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老大傻,老二精。。。到底有科学依据吗?

新浪育儿

关注

可查看超过200篇[二胎教育专题]好文

昱子

爸妈营特邀作者

新闻人,一儿一女的母亲,记录二孩妈妈的成长史。公众号:二孩妈妈进化论

这晚,哥哥又在为难妹妹了。“妹妹,1+1等于几?”

“2!”妹妹朗声回答。

“对了,那1+2呢?” “3!”

“嗯,那2+3呢?” “拒绝回答。” 显然,妹妹不会了。

我看着,脑袋里腾一声冒出那句熟悉的话:老大傻,老二精。可现在谁傻?谁精?

老大傻,老二精

我们常说,老大傻,老二精。曾经有一位儿科医生的描述特别有趣,她说,在找她看儿保的孩子当中,但凡是家中老二的,都精明能干。

医生推测,可能因为到了第二个孩子,家中的关注度不那么高了,所以孩子反而有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在那个大人不那么聚焦的角落,发育得聪明伶俐,也就是俗称的“小人精”。

医生的观察,并非孤例。在我接触的那些多子女家庭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比如,有一位朋友生育了三个孩子。老大呢,真是百般呵护,却也万般操心。

老大啥事都习惯别人帮忙,横行霸道,也不主动让着弟弟妹妹。

(老大:“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

老二呢,夹在中间,位置天然不利。

在老三还没出生前,老二享受了一段时间做老小的荣光,也有些娇气。

但等到老三出现,老二立刻进入了人生新阶段,她不像老大,赖皮打滚争夺父母的关注,反而显得加倍的聪明伶俐,在蛮横的老大与啥都不懂的老三之间,老二变得异常的乖巧、灵敏。

(老二,平衡的中间态)

至于老三,在老大与老二的日月同辉之下,得其精华。朋友形容:“小弟完全不用教!”

老三什么都跟着哥哥姐姐学,却比老大、老二都率先学会分享这件事,他似乎天然明白自己“什么都需要和人分”的本分,很小就表现得大大方方、乐于分享,自然,所有人都不讨厌他。

“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是妖精。”朋友不禁感慨。

(老三:“我是快乐的小灵精~”)

为什么

说到这里,您如果自己就是二胎家庭,或者稍微观察下身边的多子女家庭,就会发现,“老大傻、老二精”的案例,处处都是。可为什么呢?

也许,是那位医生说的,因为缺少关注,老二们得到了自然生长的机会,但又也许,还有别的奥妙呢?

奇妙老二

我家的老二,就是一位够“精”的小朋友。举个例子吧。有一次,兄妹俩与哥哥的朋友在一起玩。

一开始,两个男孩就打成一片,自始至终,他俩都玩儿不亦乐乎。而妹妹呢?她的反应则分成了几步走。

第一步:

当两个男孩开始粗野地玩起来,妹妹的第一反应是,劝阻。她大叫:“你们不要打来打去!”

第二步:

劝阻无效,她跑来找家长。

妹妹找到我,投诉道:“妈妈,你看他们好闹啊。”

我看了一眼,看俩男孩玩儿得还挺开心,就告诉妹妹:“没关系,你如果想和他们一起玩,就和他们一起,如果你不想,就过来画画。”

第三步:

妹妹作出了决定。她很快回答:“我要和他们玩!” 她跑过去和哥哥申请:“我也要和你们一起玩!”

哥哥欣然答应。于是,妹妹成了哥哥的“炸弹”,只要哥哥一喊“发射”,她就飞速地跑向对方,成为一颗反复投射的“人肉炸弹”。

等等,还没完!

第四步:

游戏结束后的当晚。妹妹一边洗澡一边回忆:“今天我本来不喜欢哥哥打架的,但他让我当了‘爱心炸弹’,我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了……”

“不过,”妹妹结论道,“男孩子就是喜欢这样打来打去的。”

这四部曲,让我觉得特别有趣!为什么呢?因为妹妹的这些表现,正让我看到了“老大傻、老二精”的另一种解释,那就是老二之所以精明,并不仅仅因为独立,而且还因为——依附!

依附的老二

老二之所以是老二,正因为他们的身份,依附着老大而确定。而这种依附,不仅影响了身份标签,还影响了日常行为。

比如,在我刚才所陈述的例子中,假设妹妹没有哥哥,那么她会如何反应呢?她无需参与其中,因为其他孩子,与她何干。(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她也无需反复权衡利弊,因为绕开其他孩子,做自己的事,无可厚非。如果她不是老二,那么看到两个男孩疯来打去,她的判断可能简单直接——Oh no!

