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没有共情也没鼓励,我发现了孩子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秘诀

新浪育儿

关注

昨天小D幼儿园又又又放假了,这里先说个小插曲。

今天分享的就是我昨天“神清气爽”后(捂脸),我们之间的故事。小D在玩这个娃娃屋时,发现有个小玩意还没被打开,特别兴奋地想尝试自己打开。发现不行,就开始有发脾气的前兆了,就把这个扔在了我身旁。

我接过了这个,拿起来一看,挺薄的两片,这个本身打开就有一定难度。而且四处都有透明胶,我猜她并没有发现这个,所以难度更大了。于是,我就仔细端详后说,“我来试试看”,然后也尝试用手指使劲抠,抠了好几下,还是抠不出来。

小D在一旁看我这样认真做似乎也不行,就凑过脑袋来看,看了一会和我说,“妈妈,我来试试看”,她又把这个东西拿过去,自己在那里尝试打开。

就是下面这个东西,里面的贴纸已经拿出来了

这时,我也凑过去在旁边看,看着她努力尝试了好几次后,我又说,“我来试试看吧”,我又一把接过手继续尝试。这时,我除了抠这个盒子外,开始抠透明胶了。

小D凑过来看我使劲抠透明胶,然后又和我说,“我来试试看吧”,又接手继续努力。就这样一盒小东西,我们母女俩轮流说着“我来试试看”,轮流尝试努力着。最终小D自己打开了这盒东西。

她欢呼雀跃地和我说,“你看,我打开了,哈哈哈”,立马转身投入到了她的娃娃屋的玩耍里了。我在一旁看着她玩耍,回想到我们刚才的情景,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如何让孩子不轻易放弃,让他们自己做成功一件事吗?

顿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啊,孩子的品质培养绝对不是在“大事”上体现的,相反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琐碎小事中磨练出来的。

长久以来,我们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不怕失败的,可以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我们也学习过很多引导孩子这些品质的方法。但昨天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我既没鼓励,也没共情,那小D这次没放弃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思考让我想到了去年9月份公布的一个新发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随机找来了两组15个月大的孩子,每组孩子都会看一个大人把一个玩具青蛙从罐子里拿出来,把一把钥匙从门上拔下来,都是看三遍。

唯一不同的是,第一组的孩子会看到大人一开始无法完成,每次都需要努力30秒左右才能成功。而第二组的孩子看到的是,大人一开始就轻而易举完成了。

之后,这两组孩子同时被给到一个音乐玩具,在音乐玩具的顶端有一个看着像实际却不是开关的按钮,而玩具的底部隐藏着一个真正的开关按钮。在此之前,科学家会先打开音乐玩具,让孩子们明白这个玩具是可以发出响声的。

然后每个孩子就会拿到一个音乐玩具,可以自己玩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第一组的孩子自己尝试按开关的次数要比第二组高出将近一倍,尝试自己琢磨研究这个玩具的时间也比第二组长了将近一倍。

尽管这个实验存在它的局限性。但我更愿意从这个实验本身去反思,它带给我的启示是什么,可以如何让我们更好地育儿。

父母并不需要“全能”

经常会听到不少父母朋友会说,我也想英语启蒙啊,我不会怎么办?孩子这么多“为什么”,我也不懂怎么办?科学启蒙是挺好,但是每次总被孩子问倒怎么办?

这是大部分父母的惯性思维,我们总希望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无所不能”,自己英语流利了才能和孩子对话;好多尴尬问题回答不上来,干脆回避这些;自己动手能力差,那就不带孩子做。

但麻省理工的这个实验恰恰就是告诉我们,做个真实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时不时展现自己的“无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好比我和小D在拆这个塑料盒时,我其实是和她一起在努力的,我也觉得很难,我也拆的很专注。

当孩子看到,父母也需要努力,而且可以看到父母努力的过程和最终完成的结果,孩子才能从小明白努力是有回报的,才能更加愿意去努力。

真正的共情不一定需要语言

现在关于“共情”几乎是个被说烂的概念了,每个父母都会说,他发脾气了,我会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是。。。;他准备放弃了,我会鼓励他,妈妈也知道这个很难,但是。。。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用,“你看,我都共情了,他还是哭;我都共情了,他还是发脾气不继续了。共情怎么没用?”为什么没用?因为我们把“共情”变成了希望改变孩子的套路,共情只是铺垫,后面的“但是”才是真正想孩子达成的期望。

昨天我和小D的互动里根本没有任何看起来的“共情”,但其实我已经共情了,我接过她正在尝试打开的东西,我也很努力很费劲地在打开。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我这样的“艰难”过程就是在共情,我用行动告诉她,“嘿,真的挺难的呢,我来试试,我想帮你”。

我曾经在《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决定了爱孩子的深度》里分享过,真正的共情是最能体现爱的深度的,因为这需要我们直面自己脆弱的能力(嗯,妈妈也不行)而且愿意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份脆弱。

蹲下来的视角

这么做难吗?是的,很难。我们当大人太久了,久到都已经忘记了我们曾经孩子的样子。 小D现在1米高,这是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说这句话并不是真的在谈她的身高,而是我在时刻提醒自己,1米孩子的视角,蹲下来的视角。

这就意味着,当小D打不开那个盒子时,我并不是一边说“你要再努力啊”,然后一边三下五除二就替她打开,临了还要加上一句,“你看,挺容易的,只要你不放弃”。

这也意味着,当小D向我提问时,我并不是马上把我知道的一股脑儿地告诉她,然后半途发现她似乎已经对我所说的不感兴趣,然后还要评判一番,“这个孩子,和你讲,你反而不听了”。

这还意味着,当小D在学习任何一个新技能时,我并不是一边包办代替,一边还总“嫌弃”孩子,怎么自己总不会做,你看妈妈,这样这样就好了。

现在每当遇到这样的时刻,我总是尝试想象自己仿佛也是那个3、4岁的孩子,我仿佛也是第一次在尝试和经历这些,这时我的动作和语言都会变慢,我可以容忍小D没有立即反应,我会尝试去拆解这些步骤,我会和她一起“重新学习”一遍。

养育孩子对我来说是“学习”和“忘记”的过程。我学习很多育儿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理论体系,逐渐打造自己的育儿观。但面对小D时,我总是在提醒自己“忘记”,忘记那些理论体系,清空我作为成人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尝试蹲下来,用一个“1米孩子”的视角来重新学习。

回顾自己当妈妈快5年的历程,我真的觉得蛮有趣的。一开始学习育儿,我只是想更好地带小D,或者也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变得更好。

但到现在,我愈发发现,育儿其实是在让我们努力放下自己那个大大的“自我”,让我们变得谦卑。同时也让我们变得勇敢,敢于展现自己的无能,愿意袒露自己的脆弱,然后还要有勇气和这个小生命一起重新成长一次。

父母,这个名词让我们柔软又坚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J小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