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又一婴儿在乘扶梯时坠亡!上电梯不要抱孩子!

新浪育儿

关注

可查看超过200篇[安全教育专题]好文

常爸

爸妈营特邀作者

耶鲁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工作多年。公众号: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最近看到个新闻:广东东莞的一个孩子和妈妈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妈妈带着4个月大的婴儿和大儿子去逛商场。

也许是以前经常这样乘坐扶梯,也许是出于自信,妈妈熟练地左手单手抱婴儿,大儿子则站在妈妈右侧。

如果没什么意外,十多秒后他们就能顺利抵达下一层,顺利地回家,所有人都可以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生活下去。

可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刚站上扶梯的妈妈,身体突然晃了一下。如果只是她一个人站着,也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惊吓。可这次,她左胳膊抱了一个婴儿。

婴儿就这样直接从妈妈手里飞了出去,3层楼高的距离,足以发生最悲惨的事。

也许是吓坏了,也许是太突然,这个妈妈静止了两秒后才反应过来。她拉着大儿子的手,赶紧跑下电梯。

等他们跑到一楼,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医生抢救,也没有挽回孩子的命。

这场原本普通无比的出行,却成了母子俩的天人永隔!

难以想象,这个妈妈会多么自责和后悔。如果当初没有左手抱着孩子?如果没有站到扶梯的左侧?如果走得更稳一点?如果用了背带把孩子背在身上?如果当时选择的是直梯?如果那天根本就没有出门?

可惜没有如果,一切都太晚了!

我们不想去指责这位妈妈,因为她已经在经历这人生中最不可言说的痛苦!

但是却仍忍不住想说一句“说了多少次乘扶梯不要抱孩子,为什么你们就是不听?!”

其实,因为坐扶梯发生的危险屡见不鲜,几乎一模一样的悲剧早已多次上演。

悲剧不断重演,是因为我们太善于忘记

2016年11月,一个奶奶抱着4个月大的孙子乘坐扶梯。一个没站稳,孩子就从扶梯外侧滑了出去,当场身亡。

让人心惊的是,后面的妈妈着急地拉着女儿往前跑,女儿趴在电梯上。

一次乘坐扶梯,让一个孩子付出了生命代价,一个孩子身陷险境。

2018年5月,印度的一对夫妻抱着10个月大的孩子乘坐电梯。丈夫要给一家三口自拍,可妈妈一个趔趄就把女儿从怀里摔出去了,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在这种危险行为前,连大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2016年7月,黑龙江大庆的一个爸爸抱着儿子乘坐扶梯,但因重心不稳,父子俩都从电梯上摔下来。2岁儿子当场身亡,爸爸抢救无效死亡。

每一场事故的代价,都是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关于为什么不能抱着孩子乘坐扶梯的原因,很多媒体都强调了无数次,那就是重心问题。

有媒体曾经做过测试,一个体重56公斤、身高1.7米的成年人抱着体重15公斤、身高1米的孩子时,两个人合在一起的重心距离地面的高度在1.06-1.1米之间,而且和成年人距离更远。

当孩子乱动时,重心会进一步升高并远离成年人。而手扶电梯护栏一般是1.1米,也就是说抱着孩子时,两个人的重心基本都高于护栏。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重心不稳,前倾摔倒。

实验老师用了个很通俗的比喻:

椅背上挂一个书包,书包并不重,可椅子却很容易摔倒。

所以,再轻、再小的孩子,都可能会让一个成年人失去重心。

也许这个妈妈,当时也曾看过这些新闻,也曾读过这些警告。只不过,她只是当个新闻看,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这样的惨剧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才是让人最悲痛的地方。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这话是黑格尔说的。悲剧不断重演,就是因为人们太善于忘记,又太善于用侥幸寻求自我安慰。

“这种事儿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太小概率了,我们碰不上。”

“我们才没那么倒霉呢!”

……

可是在涉及孩子安全的问题上,万分之一的概率摊到自己头上,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所以不要再把新闻只当做新闻看,不要把安全警告当做耳旁风,不要拿命为自己的疏忽买单。

刚才看到的都是在扶梯上大人抱着孩子托手后发生的惨剧,那如果不抱,改推婴儿车,安全系数会不会更高一些呢?

千万不要这样想!!!

推着婴儿车坐扶梯本身就是违规

新加坡一项安全调查显示:婴儿推车是造成自动扶梯意外的第一大“罪魁祸首”。

而国内,因为婴儿推车造成的事故也频频发生。

2017年,湖北黄冈的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乘坐自动扶梯时,重心不稳,连人带车翻倒在滚梯上。几个跟头下来,让人看得又惊又怕,幸好得到外卖小哥哥的及时出手。

还有一个妈妈,稍不注意,孩子和车就滚下去了。而电梯下方明显也站着几个孩子,场面相当惊险。

看了这么多意外,估计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出事故是因为大人操作不当。

但事实上,自动扶梯从来都是禁止婴儿车乘坐的。

把婴儿车推到自动扶梯上,本身就意味着大人们已经犯规,已经把孩子置于险境了。

那么推着婴儿车出门该怎么办呢?

