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20多刀杀死妈妈:童年被严厉管教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新浪育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面对种种严厉的教养方式,我们要取之适当,用之适度,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多需要的还是我们无条件的爱与关怀,包容与接纳,信任与支持。正确的管教方式是正面管教,即以尊重为前提,和善与坚定并存,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与大人一起解决问题,慢慢培养好的品格。
——《正面管教》

刚刚过去的周日,优妈听到这么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12月2日晚上9点半左右,在湖南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持刀杀害亲生母亲的恶性事件。

死者34岁,杀死她的,正是她12岁的上六年级的亲生儿子吴某某。

案发地点,是在死者家二楼主卧室,房间内有打斗迹象,几张凳子倒在地上,房间里多处有大片血迹。
那个年轻的母亲,就倒在卧室床位右侧的血泊中。

经警方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管教太严格,在一次母亲打骂自己时难以忍受,遂痛下杀手,足足砍了母亲20多刀。
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母亲有如此大的怨恨,甚至不惜持刀将其杀死?
家长贯彻多年的“严厉教育”,是造成恶果的重要原因。
优妈想起以前跟家长讨论过,老师打孩子,应该怎么处理的问题。有个家长说:老师打是对的!孩子不听话我都打他!不打怎么成器!
虽然越来越多家长朋友接受优妈“不急不吼 教出好孩子”的理念,但不少父母还是会混淆对孩子严格要求和棍棒教育的界限。
“严厉管教”的恶果,只能以“12岁的小学生持刀弑母”这样极端而惊悚的方式才能让我们觉醒吗?
01
优妈经常看到新闻中出现“虎妈”、“狼爸”式的父母,他们采取非常严格,甚至近于苛刻的方法管教孩子。也有不少孩子在这样严厉的管教下成才了。但是,严厉的管教,带来的恶果远多于成才的孩子。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活在恐惧中,不懂得释放自己的情绪。
今年1月4日,著名女星陈乔恩因酒驾被捕。被保释后,陈乔恩第一时间发微博道歉,称自己是在泡澡放松时喝了点酒,后驾车到家附近买宵夜时,被警察叫停检查。

虽然身为公众人物,但私下的陈乔恩却是“酒国英雄”,爱喝酒减压。很多人也证实陈乔恩酒驾其实并非偶然,只是时间的早晚。
深究原因,是由于陈乔恩自小便在母亲极其严苛的教育下长大,心理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不善与人交流,不会疏通自己的情绪,遇到压力就借酒浇愁。
外表活泼开朗乐观的陈乔恩曾在节目中吐露:“我从小活在恐惧中,我很怕妈妈。”

在节目中她整个人都显得高度紧张,小心翼翼,回头确认妈妈听不到才安下心来,可想而知她的恐惧有多深。
对孩子严厉管教,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以暴制暴的恶之种子。
优妈曾接访过一名家长,家庭教育中信奉“要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
孩子一岁多,就必须按时吃完饭,到点没吃完,妈妈就把饭倒掉;不乖乖刷牙,爸爸二话不说就把牙刷一折两半;孩子喜欢吃手,奶奶看见了一巴掌就把手拍下来,甚至会涂辣椒水来制止孩子吃手的行为……
在严厉教育下,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乖,按时吃饭,认真刷牙,从不忤逆家长的话。但她发现,孩子三岁多上幼儿园后,一方面表现得胆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另一方面在家里脾气又很大,且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残忍,比如虐待家里的小猫,把猫尾巴踩住用脚跺,或用沙发靠垫把小猫捂到半死,看小猫痛苦的样子,她则表现出满足的神情。
优妈想说: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严厉管教的恶果,在于严厉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孩子从未得到过温和和宽容,她又怎能学会温和地对待世界?
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为人做事从不讲一点情面,哪怕是亲情,更毫无爱心与同情心。他们的人生通常是处在一种孤傲的状态下,亲人远离,朋友没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又会更加无情,以致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起来。

02
严厉管教的后果如此严重,那么我们该怎样不急不吼,教出好孩子呢?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一书中说过: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在愤怒的时候接通的是原始脑,无法做出理智的决定。当被情绪左右时我们不妨先暂停,不要试图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对彼此的尊重。
优妈曾撰文讲述:孩子倔强、叛逆、总是发脾气?恭喜你!
文中提到:“窝里横”的孩子,其实是在发脾气的过程中,一边情绪得到释放,一边培养和加强了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要让孩子先宣泄情绪,接下来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会发育健全,哭泣也好,恐惧也罢,只不过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只能顺势利导,而不能强行压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这种自我表达。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既外向又内秀,端庄而不失活泼,胆大却不鲁莽,自信又不狂妄,善言辞也会思考,守规矩还能创新。
然而每位父母都应该了解,您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能跟任何人比,尤其是那个最伟大的虚构人物——“邻居家孩子”。
所以,无条件接纳孩子,首先要接纳的是他的“独一无二”,是他跟其他孩子的不同。
近日,吴绮莉回应女儿小龙女同性恋婚姻:接受女儿长大,顺其自然向前走。
这一份接纳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吴绮莉也是棍棒教育的坚定执行者,因为她自己就得不到母亲的接纳。吴绮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不过父母在她一岁的时候便离婚了。妈妈对她很不好,她从小就被妈妈骂“做鸡都没人要”。

而吴绮莉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却和自己害怕的妈妈如出一撤,非常地严厉。她就曾公开承认会让小龙女举《辞海》,或者用皮鞭教训女儿。


母女关系一度降到冰点。吴卓林割腕、退学、出柜。
2017年底,吴绮莉曾上过一档心理访谈真人秀节目,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节目中,她面对专家和观众,坦陈了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访谈时,虽然吴绮莉言语间还有些防御和回避,但事后她在微博中称,心理专家的话的确对自己有很大触动,她也意识到了之前教育方式的不足。
近两年,吴绮莉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她开始接受女儿长大了这个事实。她还公开支持女儿性取向。吴绮莉的生活重心也从女儿那里,回到了自己身上,经常在微博上发一些积极乐观的片段。
温和而坚定地执行。
无条件的接纳了孩子,但不意味着我们认同孩子的某些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温和而坚定地执行我们的规则,培养孩子内在的秩序感。
秩序感发展良好的孩子长大后能轻松规划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效率。

03
管教孩子前请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简单粗暴可能是最快速见效的教育方式,但会给他的人生埋下了隐患。
亲子关系,比管教孩子重要一万倍,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谈教育只会是本末倒置。而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尊重接纳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积极有效的教育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