但偏偏在现实的手足关系中,老二怎能绕开老大呢?老大选择做什么,通常不需要考虑老二的需求,而老二却不得不考虑老大的举动,因为老大,本来就是她生活绕不开的那部分。

她当然可以选择不和老大玩,但这样的话,她就会感到孤独。那既然她想和老大玩,那就必须尝试多几种方式,否则就很难成功融入。

老二的脑子,就这样被锻炼出来。她必须想办法,在另一个孩子的生活中,经营自己的生活,否则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兄弟姐妹就不是相亲相爱,而是相互折磨~

(老大动一动,老二老三不得不共振)

排行的秘密

美国心理学家Kevin Leman在《排行的秘密》一书中研究了手足排序对兄弟姐妹各自的影响。书中就提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美国总统多数是家中的老大,或者代行老大的实际职责,很多创业者、企业家,常常跻身中间,是排序在中间的孩子,还有很多喜剧演员,是家中最小的那一个。

Kevin Leman认为,出生排序影响了不同孩子的性格。老大肩头担负着教导弟妹的责任,思量必须周全,想不担起责任都不行,因此,老大要么宽厚稳重,要么表现出完美主义,难讨好、不满意。

而老二呢,上不挨天、下不沾地,不得不早点独立起来,他们可能显得格格不入,但也可能成为上通天、下晓地的圆融之人,和谁都处得来。

至于老三,按照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阿德勒的说法,就像是一只“快乐的小海豚”,他不用承担期望、也不用承前启后,他只要对每个人都微笑,快乐就好~

常常地,我们期望,孩子发展出“独立自主”的人格。。。可实际上,又有哪一种人格,不被周边环境塑造呢?

而你的周边环境中,存在不可忽视的——手足,那兄弟姐妹间的彼此塑造,便成为“独立人格”的不独立因素。

(老大谨慎周到且有完美倾向;老二独立叛逆,但也可能是斡旋冲突的人;老三快乐简单,易受操控;独生子女则常常兼具老大与老小的特点)

哪里有莫名的精明

正因如此,“老大傻、老二精”,不仅因为独立,更因为依附。老二的精明,老大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老大,老二的脑回路,就不会反复地沟回。

如果没有老大,老二的脑容量,也不会反复地刺激与扩容。

老二,正是踩在老大的肩膀上,才得以看到许多他本不会看到的事,才得以思考许多他本不需要思考的事啊~

老大对老二的塑造,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一位朋友就讲过,她家老大写作业的时候,老二非得在旁边看,刚开始抢着撕作业本,被教训了几次,慢慢老实了,再到后来,跟着看着,竟然认识了不少生字。。。

这老二,才3岁。母亲感慨老二聪明。可要我说,那是老大教得好。

所以,即便“老大傻、老二精”,也请一定不要以此作为孩子之间的对比!

哪里有什么莫名其妙的精明哟?精明人背后的奥妙,不就是那个傻子!

感激傻子吧

所以,我要求妹妹,对哥哥一定要尊重!古语说,兄友弟恭。

这不是装X,而是因为你哥有心无心地都在带领你,你不感恩他,感恩谁?

所以,我提醒哥哥,一定要对妹妹负责。这不是强加给孩子的“负担”。

而是他应该意识到,他的行为对妹妹有直接的影响!他不仅是年长几岁的哥哥,更是妹妹的导师和领路人。他毋需尽善尽美,但至少要意识到一件简单的事——你的生活中有另一个小孩,需要你等一等、牵一牵,

“老大傻,老二精”精的那个,莫要自鸣得意、恃宠而骄。傻子伸出手指向你笨拙地比划“1+1”,那是你精明的重要起点!

傻的那个,小聪明不掩大智慧。那个横空出世、抢走你独一无二地位的小家伙,是你人生新篇章的起点,因为又有几人,会用那样的崇拜眼神望住你,心心念念跟在你屁股后面,心甘情愿扮演一枚“人肉炸弹”?

问人生,有几人。有这样的情谊,莲生并蒂,手足连心?

尾声

回头。再看见兄妹俩,哥哥问妹妹:2+3等于几?

妹妹说:拒绝回答。哥哥伸出左手两个手指,又伸出右手三个手指,在妹妹面前晃了晃:“现在看看?”

妹妹盯住:“5。”

“对了!” 哥哥叫起来,欢喜地转向我:“妈妈,妹妹真聪明!”

爸妈营发布过8233篇

二胎教育主题相关内容,

其中有212篇好文,

还有童书、影视、亲子游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