第一选择:坐直梯,安全省事。

第二选择:使用轻便的婴儿车。万不得已必须乘坐自动扶梯时,两个人分工,一个人用背带将孩子绑在身上,另一个人负责推车子。如果车子可折叠,就放在身体侧边拿好。

如果不可折叠,推车的人要特别注意倾斜角度。上扶梯时,可后轮着地,前轮微微抬起,双手扶稳车柄;下扶梯时,最好能倒退着下,后轮微微抬起,前轮着地。总之,要牢牢把握车子并尽量保持平衡。

▲下扶梯的姿势

但是,有直梯一定要坐直梯。

在扶梯上蹦跳、打闹,会出大事儿

有一次,我带小小常逛商场。我们刚踏上自动扶梯,就听见身后一对母子追逐打闹的声音。

小男孩咚咚跑上了电梯,妈妈紧随其后,两个人的脚步声震得整部电梯感觉都在颤动。

“你追不上我的!”

“臭小子!”

这对母子跑得开心,我却看得胆战心惊。电梯可不是平地,这么打闹会出大事儿的。

2018年10月23日,罗马的地铁站的一个自动扶梯发生了严重的事故:至少30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一个24岁的青年可能要面临截肢的灾难。

现场画面相当惊险。

自动扶梯的下方突然坍塌,失控的扶梯加速下行,快速坠落的乘客在出口处造成踩踏事故。

一名男子,在热心人帮助下躲过一劫。

可是,还有很多人只能躺着出去。

这些受伤的人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球迷。当晚是欧冠小组赛,莫斯科中央陆军客场挑战罗马,这些球迷都是要搭乘地铁看球赛的。

说起事故原因,有目击者称,这些球迷都是醉酒状态,而且出事前在扶梯上蹦跳唱歌。

虽然俄罗斯人嘴上不承认,但电梯口的啤酒瓶似乎说明了什么。

所以,“乘坐电梯时禁止打闹”这话绝非是句空话,要时刻保持“紧握扶手,在黄色边框内直立站稳”。

如果遇见了类似的事故,自救方法可以参考曾经北京4号线扶梯事故中女乘客的做法。

在别人不知所措、滚落的时候,她用胳膊紧紧地抓住了扶手,双脚曲起抬高,避免被连带摔倒,最终只是受轻伤。

独自让孩子在扶梯口玩耍,更是送TA进虎口

2015年5月,广东一个小男孩独自爬上电梯的扶手,随着滚动跌到了扶手外侧。

幸运的是,经过救治男孩顺利康复了。但有些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2018年8月9日,湖北一个3岁的小男孩自己在3楼扶手电梯口玩耍。他的父母和姐姐就在不远处的按摩椅休息。

突然,小男孩掉了下去,坠落在负一层,当场身亡。

父母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

孩子的好奇、好玩、好动天性,注定了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地坐电梯。有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就想逆行上自动扶梯。

结果刚走近就在电梯口摔倒了,手指被夹进了电梯里。可是直到出事儿,孩子家长都没有露面,最后是路人按停了电梯。

2012年1月29日,一名8岁的男孩在北京西单独自乘坐自动扶梯时把头伸出电梯,结果卡在扶梯和天花板之间,当场身亡。

让没有良好乘梯习惯的孩子独自面对自动扶梯,就相当于把他们送进了虎口。

说了那么多的“不可以”,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坐扶梯,父母要告诉孩子的事

1)外出时,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不要让他们自己靠近电梯。

2) 一起乘坐电梯时,要一手抓着扶手,一手紧抓孩子的胳膊,避免孩子突然跑开。

3)平日里要向孩子传授正确的乘坐方法,下面是指导视频,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看。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找了一首简单容易记的歌谣:

拉着妈妈的手

排队不推挤

双脚踏好 不踩线

不乱跑 不乱跳

搭乘手扶梯要小心

4)养成寻找救命按钮的习惯:迅速按下紧急按钮,电梯会立即停止(一定要在危急时刻,否则急停也会让人容易跌倒)。

电梯入口处:

电梯内侧:

电梯中部:

一个小细节,就可能救孩子一命。

关于电梯的安全警告还有很多:

比如不要乘坐停了电的扶梯,不然真的有可能会被“吞掉”。

比如不要在乘坐电梯的时候看手机,松着鞋带,不然下一秒迎接你的就是一个“狗啃泥”。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乘梯习惯,保持专注和警惕。

这不是什么套话,而是扎扎实实的嘱托。因为有时候,即便你什么都没做错,横祸也会到来。

就像你好好地走路,电梯踏板突然断裂,瞬间坠入深井。而在这之前,如果可以专心一点,快速觉察到危险,结果很可能未必有那么悲观。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五一假即将到来,估计不少爸妈都要带孩子出门踏青、旅行。在欣赏美景、享受美食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关注身边的孩子,关注每一个安全细节。

最后再提醒一遍:坐扶梯别抱娃!

为了孩子的安全,这一次请记住。祝愿每个家庭都能高高兴兴出门,快快乐乐回家。

爸妈营发布过428篇

[安全教育]专题好文,

还有童书、影视、亲子游等,

加载中...