静又神秘的角落,这个角落只会对最亲密的父母开放。

但如果父母给予的是没有耐心的指责和伤害,这个隐秘脆弱的角落就会永远闭合,不再愿意展示给他人。

都说伤害造成的记忆,会覆盖过很多之前的快乐。父母的指责会让孩子的内心忘掉温暖和平和,只留下不甘和脆弱。

Part.2

郑爽在新出的书中写道,父母为了让女儿出类拔萃,从小都对她极其严格。

父母灌输给她的理念就是:“你不可以甘于平凡,一定要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上人。”

在郑爽童年时期,妈妈就给予她高压训练,灌输“必须争第一”的思想,即使考91分也会被母亲骂或者打手心。

母亲给郑爽报了很多课外班,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她是否真的喜欢。

就连问到郑爽为什么走演艺圈这条路的时候,郑爽的母亲也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想从事演艺事业。

参加综艺节目时,节目组的其他人曾经评价郑爽:“她无论何时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到了焦虑的地步。”

她自己也写道:“仿佛做了演员就失去了自由,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大家都说,郑爽有点自卑,有点怪。”

她很渴望被父母和别人认可,她太想完美了。

在母亲的黑粉式教育下,她开始变得不自信,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连自己从事的工作都是母亲的愿望。

另一位女明星陈乔恩,也曾经在节目中提起,小时候妈妈严厉到会呼她巴掌,所以她不敢跟妈妈讲话。

没办法达到妈妈期望的时候,宁可去鬼屋也不愿意回家。

本应该是最亲近的妈妈却成了她最惧怕的人。

陈乔恩和妈妈奇怪的母女关系,一直到她长大成人,才慢慢修复。

来自父母的打击,只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脆弱而敏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的隔阂。

Part.3

“黑粉”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打击孩子,他们关注的永远是孩子的不足之处,总是用显微镜找孩子身上的缺点。

武志红老师说过:“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父母的黑粉式教育,会让孩子形成消极而悲观的心理暗示,会在潜意识中认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建立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让一颗种子长时间长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它汲取的营养会是不均衡的、不符合成长规律的,最终也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黑粉”父母给与孩子的爱和关注,本身就是畸形的。“为你好”不过只是打着爱的旗号的绑架行为,不管对于家庭还是孩子本身,都极为不公平。

如果可以的话,作为父母,应该多一些耐心和温柔,在孩子的幼年时代,尽量给予他们温暖的守护。

1。多与孩子交流和倾听。像朋友一样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

2。培养共情和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全然地接受孩子,并且不加任何评判。

3。多用肯定和亲切的态度去赞扬孩子的努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感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

4。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升孩子的自我创造能力,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真实的生活。

Part.4

卡尔。威特曾说过,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倍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夸孩子努力比夸孩子聪明更有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赞美和鼓励孩子是家长的天职,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魔法。

所以,爱孩子,就多给孩子一些赞美,少一点挑剔与苛责。

所有的孩子来到世上都是要成为“自己”的,但大人们非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于是慢慢地产生了“黑粉式”父母。

孩子从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生来只属于自己。

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多尝试,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多赞美孩子。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勇敢、自主的模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